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中置下减震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9906 阅读:8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中置下减震车架,减震器(1)固定在车架主管(2)的下面,车架主管(2)的末端焊有槽形钢板(3),减震器(1)的一端用螺栓与之固定,另一端与连杆(4)上B点铰接,连杆(4)的中腰用螺栓(5)与车架主管(2)连接,连杆(4)的另一端与连杆(6)的A点铰接,两端A、B点以螺栓(5)为支点摆动,连杆(6)的另一端与车架立管(8)铰接。则槽形钢板(3)、减震器(1)、连杆(4)和连杆(6)构成四连杆机构,遇有道路不平产生颠簸时,减震器(1)起到了减震作用。控制器盒(9)放在车架下面,盒体与盖(12)用密封圈密封;结构紧凑,外形美观,减震效果好,车辆的使用寿命长,降低了重心而增加了稳定性,便于安装和维修,成本低,控制器盒的密封性能好,拆装方便。(*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车车架,特别是涉及一种将减震器和控制器 盒放置在车架下面的电动自行车中置下减震车架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目前,市面上出售的电动自行车车架上减震器安装的位置多种 多样,最常见的是将减震器安装在车架立管上或安装在车架主管末端的上面, 减震器的两端分别与车架主管、车架立管连接,它常常绊脚影响上下车,尤 其对中老年人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而提供一种将减簾器和控制 器盒放置在车架主管下面的电动自行车中置下减震车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前叉立管、 车架主管、车架立管、车架立叉、后三角平叉、后物架、控制器盒和减震 器,其特征在于减震器固定在椭圆断面车架主管的下面,车架主管的末 端焊有两翼呈三角形的槽形钢板,减震器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槽形钢板 的两翼中间,减震器的另一端用螺栓与车架主管两侧的连杆的一端B点铰 接,两片连杆的中间部位通过螺栓与车架主管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两片 搣成钝角的连杆的A点铰接,连杆的两端点A点和B点以螺栓为支点左右 摆动,两片连杆上焊有脚踏板,连杆另一端与车架立管铰接,这样一来, 减震器、槽形钢板、连杆和连杆构成四连杆机构;控制器盒放置在整体车 架的下面,焊接固定在后三角平叉和转轴五通的中间,控制器盒的侧面用 螺栓与盖连接,在盒体与盖之间夹有密封圈。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的车架主管是椭圆管或圆管。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结构紧凑,外形美观,减震效果 好,骑行舒适,延长车辆的寿命,减震器离地距离合理,降低了重心而增加 了稳定性,便于安装和维修,成本低,控制器盒的密封性能好,拆装方便。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是减震器、脚踏板与车架连接的立体示意图。图l、图2中1.减震器,2.车架主管, 3.槽形钢板, 4.连杆,5.螺栓,6.连杆, 7.脚踏板, 8.车架立管,9.控制器盒,IO.后三角平叉, ll.转轴五通, 12.盖。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举例以下实施例, 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l、图2。如图l、图2所示减震器l固定在椭圆断面(或圆断面)车架主管2 的下面,车架主管2的末端焊有两翼呈三角形的槽形钢板3,减震器l的一 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槽形钢板3的两翼中间,减震器1的另一端用蟝栓与车 架主管2两侧的连杆4的一端B点铰接,两片连杆4的中间部位通过螺栓5 与车架主管2连接,连杆4的另一端与两片搣成钝角的连杆6的A点铰接, 连杆4的两端点A点和B点以螺栓5为支点左右摆动,两片连杆6上焊有 脚踏板7,连杆6另一端与车架立管8铰接,这样一来,减簾器l、槽形钢 板3、连杆4和连杆6构成四连杆机构,当人坐在车上时,车架立管8向车 架主管2靠拢,则连杆6与连杆4的连接点A点绕螺栓5向右摆动,此时, 连杆4和减震器1的铰接点B点绕螺栓5向左摆动压迫减震器1上的弹簧, 遇有道路不平产生颠簸时,减震器l上的弹簧起到了减震作用。