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模拟采用双道弹性密封垫的盾构隧道管片接缝在通缝拼装工况下的环缝/纵缝的防水性能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盾构隧道是由钢筋混凝土管片拼装构成的,存在大量接缝,渗漏水往往在此处发生。近三十多年来,在使用高精度管片的基础上,采用弹性密封的原理、线状密封方式、密封材料预制成型的盾构隧道衬砌接缝防水方法,已被工程实践证明为合理可行。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水底盾构隧道工程陆续修建,具有埋深大、水压高的特点。不同与一般地铁隧道,水底盾构隧道往往为城市道路隧道或铁路隧道,具有直径大、管片厚的特点。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单道弹性密封垫作为接缝防水方案,但该方案不能满足高水压的防水要求,因此,对于承受高水压的超大直径盾构隧道,需要设置双道防线进行防水。此外,输水/污水隧道等具有特殊用途的市政水工隧道,既要防止外水侵入,又要避免内水外渗。因此,对于承受内水压的盾构隧道,也需要设置双道防线进行防水。对于盾构隧道,接缝防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隧道接缝防水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试模(1)和第二试模(2),所述第一试模(1)上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第一水槽(11)、第一内沟槽(12)和第一外沟槽(13),所述第二试模(2)上由内至外相应地依次设有第二水槽(21)、第二内沟槽(22)和第二外沟槽(23),所述第一内沟槽(12)、第一外沟槽(13)、第二内沟槽(22)和第二外沟槽(23)均呈封闭形状,且内部分别嵌有弹性密封垫,所述第一内沟槽(12)内的弹性密封垫和所述第二内沟槽(22)内的弹性密封垫相接触,形成内圈密封垫(121);所述第一外沟槽(13)内的弹性密封垫和所述第二外沟槽(23)内的弹性密封垫相接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隧道接缝防水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试模(1)和第二试模(2),所
述第一试模(1)上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第一水槽(11)、第一内沟槽(12)和第一外沟槽(13),
所述第二试模(2)上由内至外相应地依次设有第二水槽(21)、第二内沟槽(22)和第二
外沟槽(23),所述第一内沟槽(12)、第一外沟槽(13)、第二内沟槽(22)和第二外沟
槽(23)均呈封闭形状,且内部分别嵌有弹性密封垫,所述第一内沟槽(12)内的弹性密
封垫和所述第二内沟槽(22)内的弹性密封垫相接触,形成内圈密封垫(121);所述第一
外沟槽(13)内的弹性密封垫和所述第二外沟槽(23)内的弹性密封垫相接触,形成外圈
密封垫(131);所述第一水槽(11)和所述第二水槽(21)位于所述内圈密封垫(121)
以内,形成中心水腔(5);所述内圈密封垫(121)和所述外圈密封垫(131)之间形成框
形空隙(6);所述第一试模(1)上设有用于测量中心水腔压力的水压表(3)和用于测量
所述框形空隙(6)压力的孔隙水压力计(4),所述第一试模(1)或第二试模(2)上设
有与所述中心水腔(5)连通的注水通道(24);所述第一试模(1)的上方和左右两侧各
设有千斤顶(7),第二试模(2)的下方和左右两侧各设有千斤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接缝防水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隙水压力计(4)
包括表头(42)和压力计传感元件(41),所述压力计传感元件(41)设置在所述框形空
隙(6)中。
技术研发人员:丁文其,龚琛杰,朱合华,闫治国,唐涛,周舟,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