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30519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3 0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所述注塑模具包括动模,动模上设有型腔和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第二冷却管设有水平冷却管和垂直冷却管,水平冷却管包括第一水平冷却管和第二水平冷却管,第一水平冷却管和第二水平冷却管平行设置且置于垂直冷却管的两端、并分别与垂直冷却管连通,所述第一冷却管、第一水平冷却管及第二水平冷却管分别与动模的横截面平行,垂直冷却管与动模的横截面垂直,所述第一冷却管、第二冷却管分别到型腔的垂直距离相等,且该距离为15-20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均匀、快速冷却的注塑模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特别涉及一种可快速均匀冷却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是批量生产部件或产品时用到的一种加工工具。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材料由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制冷冷却通常占成型周期的绝大部分时间,因为控制成型周期提高产量,加快制品冷却是至关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为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均匀、快速冷却的注塑模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一种注塑模具,所述注塑模具包括动模,动模上设有型腔和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第二冷却管设有水平冷却管和垂直冷却管,水平冷却管包括第一水平冷却管和第二水平冷却管,第一水平冷却管和第二水平冷却管平行设置且置于垂直冷却管的两端、并分别与垂直冷却管连通,所述第一冷却管、第一水平冷却管及第二水平冷却管分别与动模的横截面平行,垂直冷却管与动模的横截面垂直,所述第二冷却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冷却管入口与第二冷却管出口,所述第一冷却管、第二冷却管分别到型腔的垂直距离相等,且该距离为15-20mm。上述的一种注塑模具中,所述第一水平冷却管和第二水平冷却管分别为直角管,所述垂直冷却管的个数为多个,第一冷却管的直角处设有垂直冷却管,该垂直冷却管从第一水平冷却管的直角处向两边整齐排列,各相邻垂直冷却管的垂直距离相等,且该距离与垂直冷却管的直径比值为5-6。上述的一种注塑模具中,所述第二冷却管的个数为4个。上述的一种注塑模具中,所述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分别为独立的系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第二冷却管设置水平冷却管和垂直冷却管,从而加强产品的冷却,使得产品冷却更快速;第一冷却管、第一水平冷却管及第二水平冷却管分别与动模的横截面平行,垂直冷却管与动模的横截面垂直,这样可以分别对产品的底部和侧面进行冷却;所述第一水平冷却管的一端设有第二冷却管入口,第二水平冷却管的一端设有第二冷却管出口,第二冷却管入口与第二冷却管出口置于第二冷却管的对角端,可以使冷却水从第二冷却管入口通过水平冷却管和垂直冷却管后流出;为了对产品进行均匀冷却,防止产品因冷却不均产生变形,设置第一冷却管、第二冷却管分别到型腔的垂直距离相等,且该距离为15-20mm,限定距离范围可以使冷却管对产品达到最优冷却。设置各相邻垂直冷却管的垂直距离相等,可以使产品冷却更加均匀,且设置该距离与垂直冷却管的直径比值为5-6,设置该比值可以使各管道达到最优冷却,使产品的冷却更加快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注塑模具中动模的结构图。动模1,型腔2,冷却装置3,第一冷却管4,第二冷却管5,水平冷却管6,垂直冷却管7,第一水平冷却管61,第二水平冷却管62,第二冷却管入口 63,第二冷却管出口 6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一种注塑模具,所述注塑模具包括动模1,动模I上设有型腔2和冷却装置3,冷却装置3包括第一冷却管4和第二冷却管5,第二冷却管5设有水平冷却管6和垂直冷却管7,水平冷却管6包括第一水平冷却管61和第二水平冷却管62,第一水平冷却管61和第二水平冷却管62平行设置且置于垂直冷却管7的两端、并分别与垂直冷却管7连通,所述第一冷却管4、第一水平冷却管61及第二水平冷却管62分别与动模I的横截面平行,垂直冷却管7与动模I的横截面垂直,第二冷却管5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冷却管入口 63与第二冷却管出口 64,所述第一冷却管4、第二冷却管5分别到型腔2的垂直距离相等,且该距离为15-20_。