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璨光专利>正文

张力马达驱动器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5825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张力马达驱动器改良结构,包括有壳体及抵压轮组,该壳体内部为一容置空间,于一侧设有凹槽,此凹槽二侧壁面透设有对应限位孔,其凹槽下方则设有横置的压力式可变电阻器,前述凹槽中设有抵压轮组的链轮,链轮中心轴杆二端穿过限位孔后枢接于一承座的二轴孔内,且承座底部迫压面位于压力式可变电阻器上方,将上述驱动器置放电动自行车的车管或适当杆体位置,利用链条的向上或向下张力来压动抵压轮组的链轮转动,而使承座的迫压面可朝压力式可变电阻器表面施压,改变压力式可变电阻器的数值,并由讯号线输出至电动车辆的动力系统来调节输出动力,决定马达辅助动力大小程度。它具有整体结构上的稳定性和不易损坏的特点。(*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张力马达驱动器改良结构,尤指一种运用于电动自行车踩动时,以链条的松紧张力来压动驱动器链轮来增加电动自行车动力系统的输出,且此驱动器整体结构具有稳定性高、不易损坏的功能。现今社会极力提倡环保及空气净化,而使车辆皆朝向以电力启动为研发主要方向,然而,自行车因存在有控制动力输出大小问题,台湾新型专利张力马达驱动器(公告号275867)解决了上述问题,参阅其第六、七图所示,主要包括有壳体A、可变电阻B、锁轴C、链轮D、Y型架E、弹簧F及底座G共同组合架设于电动自行车两链轮之间,其中锁轴C将链轮D枢合于Y型架E,该Y型架E套合弹簧F共同组立于壳体A内部,又,Y型架E底部抵于可变电阻B的拨杆B1,整体组合后再藉由底座G架设于电动自行车上,同时使链条与该链轮D配合后,其高度须使链条形成一微凸状态,利用人踩动自行车时,链条的强力下压链轮D,因而拨动可变电阻B,进而控制电动自行车驱动马达的输出马力;由上述得知,其影响可变电阻B的拨杆B1的为Y型架E及弹簧F,但弹簧F的弹力会因材质、粗细而改变,在长时间使用下极容易使复位弹性产生变化,进而导致整体受力搭配设计上会遭遇极大困难,另因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张力马达驱动器改良结构,包括可变电阻,其特征在于由壳体(1)及抵压轮组(2)组成;其中:该壳体(1)内部为一容置空间,并于壳体(1)一侧设有凹槽(11),此凹槽(11)二侧壁面透设有对应限位孔(111),另凹槽(11)底部对正于容置 空间中横置的压力式可变电阻器(13)上方;及装设于凹槽(11)及容置空间中的抵压轮组(2),此抵压轮组(2)的链轮(23)位于壳体(1)的凹槽(11)内,并使链轮(23)中心的轴杆(22)二端穿过限位孔(111)后而枢接于一承座(21) 中,轴杆(22)可在限位孔(111)中呈限位活动,其承座(21)底部迫压面对正于压力式可变电阻器(13)上方;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璨光
申请(专利权)人:李璨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