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低温韧性优异的厚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99318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9 1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极低温韧性优异的厚钢板,该厚钢板包含规定的钢中成分,以钢中成分构成的Di值为2.5以上,在-196℃下存在的残留奥氏体相(残留γ)以体积分率计为2.0~12.0%,且以在-196℃下存在的残留奥氏体中所含的成分构成的残留γ稳定化参数满足3.1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极低温韧性优异的厚钢板。详细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即使Ni含量降低至 5.0~7.5%左右,在-196°C以下的极低温下的韧性 也良好的厚钢板。以下,以面向曝露在上述极低温下的液化天然气(LNG)的厚钢板(代表 性的有储罐、运输船等)为中心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厚钢板的主旨并不限定于此,而是适 合用于曝露在_196°C以下的极低温下的用途中使用的全部厚钢板。
技术介绍
用于液化天然气(LNG)的储罐的LNG罐用厚钢板,除了要求高强度以外,还要求有 可耐受-196°C的极低温的高韧性。通常已知:对于钢材而言,通过添加Ni,尤其提高低温下 的硬度-韧性平衡。为此,至今为止,作为用于上述用途的厚钢板,使用的是含有9%左右 的Ni(9%Ni钢)的厚钢板。但是,近年来,由于Ni的成本上升,因此即使是在低于9%的 低Ni含量下极低温韧性仍优异的厚钢板的开发得到推进。 例如,非专利文献1记载了关于a-y二相共存域热处理对6%Ni钢的低温韧性 的影响。详细而言,记载了如下内容:通过在回火处理之前施加在a-y二相共存域(Acl~ Ac3间)的热处理(L处理),生成大量的微细且即使对极低温下的冲击载荷也稳定的残留 奥氏体,能够确保与受过通常的淬火回火处理的9%Ni钢同等以上的、在-196°C的极低温 韧性等。但是,虽然轧制方向(L方向)的极低温韧性优异,但是存在板宽方向(C方向)的 极低温韧性比L方向差的倾向。另外,没有脆性断裂率的记载。 与上述非专利文献1同样的技术也记载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其中,专 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方法:对于含有4. 0~10%的Ni、且奥氏体粒度等被控制在规定范 围内的钢进行热轧之后,加热至Ael~A。3间,接着进行冷却,将这一处理(相当于上述非专 利文献1所述的L处理)重复一次或两次以上后,以Ael相变点以下的温度进行回火。另 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如下方法:对于含有4. 0~10 %的Ni,使热轧前的A1N的大小为 lum以下的钢,进行与上述专利文献1同样的热处理(L处理一回火处理)。这些方法中记 载的-196°C的冲击值(vE_196)大概推测是L方向的冲击值,C方向的上述韧性值尚不明确。 另外,在这些方法中对于强度未予考虑,没有脆性断裂率的记载。 另外,在非专利文献2中,关于将上述的L处理(二相域淬火处理)和TMCP加以 组合的LNG储罐用的6%Ni钢的开发进行了记载。根据该文献,虽然记载了轧制方向(L方 向)的韧性显示出高的值,但是没有记载板宽方向(C方向)的韧性值。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耐破坏安全性优异的Ni降低型的低温用厚钢板 及其制造方法,对于所述低温用厚钢板而言,在超过5. 0%且不足8. 0%的Ni钢中,以在常 温的屈服强度为590MPa以上的钢板为前提,即使在使用环境下其耐破坏安全性也比得上 9%Ni钢。在专利文献3中,只要能够确实地提高在作为使用温度的低温环境下的屈服点, 则基于提高破坏安全性(即,可以得到在低温环境下的高韧性)的见解,在加热工序中,以 低温且短时间对钢块进行加热,并且在轧制工序中,就对加热过的钢块的粗轧制而言,粗轧 制结束时的钢块厚度压下至成品厚度(终轧制后的厚钢板厚度)的3~8倍。另外,在实 施例中,预先从钢还厚300mm乳制至最终成品厚50mm以下(大概至最终成品厚不足50mm) 车L制,如此确保较高的压下率,由此兼具残留Y分率和微细的母相组织,实现比得上9%Ni 钢的低温韧性。但是,专利文献3的厚钢板在常温下的TS最大为741MPa。 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虽然记载了C方向的吸收能量,但是并无脆性断裂率的记 载。另外,专利文献3中的常温下的TS最大为741MPa左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昭49-135813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昭51-13308号公报 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11-241419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 :矢野等,"a-Y二相共存域热处理带给6%Ni钢的低温韧性的影 响",铁和钢,第59年(1973)第6号,p752~763 非专利文献2 :古谷等,"LNG夕'7夕用6%Ni鋼?