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刹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1952 阅读:3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行车刹车装置,通过操作具有可沿第一和第二方向相对外套管移动的内缆线的控制缆线使相向的两闸瓦压触车轮而进行制动。第1和第2刹车连杆具有使刹车连杆可摇动地安装在自行车上的第1和第2支承部及闸瓦安装部。第1刹车连杆具有固定缆线外套管的外卡止部。连接在第2刹车连杆上使之可随内缆线的移动而运动的内缆线接受机构,具有一送进量变换机构,在内缆线移动时改变第2刹车连杆的送进量相对于内缆线的移动量的比率。在两刹车连杆之间延伸的传递机构,使内缆线的移动可引起两刹车连杆运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刹车装置,特别涉及通过牵拉配置於外套管内的内缆线使相向的一对闸瓦压触车轮从而对车轮进行制动的自行车用的刹车装置。自行车上使用的闸瓦压触式刹车装置,一般来说是通过牵拉配置在外套管内的内缆线使相对的一对闸瓦压触车轮而进行车轮的制动的。这种刹车装置中,有一对刹车连杆可自由摇动地分别装在车架等处。该各连杆上分别设有彼此相对的闸瓦安装部,闸瓦安装部上装有闸瓦。此外,在刹车连杆上将内缆线的顶端和外套管的顶端卡止住。刹车连杆是通过操作安装在车把上的刹车杠杆牵拉内缆线而向相互接近的方向摇动,靠此摇动使闸瓦压触车轮的。闸瓦的这一移动量,即刹车连杆的送进量(摇动的量)与内缆线的牵拉量大致成比例地增大。但是,闸瓦与车轮轮圈的侧面之间需要有例如数mm程度的间隙。这是为了防止未操作刹车时因轮圈的横向偏摆等原因导致闸瓦与轮圈接触。由於闸瓦与车轮的轮圈侧面之间如上所述地具有间隙,故从操动刹车杠杆到闸瓦与轮圈实际接触而开始制动有一个时间差。为减小该时间差而设置有在制动开始时使刹车连杆快速送进的快进机构的刹车装置已被公知(美国专利No.4,765,443)。该刹车装置具有左右一对的刹车连杆、回位弹簧和配置於两个刹车连杆之间的快进凸轮。刹车连杆的上端装有外周表面上形成有凸轮槽的辊柱,该凸轮槽与快进凸轮相配合。刹车连杆的下端装有闸瓦,中间设有安装在设在自行车车叉上的台座上的摆动中心。回位弹簧是为了使各刹车连杆趋向於松开制动而设置的。通过调整该回位弹簧的弹性力可对处於释放位置上的两个刹车连杆的摆动平衡(进给量的平衡)进行调整,使两个刹车连杆的制动起始位置一致。快进凸轮连结在内缆线上,经牵拉内缆线而上升,快进凸轮在其两缘处具有分别与各自的刹车连杆的凸轮槽相配合的凸轮部。该凸轮部的间隔自上而下逐渐展宽,并且在中途展宽比减小。在设置有具有这种形状的凸轮部的快进凸轮的刹车装置中,因在摇动中心的下方装设了闸瓦,故当刹车连杆向打开方向摇动时闸瓦便压触到车轮上。因此,当牵拉内缆线而使快进凸轮移动时,两个刹车连杆便打开,最初时,相对於内缆线的牵拉量的、刹车连杆的打开量(送进量)较大,闸瓦迅速与轮的侧面接触。并且,当凸轮部之间隔的展宽比变小时,相对於内缆线之牵拉量的、刹车连杆的打开量减小,与此相应地,闸瓦触压轮圈的接触压力变大。按照前述现有的结构,要想获得大的制动力,若不将凸轮的展宽比较小的部分的长度做得较长便不能获得预定的刹车连杆送进量。然而在现实中,若按此要求增大凸轮的长度,则会产生制动开始时凸轮的下部接触到车轮或车轮上附着泥土等问题。因此,以增加凸轮的长度来增大制动力受到尺寸的局限,按照前述凸轮结构要获得大的制动力是困难的。另一方面,按照前述现有结构,是通过移动装置在内缆线顶端上的快进凸轮使得随着内缆线牵拉量的增加两个刹车连杆的打开量相对於牵拉量的比率发生变化,即随着牵拉量的增加送进量的增量发生变化的。因此,即使通过调整回位弹簧的弹簧力将处於释放位置上的两个刹车连杆的摇动平衡性调整合适之後,也会出现摇动平衡在中途失衡的现象。例如,当在制动过程中途快进凸轮因倾斜而其移动姿势发生变化时,凸轮部与凸轮槽的配合状态将左右变化,两个刹车连杆的打开量将不一致,使摇动平衡性失衡。这样一来,两个闸瓦向轮圈的压触产生时间差,不仅不能获得所希望的制动力,而且会使一个闸瓦易於磨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刹车装置,其可通过送进量变换机构获得强有力的制动力,而不太受刹车装置尺寸的局限,并且在制动操作途中两个刹车连杆摇动平衡不易失衡。