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车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10489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0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电机检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运输车组;该运输车组,包括成对设置的运输车;所述成对设置的运输车包括第一运输车和第二运输车;所述第一运输车和所述第二运输车行走于同一滑轨;所述第一运输车的顶部连接有抱箍;所述第二运输车的顶部连接有Ω支撑;所述抱箍的轴心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Ω支撑的轴心线的延伸方向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输车组,专门在大型发电机的检修平台上用于运输大型发电机的转子,以提高抽穿大型发电机的转子的效率,从而提高日常检修、维护大型发电机的转子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电机检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运输车组
技术介绍
在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及日常生活中,发电机有广泛的用途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通过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具体而言,由水轮机、汽轮机、柴油机或其他动力机械驱动,将水流,气流,燃料燃烧或原子核裂变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传给发电机,再由发电机转换为电能。现有的发电机通常由定子、转子、端盖及轴承等部件构成;通过轴承及端盖将发电机的定子,转子连接组装起来,使转子能在定子中旋转,做切割磁力线的运动,从而产生感应电势,通过接线端子引出,接在回路中,产生电流。然而现有的发电机,尤其是大型发电机,其底座比较高,转子的重量比较重,且吊车不能到达发电机内部,例如某燃机发电机的底座高于地面1.84m,转子重达30、40T,因此在日常检修、维护发电机时,专门建设了与大型发电机的底座相匹配的检修平台;然而目前本领域没有专门用于该大型发电机的检修平台的运输车,用于运输处于抽穿过程的大型发电机的转子,因此抽穿该转子的过程复杂、费时费力。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急需提供一种新的运输车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输车组,专门在大型发电机的检修平台上用于运输大型发电机的转子,以提高抽穿大型发电机的转子的效率,从而提高日常检修、维护大型发电机的转子的效率。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运输车组,包括成对设置的运输车;所述成对设置的运输车包括第一运输车和第二运输车;所述第一运输车和所述第二运输车行走于同一滑轨;所述第一运输车的顶部连接有抱箍;所述第二运输车的顶部连接有Ω支撑;所述抱箍的轴心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Ω支撑的轴心线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一运输车的两端分别固设有第一拉环;两个所述第一拉环沿所述抱箍的轴心线对称,并位于所述第一运输车的顶部;所述第二运输车的两端分别固设有第二拉环;两个所述第二拉环沿所述Ω支撑的轴心线对称,并位于所述第二运输车的顶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运输车的顶部设有与所述Ω支撑相对应的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Ω支撑的轴心线方向延伸,且所述凹槽的两端开口。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运输车沿所述Ω支撑的轴心线方向的一端固设有第二侧拉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运输车的顶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抱箍与所述支撑杆连接,且所述抱箍能够沿所述支撑杆的轴向相对于所述第一运输车移动。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成对设置,且沿所述抱箍的轴心线对称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为螺杆,所述螺杆上设置有成对的螺母;所述抱箍设置有通孔,所述螺杆贯穿所述通孔,且所述抱箍位于所述成对的螺母之间。进一步地,所述螺杆的数量为3对。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运输车的顶部连接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撑杆固定于所述支撑-ψ- 口 O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平台两端固定有第三拉环,且沿所述抱箍的轴心线对称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运输车沿所述抱箍的轴心线方向的一端固设有第一侧拉环。本技术提供的运输车组,通过采用成对设置的运输车,便于紧固大型发电机的转子的两端,提供了专门在大型发电机的检修平台上用于运输所述转子的设备,提高了抽穿大型发电机的转子的效率,进而提高了日常检修、维护大型发电机的转子的效率;所述运输车组中,所述第一运输车为驱动端,所述第二运输车为从动端;所述转子从所述大型发电机运出时,所述第一运输车与所述转子之间的静摩檫力,远远大于所述第二运输车与所述转子之间的静摩檫力;现有技术中,抱箍的紧固力远远大于Ω支撑的紧固力,因此所述第一运输车的所述紧固件采用抱箍,以紧固所述转子,防止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第一运输车发生移动;所述第二运输车的所述紧固件为Ω支撑,给固定于所述第二运输车的转子的一端提供相应的紧固力;所述第一运输车两端分别设有所述第一拉环,以便将所述第一运输车安装或者拆除于大型发电机的检修平台;所述第二运输车两端分别设有所述第二拉环,以便将所述第二运输车安装或者拆除于大型发电机的检修平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运输车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第一运输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第二运输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运输车;11-抱箍; 12-第一拉环;13-支撑杆; 131-螺母;14-第一侧拉环;15-支撑平台;151-第三拉环;2_第二运输车;21-Ω支撑;22-第二拉环;23-凹槽;24-第二侧拉环;3-检修平台; 4-大型发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参见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输车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运输车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为所述运输车组位于大型发电机的检修平台上,图中所示第一运输车、第二运输车、检修平台、大型发电机等均为示意框图;图2为图1所示的第一运输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第二运输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运输车组,包括成对设置的运输车;所述成对设置的运输车包括第一运输车I和第二运输车2 ;所述第一运输车I和所述第二运输车2行走于同一滑轨;所述第一运输车I的顶部连接有抱箍11,所述抱箍11用于固定大型发电机4的转子;所述第二运输车2的顶部连接有Ω支撑21,所述Ω支撑21用于固定大型发电机4的转子;所述抱箍11的轴心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Ω支撑21的轴心线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一运输车I的两端分别固设有第一拉环12 ;两个所述第一拉环12沿所述抱箍11的轴心线对称,并位于所述第一运输车I的顶部;所述第二运输车2的两端分别固设有第二拉环22 ;两个所述第二拉环22沿所述Ω支撑21的轴心线对称,并位于所述第二运输车2的顶部。本实施例中所述运输车组,通过采用成对设置的运输车,便于紧固大型发电机4的转子的两端,提供了专门在大型发电机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运输车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对设置的运输车;所述成对设置的运输车包括第一运输车和第二运输车;所述第一运输车和所述第二运输车行走于同一滑轨;所述第一运输车的顶部连接有抱箍;所述第二运输车的顶部连接有Ω支撑;所述抱箍的轴心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Ω支撑的轴心线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一运输车的两端分别固设有第一拉环;两个所述第一拉环沿所述抱箍的轴心线对称,并位于所述第一运输车的顶部;所述第二运输车的两端分别固设有第二拉环;两个所述第二拉环沿所述Ω支撑的轴心线对称,并位于所述第二运输车的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雷梁勇杨昆山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北京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