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组件用的操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4829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了用于操作车辆组件的操作装置。更具体地,操作装置在至少两个位置之间移动可移动件。操作装置特别涉及通过缆索或其它机械连接致动的自行车部件。基本上,车辆组件具有基础件,可移动件,活塞件和致动装置。可移动件联接到基础件上,可在至少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活塞件与可移动件操作联接并与加压流体源流体联接,以将可移动件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致动装置具有与阀门机构操作联接的操作部件和机械联接组件。阀门机构布置为释放活塞件中的压力。机械联接组件在可移动件和操作部件之间操作联接,以当控制阀门释放活塞件中的压力时将可移动件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整体涉及车辆组件用的操作装置。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在至少两个位置之间移动车辆组件的可移动元件的操作装置。本专利技术特别涉及通过缆索或其它机械连杆致动的自行车部件。骑自行车成为越来越普及的娱乐形式和运输方式。而且,不论对业余爱好者还是专业运动员,骑自行车都是非常普及的竞赛运动。不管自行车是用于娱乐、运输还是用于竞赛,自行车工业一直在改进自行车的各种部件。例如,经常重新设计前后变速组件以使其更易于操作。变速组件或变速单元具有许多齿轮,通过在自行车上应用这些齿轮使上坡更容易,或在平直的路面上行驶得更快。变速单元或变速组件通常具有变速控制部件和变速机构,骑车人利用所述变速控制部件进行变速,所述变速机构通过控制缆索与变速控制部件相连。变速控制部件具有例如两个变速手柄和一个缆索卷绕机构,当操作变速手柄时所述缆索卷绕机构通过棘轮机构旋转。变速机构分为内外两种形式。外变速机构具有许多链轮和一个拨链器,所述链轮相互平行并具有不同的齿数,所述拨链器在链轮的轴向上前后移动以在链轮之间引导和轮换链条。拨链器具有安装部件和链条导向部件,所述安装部件安装在自行车车架上,所述链条导向部件相对安装部件移动以向变速方向引导链条。对于传统的变速单元或变速组件,变速手柄之一的操作使缆索卷绕器通过棘轮机构向一个方向旋转一档。其结果是,缆索卷绕在缆索卷绕器上,变速机构从一档向下一档转换。另一个变速手柄的操作使棘轮机构被释放,并且缆索卷绕器向另一方向旋转一档。其结果是,卷绕在缆索卷绕器上的缆索被放出,变速机构向相反方向进行转换。通常来讲,前后拨链器包括一固定元件和一可移动部分,其中固定元件牢固地固定在自行车车架上,可移动部分被支撑以能够相对固定元件移动。典型地,前拨链器的固定元件是固定在鞍座管上的管形夹紧件。作为另外一种选择,前拨链器的固定元件有时联接在底架上。后拨链器通过托架轴组件或拨链器悬架固定在车架上。前或后拨链器的可移动部分包括链条导向件。通过拉变速控制缆索可使可移动部分相对固定元件移动。特别是,可移动部分和固定元件通常通过枢转连杆相互连接。控制缆索与枢转连杆之一相连以向其施加扭矩,从而使连杆移动可移动部分。控制缆索牢固地联接在连杆上,联接位置为使得操作力能够作用在控制缆索上。作用在缆索上的力转换成连杆摆动扭矩。另一方面,内变速机构具有许多布置在后轮毂内的不同传动比的传动机构。控制器在轮毂轴向上前后移动以选择许多传动机构中的一个。内变速机构通常通过从变速装置过来的缆索操作。不论使用外变速机构还是使用内变速机构,都利用复位弹簧与缆索相对地起作用。换句话说,当推动手柄之一以释放控制缆索时,在控制缆索中就会出现松驰。复位弹簧使松驰被拉紧。相应地,当推动另一个手柄时,这意味着骑车人必须克服复位弹簧的作用推动手柄。这会使骑车施加额外的力以拉缆索,并且还要克服复位弹簧的偏压力。在行驶过程,特别是在比赛过程中,骑车人的大部分力量消耗在踩踏板上。相应地,对变速单元或变速组件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就是它能够使骑车人必须施加以操作变速手柄的力量减少多少。为减少骑车人必须施加以操作变速手柄的力量,必须缩短变速手柄的行程并减少其操作力量。但是,这两个要求相互矛盾。例如,如果操作行程缩短,则操作力增加,如果操作力减少,则操作行程变大。从而,对于通过借助变速手柄卷绕缆索进行变速的系统,同时满足这两个要求是几乎不可能的。鉴于上述,因而需要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的车辆组件用操作装置。从该公开文本中该
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明显地看到,本专利技术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这种需要和其它需要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操作的车辆组件用操作装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车辆组件是自行车用的前拨链器,其中利用机械联接件如缆索向一个方向转换,而利用活塞件向另一个方向转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车辆组件是自行车用的后拨链器,其中利用机械联接件如缆索向一个方向转换,而利用活塞件向另一个方向转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车辆组件是自行车车轮用的内变速轮毂,其中利用机械联接件如缆索向一个方向转换,而利用活塞件向另一个方向转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车辆组件是自行车车轮用的制动装置,其中利用机械联接件如缆索进行制动,而利用活塞件释放制动作用。