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自行车一体化车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01426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9 0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一体化车架结构,包括支撑梁、座管和组装支撑后轮的后下叉与后上叉,支撑梁包括笔直的斜梁、斜梁下端向后弯曲延伸的后下叉连接部、斜梁上端向前弯曲延伸的安装平台,斜梁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源和电机,安装平台上端面内嵌有仪表盘,该安装平台上端面安装有走线隐蔽的一体化的车把,安装平台下端面安装有内藏式的头管,后下叉连接部和后下叉固定连接,座管与支撑梁中部铰接,该座管上端铰接有后上叉,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紧凑,简化原有车头各部件连接组装方式,且增强各部件连接稳固性,使得电动自行车整体线条流畅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一体化车架结构。
技术介绍
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个人交通工具,与自行车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以电驱动为主,人力骑车为辅,车架上安装电池,后轮处增加电机,后轮轮径减少,车胎比较宽,骑行速度不大于26公里/小时,由于电动直行车较经典的自行车多出提供控制电驱动的各种部件,使得自行车车架的结构兼有摩托车的一些特点,车架较笨重,重心比较低,失去了自行车原有的线条感和轻便性,市面上隐藏式蓄电池已然成为各厂家趋势选择,但是传统自行车的头管和立管的设定,使得车把外露式走线和外挂显示仪表的设置不够简洁,现如今,人们在选择电动自行车时,不再只是考虑电动性能,其车架的质量和外形也是消费者必然考量的因素,因为车架的质量的好坏以及结构是否稳定直接影响广大群众的使用效果,所以好的车架不仅要满足自行车的电动驱动的性能要求,也要满足各部件的安装结构合理化与简洁化。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稳固、简单的电动自行车一体化车架结构,实现电动车车架机电零部件内藏合理化。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动自行车一体化车架结构,包括支撑梁、座管和组装支撑后轮的后下叉与后上叉,所述支撑梁包括笔直的斜梁、斜梁下端向后弯曲延伸的后下叉连接部、斜梁上端向前弯曲延伸的安装平台,所述斜梁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源和电机,所述安装平台上端面内嵌有仪表盘,该安装平台上端面安装有走线隐蔽的一体化的车把,所述安装平台下端安装有内藏式的头管,所述后下叉连接部和后下叉固定连接,所述座管与支撑梁中部铰接,该座管上端铰接有后上叉。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梁的横剖面呈矩形,该支撑梁为中空管,所述支撑梁内壁设置有至少1条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使得支撑梁中空管有足够的容纳空间,可以内藏安装电机和蓄电池,且保证车架支撑梁的承重力和抗冲击力。进一步地,所述车把由一体成型的左内管、右内管和连接面板组成,所述连接面板为与安装平台上端面形状相匹配的弧形盖板,该弧形盖板中间开有与仪表盘形状相匹配的视窗,实现车把与仪表盘整体一体化,简化结构,使得仪表盘走线隐蔽,增加仪表盘安装稳固性。进一步地,所述仪表盘为PCL仪表盘。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平台前端面内嵌有前车灯,使得前车灯与车架连接更加稳固,简化安装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后上叉末端与后下叉末端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该连接件下端开有后轮连接轴孔,所述连接件设置有至少1条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进一步地,所述后下叉与斜梁之间呈120°-130°,所述后上叉与后下叉之间呈50°-60°,所述后上叉与座管之间呈70°-80°,所述座管与斜梁之间呈60°-80°。进一步地,所述后下叉与斜梁之间呈120°-125°,所述后上叉与后下叉之间呈50°-55°,所述后上叉与座管之间呈75°-80°,所述座管与斜梁之间呈65°-7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一体化的支撑梁内藏固定电机和电机,其前端延伸的安装平台隐藏式连接各机电部件,使得其整体结构紧凑,简化原有车头各部件连接组装方式,且增强各部件连接稳固性,使得电动自行车整体线条流畅美观,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符合市场需求,适合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一种电动自行车一体化车架结构,包括支撑梁、座管5和组装支撑后轮的后下叉4与后上叉6,所述支撑梁包括笔直的斜梁1、斜梁1下端向后弯曲延伸的后下叉连接部2、斜梁1上端向前弯曲延伸的安装平台3,一体化的支撑梁在保证车架整体承重前提下简化了结构,较经典自行车车型减少了车架各部件的连接部分,增强了车架整体的结构强度,所述斜梁1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源和电机,所述支撑梁的横剖面呈矩形,该支撑梁为中空管,所述支撑梁内壁设置有至少1条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使得支撑梁中空管有足够