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勇专利>正文

输送带接力式自卸车车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12122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0 15: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送带接力式自卸车车厢,属于车辆设备领域的功能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输送带接力式自卸车车厢,包括车厢,其特征是,车厢的车厢箱底为至少两组输送带式平移车底,输送带式平移车底包括驱动轮、从动轮及驱动轮、从动轮支撑的输送带,输送带的内侧面与驱动轮、从动轮的表面设相配合的同步齿,从动轮及驱动轮间还设有托举输送带的托辊,输送带的下方设张紧轮,多组输送带式平移车底并排设置成位于同一平面的车厢箱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普通自卸车卸货时需要把车厢一端高高顶起才可以卸货,地基不稳或胎压不足时容易侧翻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车厢的接力式输送带进行平行运动就可以陆续把货物卸掉,不存在高举车厢的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送带接力式自卸车车厢,属于车辆设备领域的功能部件。
技术介绍
工程车辆在运输矿物产品时,由于工程车辆的结构问题,导致在卸货时需要将车厢整体向后倾斜,以方便产品倾斜滑下。在卸货到一定程度,货物堆积在车厢尾部,需要车辆前移,卸下更多货物。但是处于安全考虑,在车辆前移时需要将车厢恢复水平后再前移。这一过程耗时长。而且车厢在倾斜中极易发生车的前部翘起,货物大量倾泻下后车前部又会重重砸下,这一卸货方式存在极大地安全隐患。当遇到卸货场地不平坦、路基不稳、轮胎胎压不足等问题,车厢倾斜过程中会出现车辆翻车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提供一种输送带接力式自卸车车厢,解决工程车辆卸货时需要车厢倾斜举起出现的安全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输送带接力式自卸车车厢,包括车厢,其特征是,车厢的车厢箱底为至少两组输送带式平移车底,输送带式平移车底包括驱动轮、从动轮及驱动轮、从动轮支撑的输送带,输送带的内侧面与驱动轮、从动轮的表面设相配合的同步齿,从动轮及驱动轮间还设有托举输送带的托辊,输送带的下方设张紧轮,多组输送带式平移车底并排设置成位于同一平面的车厢箱底。车厢的尾部设有一倾斜的输送带式尾部,输送带式尾部与车厢箱底的角度可调。输送带式尾部与车厢底部间设有伸缩杆,伸缩杆的固定端固定于车厢箱底,伸缩杆的活动端连接输送带式尾部的后部,伸缩杆的伸缩调整输送带式尾部与车厢箱底的角度。还包括动力系统,动力系统包括驱动驱动轮的多组驱动马达、控制驱动马达的电磁阀组和上述的伸缩杆,电磁阀组的控制线连接可编程时间继电器开关模块。本专利的优点在于:普通自卸车卸货时需要把车厢一端高高顶起才可以卸货,当路面不平,地基不稳或胎压不足时容易侧翻车,非常危险。本专利通过车厢的接力式输送带进行平行运动就可以陆续把货物卸掉,不存在高举车厢的危险。而且后部的后部输送带式尾部可以做成倾斜升降形式,在运输中起到后门挡板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侧面剖视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侧面视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输送带式尾部放平后的结构示意图。1、车厢,2、输送带式平移车底,3、托辊,4、输送带,5、张紧轮,6、驱动轮,7、从动轮, 8、输送带式尾部,9、伸缩杆。【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包括车厢,车厢的箱底为至少两组输送带式平移车底,输送带式平移车底包括驱动轮、从动轮及驱动轮和从动轮支撑的输送带,输送带的内侧面、驱动轮的表面设相配合的防滑导向装置,从动轮及驱动轮间还设有托举输送带的托辊,从动轮和托辊表面设有导向装置;导向装置为纵向横向分布的凹凸结构。输送带的下方设张紧轮,多组输送带式平移车底并排设置成位于同一平面的车厢箱底。车厢的尾部设有一倾斜的输送带式尾部,输送带式尾部与车厢箱底的角度可调。输送带式尾部与车厢底部间设有伸缩杆,伸缩杆的固定端固定于车厢箱底,伸缩杆的活动端连接输送带式尾部的后部,伸缩杆的伸缩调整输送带式尾部与车厢箱底的角度。本专利技术的动力系统采用动力系统,动力系统包括驱动驱动轮的多组驱动马达、控制驱动马达的电磁阀组和上述的伸缩杆,电磁阀组的控制线连接可编程时间继电器开关模块。