本专利技术可基本通过提供一种车辆部件用的致动装置来实现,其中致动装置包括操作机构、分度机构和阀门机构。操作机构联接在操作车辆部件的控制元件上。分度机构可操作地与操作机构联接,并具有至少两个位置以响应操作件有选择地将控制元件保持在两个位置上。阀门机构可操作地与操作机构联接,用于响应操作机构打开和关闭流体通道。本专利技术还可通过提供一种车辆元件用的被操作部件实现,其中被操作部件包括基础件、可移动件和活塞件。可移动件在至少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联接在基础件上。可移动件具有联接在机械连接组件上的机械耦合连接,以将可移动件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活塞件与可移动件可操作地联接,并与加压流体源流体连通以将可移动件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本专利技术可基本通过提供一种车辆组件实现,其中该组件包括一基础件、一可移动件、一活塞件和一致动装置。可移动件在至少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与基础件可移动地联接。活塞件与可移动件可操作地联接,并与加压流体源流体连通以将可移动件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致动装置具有可操作地联接在阀门机构上的操作部件和机械连接组件。阀门机构布置成释放活塞件中的压力。机械连接组件可操作地联接在可移动件和操作部件之间,以在控制阀门释放活塞件中的压力时将可移动件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机械连接组件还布置为克服活塞件中的压力将可移动件保持在第一位置。本专利技术还可通过完成下面的步骤实现,即提供被操作部件,该部件具有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可移动部分;提供致动装置,该致动装置可操作地联接在被操作部件上,以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可移动部分;从加压流体源向可操作地联接在被操作部件可移动部分上的活塞供应加压流体,使得活塞中的压力向可移动部分施加偏压力以将可移动部分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偏压;释放活塞中的压力并移动可操作地联接在被操作部件可移动部分上的机械联接部分,以将可移动部分从第一和第二位置之一向第一和第二位置中的另一个移动。有利的是,机械联接部分是柔性缆索,其第一端联接在被操作部件的可移动部分上,第二端联接在致动装置上。而且,被操作部件最好具有至少一个位于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在优选实施例中,致动装置包括带缆索释放件的分度机构和通过缆索可操作地联接在被被操作部件上的缆索牵引件。缆索牵引件具有可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的开关。开关最好布置在缆索牵引件上,使得在缆索牵引件的移动过程中可以操作开关。从下面结合附图公开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该
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明显地看出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附图简要描述现有参考附图,这些附图构成该原始公开文本的一部分,其中附图说明图1为自行车的右侧正视图,该自行车带有与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自行车部件结合使用的操作装置;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安装在自行车车把上的制动和拨链器致动装置的下平面视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与前拨链器组件结合使用的致动装置的示意性图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车辆组件,包括:一被操作部件,具有在至少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可移动部分;一致动装置,与所述被操作部件可操作地联接以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可移动部分,所述致动装置包括一操作部分,具有带控制阀门和控制机构的 加压流体源,一机械联接部分,可操作地联接在所述操作部分的所述控制机构和所述被操作部件的所述可移动部分之间,以响应机械联接部分的运动控制所述可移动部分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运动,一活塞部分,可操作地联接在所述操作部分的所述 加压流体源和所述被操作部件的所述可移动部分上,以将所述可移动部分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流体偏压。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市田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