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北方薯区丘陵山地甘薯产量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952409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6 2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北方薯区丘陵山地甘薯产量的栽培方法:包括品种选择、培育壮苗、起垄施肥一体化、适期早栽、地膜覆盖、化学控制、防控病虫和机械收获,所述的培育壮苗包括赤霉素浸种催苗、精选壮苗和高剪苗,所述的适期早栽包括调节剂浸苗、留三叶抗旱栽插、浇足窝水和合理密植,所述的防控病虫包括病害防控和虫害防控。采用早栽密植并配合苗期抗旱等先进种植技术,显著提高了甘薯产量;技术的综合程度提高,全方位提升丘陵山地栽培技术水平,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升本;同时,标准化程度提高,为北方薯区丘陵山地甘薯种植技术的标准化定型和推广奠定了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北方薯区丘陵山地甘薯产量的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北方薯区丘陵山地甘薯产量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甘薯(IpomoeabatatasL.)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不仅是中国第4大粮食作物,而且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饲料、新型能源及减灾作物,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以上。随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甘薯产业的发展,甘薯因其投入少、产出多、风险低的优势,在保健食品、燃料乙醇和淀粉加工领域中的地位日益凸显。2000年以来,受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尤其是2004年以来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实施,甘薯作为辅粮被进一步压缩了种植面积。为了保障口粮安全,甘薯在平原地的种植比例逐渐降低,慢慢转移到丘陵山地等边际土地上。我国甘薯主要分布于淮河以北和黄河流域的平原旱地,以及山东丘陵、东南丘陵(闽浙丘陵、江南丘陵、两广丘陵)和四川盆地的山岭坡地。近十年来,我国甘薯种植面积平均为6000万亩左右,北方薯区含鲁、冀、京、陕、晋、豫、皖等省,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4,总产占全国甘薯产量的近1/3,山东省主要集中在山东中部、沂蒙山区和胶东丘陵地区,河北省主要种植在燕山南麓,河南省主要集中在南部和西部的丘陵山区,安徽省主要集中在南部山区,山西主要集中在山岭旱垣地带,陕西主要位于关中东部山地,利用丘陵山地种植甘薯,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发挥边际土地优势,而且为维护生态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北方薯区有近70%甘薯种植在丘陵山地,其中丘陵山地90%的地块面积分布介于0.5~3.0亩的区间。与平原区相比,丘陵山地甘薯地块分散、无水浇条件、肥力较低、生育前期群体形成慢,生育后期容易早衰、机械化应用程度低、管理粗放,导致产量较低。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善和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丘陵山地甘薯种植越来越受到重视。一是甘薯抗逆性强,喜旱怕涝,非常适合丘陵山地种植;二是丘陵山地的土壤、空气和水源污染少,适合生产绿色、安全、生态农产品;三是带动提高了甘薯在丘陵山地种植的比较效益。