本车厢的工作过程,拉上车辆手刹,变速箱挂到空挡,检查车辆周围情况。启动卸货开关,液压系统驱动车厢尾部的输送带式尾部的伸缩杆运动,同时输送带式尾部的输送带向后运动,输送带式尾部移动至与输送带式平移车底平行; 尾部的第一输送带式平移车底开始运动,并持续运动; 前一组启动的输送带式平移车底启动一段时间后再启动下一节输送带式平移车底运动短暂时间,接着停机一定时间,然后开机再继续运动; 按照上一步骤启动其他组的输送带式平移车底,直至所有货物卸完,停止液压系统工作。这种卸货方式不会因为大量货物同时运行而挤压车厢两侧,货物在重力作用下下滑到车厢底部,通过输送带式平移车底进行接力卸货,同时车辆可以前行,以腾出更多空间用于货物堆积,不影响行驶安全,不损坏自卸装置,以上避免举升倾斜方式自卸车易出现的安全问题。本装置应用于非公路运输的重型和超重型自卸车,主要承担矿山水利工地的运输任务,车厢尾部可做成输送带连带部分箱体可倾斜升降,卸货时降落,卸完货后自动升起,运输中防止货物洒落,替代车厢后门的功能;应用于公路运输的轻中重型普通自卸车,主要承重砂石、泥土、煤炭等松散货物,车厢底部可做成输送带接力平行自卸,打开常规的车厢后门,即可操作平行自卸功能。【主权项】1.一种输送带接力式自卸车车厢,包括车厢(I),其特征是,车厢(I)的箱底为至少两组输送带式平移车底(2 ),输送带式平移车底包括驱动轮(6 )、从动轮(7 )及驱动轮(6 )和从动轮(7)支撑的输送带(4),输送带(4)的内侧面、驱动轮(6)的表面设相配合的防滑纹或导向装置,从动轮(7 )及驱动轮(6 )间还设有托举输送带的托辊(3 ),从动轮(7 )和托辊(3 )表面设有导向装置;输送带(4)的下方设张紧轮(5),多组输送带式平移车底(2)并排设置成位于同一平面的车厢箱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接力式自卸车车厢,其特征是,车厢(I)的尾部设有一倾斜的输送带式尾部(8),输送带式尾部(8)与车厢箱底的角度可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带接力式自卸车车厢,其特征是,输送带式尾部与车厢底部间设有伸缩杆(9),伸缩杆(9)的固定端固定于车厢箱底,伸缩杆的活动端连接输送带式尾部的后部,伸缩杆的伸缩调整输送带式尾部与车厢箱底的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输送带接力式自卸车车厢,其特征是,还包括动力系统,动力系统包括驱动驱动轮的多组驱动马达、控制驱动马达的电磁阀组和上述的伸缩杆,电磁阀组的控制线连接可编程时间继电器开关模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接力式自卸车车厢,其特征是,所述导向装置为纵向横向分布的凹凸结构。【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送带接力式自卸车车厢,属于车辆设备领域的功能部件。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输送带接力式自卸车车厢,包括车厢,其特征是,车厢的车厢箱底为至少两组输送带式平移车底,输送带式平移车底包括驱动轮、从动轮及驱动轮、从动轮支撑的输送带,输送带的内侧面与驱动轮、从动轮的表面设相配合的同步齿,从动轮及驱动轮间还设有托举输送带的托辊,输送带的下方设张紧轮,多组输送带式平移车底并排设置成位于同一平面的车厢箱底。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普通自卸车卸货时需要把车厢一端高高顶起才可以卸货,地基不稳或胎压不足时容易侧翻车,本专利技术通过车厢的接力式输送带进行平行运动就可以陆续把货物卸掉,不存在高举车厢的危险。【IPC分类】B60P1-38【公开号】CN104842849【申请号】CN201510252065【专利技术人】张勇 【申请人】张勇【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申请日】2015年5月1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送带接力式自卸车车厢,包括车厢(1),其特征是,车厢(1)的箱底为至少两组输送带式平移车底(2),输送带式平移车底包括驱动轮(6)、从动轮(7)及驱动轮(6)和从动轮(7)支撑的输送带(4),输送带(4)的内侧面、驱动轮(6)的表面设相配合的防滑纹或导向装置,从动轮(7)及驱动轮(6)间还设有托举输送带的托辊(3),从动轮(7)和托辊(3)表面设有导向装置;输送带(4)的下方设张紧轮(5),多组输送带式平移车底(2)并排设置成位于同一平面的车厢箱底。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张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