控制器盒9 放置在整体车架的下面,焊接固定在后三角平叉10和转轴五通11的中间, 控制器盒9的侧面用螺栓与盖12连接,在盒体与盖12之间夹有密封圈, 控制器盒9上的进线口处带有塑胶塞,故整体的密封性能好。其优点是结构紧凑,外形美观,减震效果好,骑行舒适,延长车辆的 使用寿命,减震器离地距离合理,降低了重心而增加了稳定性,便于安装和 维修,成本低,控制器盒的密封性能好,拆装方便。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自行车中置下减震车架,它包括前叉立管、车架主管、车架立管、车架立叉、后三角平叉、后物架、控制器盒和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减震器(1)固定在椭圆断面车架主管(2)的下面,车架主管(2)的末端焊有两翼呈三角形的槽形钢板(3),减震器(1)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槽形钢板(3)的两翼中间,减震器(1)的另一端用螺栓与车架主管(2)两侧的连杆(4)的一端B点铰接,两片连杆(4)的中间部位通过螺栓(5)与车架主管(2)连接,连杆(4)的另一端与两片揻成钝角的连杆(6)的A点铰接,连杆(4)的两端点A点和B点以螺栓(5)为支点左右摆动,两片连杆(6)上焊有脚踏板(7),连杆(6)的另一端与车架立管(8)铰接,这样一来,减震器(1)、槽形钢板(3)、连杆(4)和连杆(6)构成四连杆机构;控制器盒(9)放置在整体车架的下面,焊接固定在后三角平叉(10)和转轴五通(11)的中间,控制器盒(9)的侧面用螺栓与盖(12)连接,在盒体与盖(12)之间夹有密封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中置下减震车架,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车架主管(2)是椭圆管或圆管。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中置下减震车架,减震器(1)固定在车架主管(2)的下面,车架主管(2)的末端焊有槽形钢板(3),减震器(1)的一端用螺栓与之固定,另一端与连杆(4)上B点铰接,连杆(4)的中腰用螺栓(5)与车架主管(2)连接,连杆(4)的另一端与连杆(6)的A点铰接,两端A、B点以螺栓(5)为支点摆动,连杆(6)的另一端与车架立管(8)铰接。则槽形钢板(3)、减震器(1)、连杆(4)和连杆(6)构成四连杆机构,遇有道路不平产生颠簸时,减震器(1)起到了减震作用。控制器盒(9)放在车架下面,盒体与盖(12)用密封圈密封;结构紧凑,外形美观,减震效果好,车辆的使用寿命长,降低了重心而增加了稳定性,便于安装和维修,成本低,控制器盒的密封性能好,拆装方便。文档编号B62K11/02GK201009988SQ20062015182公开日2008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15日专利技术者李春国 申请人:天津市捷诺自行车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自行车中置下减震车架,它包括前叉立管、车架主管、车架立管、车架立叉、后三角平叉、后物架、控制器盒和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减震器(1)固定在椭圆断面车架主管(2)的下面,车架主管(2)的末端焊有两翼呈三角形的槽形钢板(3),减震器(1)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槽形钢板(3)的两翼中间,减震器(1)的另一端用螺栓与车架主管(2)两侧的连杆(4)的一端B点铰接,两片连杆(4)的中间部位通过螺栓(5)与车架主管(2)连接,连杆(4)的另一端与两片揻成钝角的连杆(6)的A点铰接,连杆(4)的两端点A点和B点以螺栓(5)为支点左右摆动,两片连杆(6)上焊有脚踏板(7),连杆(6)的另一端与车架立管(8)铰接,这样一来,减震器(1)、槽形钢板(3)、连杆(4)和连杆(6)构成四连杆机构;控制器盒(9)放置在整体车架的下面,焊接固定在后三角平叉(10)和转轴五通(11)的中间,控制器盒(9)的侧面用螺栓与盖(12)连接,在盒体与盖(12)之间夹有密封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国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捷诺自行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