关于丘陵山地甘薯高产的研究较多,CN201110310643从选择品种、育苗、栽插、施肥、中耕除草培土等方面研究了湖南省丘陵山地甘薯栽培技术,增产20%~30%。这项技术主要针对长江以南气候条件下的丘陵山地栽培,与北方薯区的气候条件差异很大。CN201110426707.5研究了旱地大垄覆膜栽培技术,垄型具有特殊要求,不适合机械化作业和大面积推广。CN201410815066.6从选种、化学浸种育苗、施肥、覆盖黑膜、化控壮秧等方面研究了旱地甘薯栽培技术,这仅是多个单项技术的综合,并未抓住旱地甘薯栽培的要点和关键。北方薯区丘陵山地升温较慢,昼夜温差大,甘薯不能栽插过早,一般在麦收前后栽插,此时气候干燥、降雨量少,极易造成干旱胁迫。同时,北方薯区丘陵山地甘薯无水浇条件,一般靠降雨保障水分供应,北方薯区的降雨蛀牙集中在7月底至9月中旬左右。因此,北方薯区丘陵山地甘薯生长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促进薯苗尽快发根、定苗、长秧,满足苗期水分需求,提高成活率、促苗期群体形成是旱地甘薯栽培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北方薯区丘陵山地甘薯产量的栽培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提高北方薯区丘陵山地甘薯产量的栽培方法:包括品种选择、培育壮苗、起垄施肥一体化、适期早栽、地膜覆盖、化学控制、防控病虫和机械收获,所述的培育壮苗包括赤霉素浸种催苗、精选壮苗和高剪苗,所述的适期早栽包括调节剂浸苗、留三叶抗旱栽插、浇足窝水和合理密植,所述的防控病虫包括病害防控和虫害防控。本专利技术上述提高北方薯区丘陵山地甘薯产量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品种选择:选择耐瘠性、耐旱性、抗病性和丰产性好的甘薯品种;步骤(1)中,所述的甘薯品种优选耐瘠薄抗旱的济薯21、济徐23、烟薯23、商薯19、徐薯22、徐薯27、徐薯28、冀薯98、烟薯16或烟薯23等。(2)培育壮苗:1)赤霉素浸种催苗:选择健康、无明显病斑的步骤(1)品种薯块,薯块重量为50~200g,先将薯块在10~15mg/L的赤霉素水溶液中浸泡10min,捞出晾干,然后在苗床上摆种育苗;2)精选壮苗:选择叶色浓绿、茎粗壮、无气生根、节间长短适度、节粗壮、苗株挺拔结实、苗长为20~25cm、苗重为750~1000g/百株、茎粗0.5±0.1cm、节数为5~7节、节间长3~5cm的壮苗;3)高剪苗:采苗圃采苗时,在薯苗基部高于苗床5cm的部位剪下;(3)起垄施肥一体化:春季土壤解冻后,除草松土,待气温升高、降雨补墒后开始起垄,起垄时,施用土杂肥3000~4000kg/亩,土杂肥粉碎,田间均匀撒施,然后起垄,起垄的同时施用化肥,随起垄施入土壤内,垄两边分别包土成垄,垄面荡平压紧,垄底宽60~65cm,垄高20~25cm,垄距75~80cm;步骤(3)中,所述的除草松土,采用用手扶拖拉机带旋耕机疏松表层土壤,清除田间杂草、秸秆或根茬。步骤(3)中,起垄时,采用手扶拖拉机自带收获犁实行起垄施肥一体化作业,使用手扶拖拉机来回两次起一垄,先起1/4垄,内垄外侧随即施肥,再起2/4垄,随即施肥;侧边施肥,苗期不烧根。步骤(3)中,所述的化肥施用标准为每亩施用7.5kg纯氮、5kgP2O5和12kgK2O,全部做侧边肥随起垄施入土壤。(4)适期早栽:春季断霜后,于4月下旬将步骤(2)选择的薯苗栽插于地块中;1)调节剂浸苗:栽插前,薯苗用稀释400~600倍的ABT生根粉5号药液浸泡3~5min,浸泡时薯苗基部2个节完全没入药液;2)留三叶抗旱栽插:栽插时,采用抗旱留三叶栽培方法,即薯苗栽插时只留顶部3片未完全展开叶,其余部分连同叶片全部埋入土中,栽插深度10±2cm;3)浇足窝水:栽插时,每穴浇窝水600~800ml,栽后封严窝;浇水量也可视起垄前土壤水分状况酌情增减,丘陵山地甘薯栽插期常遇到干旱,因此一定要浇足窝水,保证一次成苗;4)合理密植:根据特性确定不同品种的栽插密度,栽插密度在3300~3500株/亩;(5)地膜覆盖:薯苗栽插完成后,采用栽后人工覆膜的方式,覆盖厚度为0.018mm的透明膜,扣苗后膜口小,并尽快用土封压破膜位置;(6)化学控制:薯苗栽插后15~20天,喷施浓度为30~40ml/L的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DA-6)溶液30kg/亩,每隔5天叶面喷施一次,共喷三次;收获前30±2天,喷施10~15ml/L的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DA-6)溶液30kg/亩,每隔5天叶面喷施一次,共喷三次;丘陵山地甘薯前期群体形成慢,后期易早衰,栽插后15~20天喷施DA-6可促进苗期尽快形成群体,收获前30天左右喷施DA-6可延缓生育后期的叶片衰老,延长叶片功能期。