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手防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9295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手防滑装置,用以固定于小把手的端部以防止双手滑落,其特征包括:一卡紧机构,可锁固于小把手端部;及一支撑机构,以一弯形杆构成,直接与卡紧机构一体成型,在握持时可抵住于手部的食指或拇指的侧边,不仅可提供双手握持时的支撑,更可防止滑落。(*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防滑装置,特别指提供手部支撑定位及防止滑落的车手防滑装置。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的一般自行车小把手1用以提供手部2握持,然因市面上所有小把手1是呈弯弧形,当手部2握持小把手1时,因骑士身体是向前倾,整个上半身的重量完全集中于双手握持在小把手1上,再加上骑士行驶时,双手施加于小把手的力量更大,必定使得双手逐渐向小把手1的外端3滑出,不但造成握持困难,更有危险的缺陷。有鉴于以上,本技术创作人积此自行车行业多年经验,研究出一种可改善上述现有技术小把手缺点的车手防滑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手防滑装置,不但可提供握持小把手的双手有支撑定位的作用,更可防止滑移。本技术提供一种车手防滑装置,用以固定于小把手的端部以防止双手滑落,其特征包括一卡紧机构,可锁固于小把手端部;及一支撑机构,以一弯形杆构成,直接与卡紧机构一体成型,在握持时可抵住于手部的食指或拇指的侧边,不仅可提供双手握持时的支撑,更可防止滑落。下面配合图式并举一实施例将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优点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现有技术小把手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于小把手的剖视图;图4、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首先请参阅图2,本技术由一卡紧机构10及支撑机构20所构成,其中卡紧机构10与支撑机构20彼此构成一体;该卡紧机构10包括固定杆体11与另一活动杆体12及长螺栓13,其中该固定杆体11与活动杆体12中心分别凿设互为对齐的穿孔14及长螺孔15,且该穿孔14的孔径略大于该长螺栓13的直径,且长螺栓13最前端具有螺纹,以配合长螺孔15锁合,也就是当长螺栓13穿过穿孔14与长螺孔15时,穿孔14与长螺栓13的接触是很松的;另外该固定杆体11与该活动杆体12彼此相对的一端切成斜向部16,17。支撑机构20是由一呈一角度弯折的弯形杆21所构成,其中一端22与卡紧机构10的固定杆体11构成一体,另一端23的侧面对准于上述穿孔14处设有一开孔24用以提供长螺栓13进出。请参阅图3,该固定杆体11与活动杆体12的管径略小于小把手1的管径,故当长螺栓13分别穿入于穿孔14及长螺孔15而未锁紧时,该卡紧机构10可穿入于小把手1内并转动;一旦将长螺栓13锁紧,该活动杆体12即朝固定杆体11逼近,最后使活动杆体12的第二斜向部17顶住于固定杆体11的第一斜向部16,并使第二斜向部17略为滑出于第一斜向部16呈突出状,两斜向部16,17的边缘紧紧的顶住小把手1的内壁,促使卡紧机构10固定于小把手1的外端3。因此当骑士的双手握持于小把手1时,该弯形杆21的一端23会抵住于拇指的侧边(参阅图4、5),双手完全不会滑落,甚至使得定位佳,有支撑的作用,较容易出力。当然要调整支撑机构20的角度以抵顶其它部位,只要松解长螺栓13即可调整支撑机构20的角度。权利要求1.一种车手防滑装置,用以固定于小把手的端部以防止双手滑落,其特征包括一卡紧机构,由一固定杆体及一活动杆体与一长螺栓所组成,其中,长螺栓串接固定杆体与活动杆体,可旋紧长螺栓使固定杆体与活动杆体彼此抵紧小把手内壁;及一支撑机构,是以呈一角度弯折的弯形杆构成,直接与卡紧机构的固定杆体构成一体,可抵住于手部的拇指或食指侧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手防滑装置,其特征是,该固定杆体一端具有一第一斜向部;中心具有一穿孔;而活动杆体一端具有一第二斜向部与第一斜向部相对应;并在中心具有一与穿孔互为对齐的长螺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手防滑装置,其特征是,该弯形杆在相对于穿孔的侧面上设有开孔,以提供长螺栓的进出。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车手防滑装置,用以固定于小把手的端部以防止双手滑落,其特征包括 一卡紧机构,可锁固于小把手端部;及 一支撑机构,以一弯形杆构成,直接与卡紧机构一体成型,在握持时可抵住于手部的食指或拇指的侧边,不仅可提供双手握持时的支撑,更可防止滑落。文档编号B62K21/26GK2151085SQ9320404公开日1993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1993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1993年1月29日专利技术者廖学金 申请人:信隆车料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手防滑装置,用以固定于小把手的端部以防止双手滑落,其特征包括:一卡紧机构,由一固定杆体及一活动杆体与一长螺栓所组成,其中,长螺栓串接固定杆体与活动杆体,可旋紧长螺栓使固定杆体与活动杆体彼此抵紧小把手内壁;及一支撑机构,是以呈一角度弯折的弯形杆构成,直接与卡紧机构的固定杆体构成一体,可抵住于手部的拇指或食指侧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学金
申请(专利权)人:信隆车料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