開発"(LNG储罐用6%Ni钢的 开发),CAMP-ISIJ,Vol. 23 (2010),pl322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所述,至今为止,在Ni含量为5. 0~7. 5%左右的Ni钢中,虽然提出-196°c 的极低温韧性优异的技术,但是C方向的极低温韧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研宄。另外,在若能够 高强度化则可增大设计上的富余等方面是有用的,但是尚未提供高强度且极低温韧性优异 的技术。 另外,在上述文献中,没有关于脆性断裂率的研宄。脆性断裂率是表示在夏比冲击 试验中施加载荷时所产生的脆性破坏的比率。在发生了脆性破坏的部位,直至破坏为止,钢 材所吸收的能量显著变小,破坏容易发展,因此在提高极低温韧性的技术中极为重要的条 件是:不仅提高通用的夏比冲击值(VE_196),还要使脆性断裂率为10%以下。但是,在母材 强度高的高强度厚钢板中,尚未提出满足脆性断裂率的上述条件的技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专利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Ni含量为5. 0~7. 5%左 右的Ni钢在-196°C的极低温韧性(尤其C方向的极低温韧性)优异、且能够实现脆性断裂 率< 10%的尚强度厚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能够解决上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的极低温韧性优异的厚钢板,其具有如下要旨:以质 量%计含有c:0? 02 ~0? 10%、Si:0? 40% 以下(不含 0%)、Mn:0? 50 ~2. 0%、P:0? 007% 以下(不含 〇%)、S:0? 007% 以下(不含 0% )、A1 :0? 005 ~0? 050%、Ni:5. 0 ~7. 5%、 ^0.010%以下(不含0%),并且含有选自0:1.20%以下(不含0%)及此:1.0%以下 (不含〇% )中的至少一种元素,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以钢中成分构成的基于下述 (1)式确定的Di值为2. 5以上, Di值=(/10)05X(1+0. 7X)X(1+3. 33X)X(1+0. 35X)X(1+0 .36X)X(1+2. 16X)X(1+3X)X(1+1. 75X)XL115 ? ? ? (1)(式中,□是指钢中的各成分的含量(质量% )。) 在_196°C下存在的残留奥氏体相(残留Y)以体积分率计为2.0~12.0%,并且 以残留奥氏体中所含的成分构成的基于下述(2)式确定的残留Y稳定化参数为 3. 1以上。 残留Y稳定化参数= (365 X <0+39 X <Mn>+30 X <A1>+10 X <Cu>+17 X <NJ>+20 X <Cr>+5 X <Mo>+35 X <V>)/100 ? ? ? (2) (式中,〈> 是指在-196 °C下存在的残留奥氏体中所含的各成分的含量(质 量% )。) 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以上述残留Y相的体积分率和上述残留Y稳定化 参数构成的基于下述式(3)算出的残留Y相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极低温韧性优异的厚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厚钢板以质量%计含有:C:0.02~0.10%、Si:0.40%以下且不含0%、Mn:0.50~2.0%、P:0.007%以下且不含0%、S:0.007%以下且不含0%、Al:0.005~0.050%、Ni:5.0~7.5%、N:0.010%以下且不含0%,并且含有选自Cr:1.20%以下且不含0%、及Mo:1.0%以下且不含0%中的至少一种元素,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以钢中成分构成的基于下述(1)式确定的Di值为2.5以上,Di值=([C]/10)0.5×(1+0.7×[Si])×(1+3.33×[Mn])×(1+0.35×[Cu])×(1+0.36×[Ni])×(1+2.16×[Cr])×(1+3×[Mo])×(1+1.75×[V])×1.115···(1)式中,[]是指钢中的各成分的以质量%计的含量,在‑196℃下存在的残留奥氏体相即残留γ以体积分率计为2.0~12.0%,且以残留奥氏体中所含的成分构成的基于下述(2)式确定的残留γ稳定化参数为3.1以上,残留γ稳定化参数=(365×<C>+39×<Mn>+30×<Al>+10×<Cu>+17×<Ni>+20×<Cr>+5×<Mo>+35×<V>)/100···(2)式中,<>是指在‑196℃下存在的残留奥氏体中所含的各成分的以质量%计的含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庭野朗名古秀德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