的容纳空间,可以内藏安装电机和蓄电池,且保证车架支撑梁的承重力和抗冲击力,所述安装平台3上端面内嵌有仪表盘,所述仪表盘为PCL仪表盘,该安装平台3上端面安装有走线隐蔽的一体化的车把8,所述车把8由一体成型的左内管12、右内管13和连接面板11组成,所述连接面板11为与安装平台3上端面形状相匹配的弧形盖板,该弧形盖板中间开有与仪表盘形状相匹配的视窗14,实现车把8与仪表盘整体一体化,简化结构,使得仪表盘走线隐蔽,增加仪表盘安装稳固性,所述安装平台3前端面内嵌有前车灯10,使得前车灯10与车架连接更加稳固,简化安装结构,所述安装平台3下端安装有内藏式的头管9,所述后下叉连接部2和后下叉4固定连接,所述座管5与支撑梁中部铰接,该座管5上端铰接有后上叉6,所述后上叉6末端与后下叉4末端通过连接件7固定连接,该连接件7下端开有后轮连接轴孔15,所述连接件7设置有至少1条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所述后下叉4与斜梁1之间呈120°-130°,所述后上叉6与后下叉4之间呈50°-60°,所述后上叉6与座管5之间呈70°-80°,所述座管5与斜梁1之间呈60°-80°。实施例二,如图1-2所示,一种电动自行车一体化车架结构,包括支撑梁、座管5和组装支撑后轮的后下叉4与后上叉6,所述支撑梁包括笔直的斜梁1、斜梁1下端向后弯曲延伸的后下叉连接部2、斜梁1上端向前弯曲延伸的安装平台3,一体化的支撑梁在保证车架整体承重前提下简化了结构,较经典自行车车型减少了车架各部件的连接部分,增强了车架整体的结构强度,所述斜梁1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源和电机,所述支撑梁的横剖面呈矩形,该支撑梁为中空管,所述支撑梁内壁设置有至少1条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使得支撑梁中空管有足够的容纳空间,可以内藏安装电机和蓄电池,且保证车架支撑梁的承重力和抗冲击力,所述安装平台3上端面内嵌有仪表盘,所述仪表盘为PCL仪表盘,该安装平台3上端面安装有走线隐蔽的一体化的车把8,所述车把8由一体成型的左内管12、右内管13和连接面板11组成,所述连接面板11为与安装平台3上端面形状相匹配的弧形盖板,该弧形盖板中间开有与仪表盘形状相匹配的视窗14,实现车把8与仪表盘整体一体化,简化结构,使得仪表盘走线隐蔽,增加仪表盘安装稳固性,所述安装平台3前端面内嵌有前车灯10,使得前车灯10与车架连接更加稳固,简化安装结构,所述安装平台3下端安装有内藏式的头管9,所述后下叉连接部2和后下叉4固定连接,所述座管5与支撑梁中部铰接,该座管5上端铰接有后上叉6,所述后上叉6末端与后下叉4末端通过连接件7固定连接,该连接件7下端开有后轮连接轴孔15,所述连接件7设置有至少1条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所述后下叉4与斜梁1之间呈120°-125°,所述后上叉6与后下叉4之间呈50°-55°,所述后上叉6与座管5之间呈75°-80°,所述座管5与斜梁1之间呈65°-75°。使用时,车架的后上叉和后下叉的连接件上安装大轮径的后轮,头管下方安装前叉,前叉安装与后轮相同轮径的前轮,安装在支撑梁内部的蓄电池和电机为电动自行车提供动力,内嵌于安装平台的PCL仪表盘与蓄电池、电机、车把控制器、测速器等机电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自行车一体化车架结构,包括支撑梁、座管(5)和组装支撑后轮的后下叉(4)与后上叉(6),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包括笔直的斜梁(1)、斜梁(1)下端向后弯曲延伸的后下叉连接部(2)、斜梁(1)上端向前弯曲延伸的安装平台(3),所述斜梁(1)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源和电机,所述安装平台(3)上端面内嵌有仪表盘,该安装平台(3)上端面安装有走线隐蔽的一体化的车把(8),所述安装平台(3)下端面安装有内藏式的头管(9),所述后下叉连接部(2)和后下叉(4)固定连接,所述座管(5)与支撑梁中部铰接,该座管(5)上端铰接有后上叉(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自行车一体化车架结构,包括支撑梁、座管(5)和组装支撑后轮的后下叉(4)与后上叉(6),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包括笔直的斜梁(1)、斜梁(1)下端向后弯曲延伸的后下叉连接部(2)、斜梁(1)上端向前弯曲延伸的安装平台(3),所述斜梁(1)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源和电机,所述安装平台(3)上端面内嵌有仪表盘,该安装平台(3)上端面安装有走线隐蔽的一体化的车把(8),所述安装平台(3)下端面安装有内藏式的头管(9),所述后下叉连接部(2)和后下叉(4)固定连接,所述座管(5)与支撑梁中部铰接,该座管(5)上端铰接有后上叉(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一体化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的横剖面呈矩形,该支撑梁为中空管,所述支撑梁内壁设置有至少1条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一体化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8)由一体成型的左内管(12)、右内管(13)和连接面板(11)组成,所述连接面板(11)为与安装平台(3)上端面形状相匹配的弧形盖板,该弧形盖板中间开有与仪表盘形状相匹配的视窗(14)。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钱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途尔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