(7)防控病虫:1)病害防控:栽插前,薯苗首先用质量浓度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或质量浓度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稀释液浸苗基部15min,防治黑斑病,同时用质量浓度30%辛硫磷微胶囊混成泥浆浸沾苗基部,防治茎线虫病;2)虫害防控:栽插时,穴施质量浓度5%辛硫磷颗粒剂或质量浓度10%毒死蜱颗粒剂2~3kg/亩,防治地下害虫;生长期间,一是采用10~15kg豆饼或麦麸,压碎、过筛成粉状,炒香后均匀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提高北方薯区丘陵山地甘薯产量的栽培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北方薯区丘陵山地甘薯产量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培方法包括品种选择、培育壮苗、起垄施肥一体化、适期早栽、地膜覆盖、化学控制、防控病虫和机械收获,所述的培育壮苗包括赤霉素浸种催苗、精选壮苗和高剪苗,所述的适期早栽包括调节剂浸苗、留三叶抗旱栽插、浇足窝水和合理密植,所述的防控病虫包括病害防控和虫害防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北方薯区丘陵山地甘薯产量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培方法包括品种选择、培育壮苗、起垄施肥一体化、适期早栽、地膜覆盖、化学控制、防控病虫和机械收获,所述的培育壮苗包括赤霉素浸种催苗、精选壮苗和高剪苗,所述的适期早栽包括调节剂浸苗、留三叶抗旱栽插、浇足窝水和合理密植,所述的防控病虫包括病害防控和虫害防控;所述的栽培方法,具体步骤为:(1)品种选择:选择耐瘠性、耐旱性、抗病性和丰产性好的甘薯品种;(2)培育壮苗:1)赤霉素浸种催苗:选择健康、无明显病斑的步骤(1)品种薯块,薯块重量为50~200g,先将薯块在10~15mg/L的赤霉素水溶液中浸泡10min,捞出晾干,然后在苗床上摆种育苗;2)精选壮苗:选择叶色浓绿、茎粗壮、无气生根、节间长短适度、节粗壮、苗株挺拔结实、苗长为20~25cm、苗重为750~1000g/百株、茎粗0.5±0.1cm、节数为5~7节、节间长3~5cm的壮苗;3)高剪苗:采苗圃采苗时,在薯苗基部高于苗床5cm的部位剪下;(3)起垄施肥一体化:春季土壤解冻后,除草松土,待气温升高、降雨补墒后开始起垄,起垄时,施用土杂肥3000~4000kg/亩,土杂肥粉碎,田间均匀撒施,然后起垄,起垄的同时施用化肥,随起垄施入土壤内,垄两边分别包土成垄,垄面荡平压紧,垄底宽60~65cm,垄高20~25cm,垄距75~80cm;(4)适期早栽:春季断霜后,于4月下旬将步骤(2)选择的薯苗栽插于地块中;1)调节剂浸苗:栽插前,薯苗用稀释400~600倍的ABT生根粉5号药液浸泡3~5min,浸泡时薯苗基部2个节完全没入药液;2)留三叶抗旱栽插:栽插时,采用抗旱留三叶栽培方法,即薯苗栽插时只留顶部3片未完全展开叶,其余部分连同叶片全部埋入土中,栽插深度10±2cm;3)浇足窝水:栽插时,每穴浇窝水600~800ml,栽后封严窝;浇水量也可视起垄前土壤水分状况酌情增减,丘陵山地甘薯栽插期常遇到干旱,因此一定要浇足窝水,保证一次成苗;4)合理密植:根据特性确定不同品种的栽插密度,栽插密度在3300~3500株/亩;(5)地膜覆盖:薯苗栽插完成后,采用栽后人工覆膜的方式,覆盖厚度为0.018mm的透明膜,扣苗后膜口小,并尽快用土封压破膜位置;(6)化学控制:薯苗栽插后15~20天,喷施浓度为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宝卿张立明解备涛姜瑶张海燕董顺旭段文学王庆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