其中在第二冷却管5设置水平冷却管6和垂直冷却管7,从而加强产品的冷却,使得产品冷却更快速;第一冷却管4、第一水平冷却管61及第二水平冷却管62分别与动模I的横截面平行,垂直冷却管7与动模I的横截面垂直,这样可以分别对产品的底部和侧面进行冷却;第二冷却管6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冷却管入口 63与第二冷却管出口 64,可以使冷却水从第二冷却管入口 63通过水平冷却管6和垂直冷却管7后流出;为了对产品进行均匀冷却,防止产品因冷却不均产生变形,设置第一冷却管4、第二冷却管5分别到型腔2的垂直距离相等,且该距离为15-20mm,限定距离范围可以使冷却管对产品达到最优冷却。上述中,为了冷却效果更好,所述第一水平冷却管61和第二水平冷却管62分别为直角管,所述垂直冷却管7的个数为多个,第一冷却管4的直角处设有垂直冷却管7,该垂直冷却管7从第一水平冷却管61的直角处向两边整齐排列,在第一冷却管4的直角处开始设置垂直冷却管7,可以对产品的固定棱进行很好的冷却并固定。设置各相邻垂直冷却管7的垂直距离相等,可以使产品冷却更加均匀,且设置该距离与垂直冷却管7的直径比值为5-6,设置该比值可以使各管道达到最优冷却,使产品的冷却更加快速;设置第二冷却管5的个数为4个,可以使产品的四个棱角都能很好地冷却。上述中,所述第一冷却管4和第二冷却管5分别为独立的系统,独立系统各自工作,减少互相影响,更好地对产品进行冷却。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实施例为限制,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注塑模具,所述注塑模具包括动模,动模上设有型腔和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第二冷却管设有水平冷却管和垂直冷却管,水平冷却管包括第一水平冷却管和第二水平冷却管,第一水平冷却管和第二水平冷却管平行设置且置于垂直冷却管的两端、并分别与垂直冷却管连通,所述第一冷却管、第一水平冷却管及第二水平冷却管分别与动模的横截面平行,垂直冷却管与动模的横截面垂直,所述第二冷却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冷却管入口与第二冷却管出口,所述第一冷却管、第二冷却管分别到型腔的垂直距离相等,且该距离为15-2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冷却管和第二水平冷却管分别为直角管,所述垂直冷却管的个数为多个,第一冷却管的直角处设有垂直冷却管,该垂直冷却管从第一水平冷却管的直角处向两边整齐排列,各相邻垂直冷却管的垂直距离相等,且该距离与垂直冷却管的直径比值为5-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管的个数为4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分别为独立的系统。【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所述注塑模具包括动模,动模上设有型腔和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第二冷却管设有水平冷却管和垂直冷却管,水平冷却管包括第一水平冷却管和第二水平冷却管,第一水平冷却管和第二水平冷却管平行设置且置于垂直冷却管的两端、并分别与垂直冷却管连通,所述第一冷却管、第一水平冷却管及第二水平冷却管分别与动模的横截面平行,垂直冷却管与动模的横截面垂直,所述第一冷却管、第二冷却管分别到型腔的垂直距离相等,且该距离为15-20mm。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均匀、快速冷却的注塑模具。【IPC分类】B29C45-73【公开号】CN204566616【申请号】CN201520230276【专利技术人】谢存干 【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塑模具,所述注塑模具包括动模,动模上设有型腔和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第二冷却管设有水平冷却管和垂直冷却管,水平冷却管包括第一水平冷却管和第二水平冷却管,第一水平冷却管和第二水平冷却管平行设置且置于垂直冷却管的两端、并分别与垂直冷却管连通,所述第一冷却管、第一水平冷却管及第二水平冷却管分别与动模的横截面平行,垂直冷却管与动模的横截面垂直,所述第二冷却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冷却管入口与第二冷却管出口,所述第一冷却管、第二冷却管分别到型腔的垂直距离相等,且该距离为15‑20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存干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博纳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