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一种自行车刹车装置,通过操作一控制缆线使相向的第1和第2闸瓦压触车轮从而对该车轮进行制动,该控制缆线具有一内缆线,可沿第一和第二方向相对其外套管移动,所述自行车刹车装置包括第1刹车连杆,其具有一用以将第1刹车连杆可摇动地安装在自行车上的第1支承部,第1闸瓦安装部,及用以固定控制缆线的外套管的外卡止部;第2刹车连杆,其具有一用以将第2刹车连杆可摇动地安装在自行车上的第2支承部,及第2闸瓦安装部;一连接在第2刹车连杆上的内缆线接受机构,用于接受内缆线,使第2刹车连杆可随内缆线的移动而运动;其中,该内缆线接受机构具有一送进量变换机构,以便在内缆线移动时,改变第2刹车连杆的送进量相对于内缆线的移动量的比率;以及在第1和第2刹车连杆之间延伸的传递机构,使内缆线的移动可引起第1刹车连杆和第2刹车连杆运动。在一更具体的实施例中,送进量变换机构使第2刹车连杆之送进量相对于内缆线沿第一方向的移动量的比率逐渐减少。所述送进量变换机构可采用多种形式,例如,送进量变换机构可包括一可回转地安装在一偏心位置轴线上的滑轮,所述内缆线绕过该滑轮。在该情况下,第1刹车连杆具有一与外卡止部相间隔的内缆线卡止部;所述内缆线具有从外卡止部向滑轮延伸的第1部分和从滑轮向内缆线卡止部延伸的第2部分,该内缆线的第2部分构成所述传递机构。另一方面,所述送进量变换机构包括一杆构件,该杆构件具有枢接到第2刹车连杆上的安装部。在该情况下,所述杆构件还具有一对内缆线进行卡止的缆线卡止部,与所述安装部相间隔;一对传递机构进行卡止的传递卡止部,与所述安装部相间隔;所述内缆线连接至缆线卡止部;所述传递机构从传递卡止部向第1刹车连杆延伸。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悬臂型刹车装置、横拉式卡钳型刹车装置或其他多种形式刹车装置。在使用悬臂型刹车装置时,刹车装置可具有用于对第1及第2刹车连杆的摇动平衡性进行调整的摇动平衡调整机构。由于送进量之增量的改变,不是靠装在两个刹车连杆而是靠只装在第2刹车连杆上的送进量变换机构进行的,故只要最初调整好摇动的平衡性,在制动操作过程中摇动平衡不易失衡。并且,是通过安装在第2刹车连杆上的送进量变换机构使送进量之增量随着内缆线牵拉量的增加而变化并将该增量传递给第1刹车连杆的,故只要使送进量的增量逐渐变小,即可不使用凸轮而使制动力逐渐增大。这里所说的制动力的大小只与送进量变换机构所改变的送进量之增量有依赖关系,故不似采用凸轮时那样受尺寸的限制。因此,可在不太受尺寸限制的情况下获得强有力的制动力。附面简要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采用本专利技术之一实施例的自行车前部的侧视图。图2是刹车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刹车装置的纵向剖视图。图4是沿图2的IV-IV线的剖视图。图5是刹车装置的局部斜视图。图6是偏心滑轮的放大主视图。图7是偏心滑轮的放大俯视图。图8是对送进量和牵拉量二者关系进行说明的模型图。图9是反映送进量和牵拉量二者关系的曲线图。图10是其他实施例的与图2相当的图。图11是其他实施例的与图2相当的图。图12是其他实施例的与图2相当的图。图13是其他实施例的刹车装置的主视图。图14是其他实施例的与图2相当的图。图1及图2中,按照本专利技术之一实施例的横拉式悬臂型刹车装置1为例如前轮用刹车装置,通过压触前轮2之轮圈5的侧面5a而起制动作用。刹车装置1为车架3的前叉4所支承而可自由摇动。前叉4是例如充气充油式或弹性体式的悬置前叉,可吸收来自路面的冲击。前叉4具有左右一对的悬置部4a、用来安装一对悬置部4a的安装部4b以及增强悬置部4a用的稳定器4c。稳定器4c大致呈有两条腿的倒置U字形,其下端固定於悬置部4a的中间部位,两个下端上有左右一对的台座8a、8b。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刹车装置,通过操作一控制缆线使相向的第1和第2闸瓦压触车轮从而对该车轮进行制动,该控制缆线具有一内缆线,可沿第一和第二方向相对其外套管移动,所述自行车刹车装置包括:第1刹车连杆,其具有:一用以将第1刹车连杆可摇动地安装在自 行车上的第1支承部,第1闸瓦安装部,及用以固定控制缆线的外套管的外卡止部;第2刹车连杆,其具有:一用以将第2刹车连杆可摇动地安装在自行车上的第2支承部,第2闸瓦安装部;一连接在第2刹车连杆上的内缆线接受机构,用于接受 内缆线,使第2刹车连杆可随内缆线的移动而运动;其中,该内缆线接受机构具有一送进量变换机构,以便在内缆线移动时,改变第2刹车连杆的送进量相对于内缆线的移动量的比率;以及在第1和第2刹车连杆之间延伸的传递机构,使内缆线的移动可引起第1刹 车连杆和第2刹车连杆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太田胜之滝泽慎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