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军堂专利>正文

新型减震自行车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9172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新型减震自行车车架,由自行车斜杠(11)、斜支杠②、支撑架⑥等构成,其特征是:减震装置位于座下竖杠上,由座下插杆④、座下竖杠上部①、滑动条⑦、滑动槽⑩、压缩簧⑤、座下竖杠③构成,并依次连接,滑动条⑦与滑动槽⑩呈咬合状,座子带动滑动条⑦上下滑动。(*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自行车车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车架设计为上下两个V字型结构,即座下竖杠与斜杠、斜支杠与斜杠,共用一斜杠,夹角分别为一锐一钝的两个V字。减震装置位于座下竖杠上,斜支杠的上端与减震装置相连,座子直接通过座下的减震装置上下运动。由于压缩簧的反作用力,及自身受压压缩减压伸长的特性,从而达到减震舒适的目的。具体减震原理是当遇到道路不平时,凹凸不平的路面,可以分别看作是上凸和下凹的两个圆弧,根据向心力原理,车体运动时,人体必然分别产生两个相反方向的向心力。当遇到上凸时,由于向心力的作用,人体对座子产生的压力大于在平地,这时,座子带动座下插杆及座下上部竖杠压动压缩簧,由于人体臀部及座子受压面数十倍于压缩簧截面,根据压强原理,极易将压力作用到簧压缩,压缩簧受压压缩,同时在压缩过程产生反作用力,从而实现减震效果。由于压缩簧受压压缩,人体重心下移,人体无意用力,即可通过腿、脚将一部分重力加在脚蹬上,使车速不至于降低,同等条件下,本技术车速较高、省力。当遇到下凹时,与上述相反,压缩簧受到的压力小于在平地,这时压缩簧伸长,座子升高,推动人体臀部不至于失重、悬空,使人具有舒适、安全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车架结构新颖、美观、实用,方便人体上下车;2.减震效果明显,具有骑坐舒适、轻松、浪漫感;3.省力、速度快;4.具有二次减震功能;5.活动人体腰部,具有一定的健身作用;6.同条件下长途旅行疲劳程度大为减轻;7.节省座子生产成本,本技术无论座子有无弹簧均可起到减震效果,生产座子时完全可以不用弹簧,以便节省生产成本;8.车架结构及生产工艺简单,便于制造;9.生产成本低廉。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自行车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及减震装置所在部位图图3减震装置受压前图图4减震装置受压后图图5座下竖杠上部①剖面及上视图图6座下竖杠上部①的剖面、下截面,滑动条⑦的立体、竖侧面、上视图,滑动条堵头⑧图图7滑动条⑦与滑动槽⑩咬合后的截面图图8滑动槽⑩的立体、侧面及斜支杠②的截面图图9支撑架⑥的正面图图中①座下竖杠上部②斜支杠③座下竖杠下部④座下插杆⑤压缩簧⑥支撑架⑦滑动条⑧滑动条堵头⑨螺丝⑩滑动槽(11)斜杠 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显示本技术与自行车其它部件关联简图。在图2中显示本技术外观结构及各部件连接情况,斜支杠②下端与斜杠(11)的连接点在斜杠的中部或下一点,斜支杠与斜杠上部的夹角为钝角。在图3中显示减震装置的整体剖面及与斜支杠②,支撑架⑥与斜支杠②的关联图,同时也是压缩前自然状态图。在图4中显示的是减震装置受压后,座下竖杠上部①与斜支杠②的上下错位关系,座下插杆④在座下竖杠③中与图3的对比,及压缩簧受压后的状态。支撑架⑥与斜支杠②在减震过程中是不动的结构。在图5所示实施例中,滑动条⑦与座下竖杠上部①焊接连接,上部是连接后的上截面图。在图6所示实施例中,滑动条堵头⑧在完成全部安装后,最后用螺丝⑨拧到滑动条⑦上,其作用是防止座子被拔掉或被弹出。在图7所示实施例中,滑动条⑦与滑动槽⑩咬合后只能上下滑动。在图8所示实施例中,滑动槽⑩与斜支杠②焊接连接后,支撑架⑥与滑动槽⑩焊接连接。滑动槽⑩的作用是拉住竖杠①防止后歪,并起上下导向作用。滑动槽⑩的宽度、高度与斜支杠②的斜截面相吻合。减震装置主要由座下竖杠上部①、座下竖杠下部③、座下插杆④、压缩簧⑤、滑动槽⑩、滑动条⑦、滑动条堵头⑧、螺丝⑨等构成。安装将所有需要连接的杠、支架、滑动条、滑动槽按一定角度焊接连接后,将座下插杆④置于座下竖杠①中,压缩簧⑤置于座下竖杠③上,滑动条装入滑动槽后,将滑动条堵头⑧用螺丝固定到滑动条⑦的下面即完成。1.斜支杠②与斜杠(11)的截面等同,均为抹角长方形,宽度等于竖杠①的中间直径。2.压缩簧⑤的外径等于座下竖杠①的下截面及座下竖杠③的上截面,内径等于座下插杆④的外径,插杆④的外径等于座下竖杠①、③的内径。权利要求1.新型减震自行车车架,由自行车斜杠(11)、斜支杠②、支撑架⑥等构成,其特征是减震装置位于座下竖杠上,由座下插杆④、座下竖杠上部①、滑动条⑦、滑动槽⑩、压缩簧⑤、座下竖杠③构成,并依次连接,滑动条⑦与滑动槽⑩呈咬合状,座子带动滑动条⑦上下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减震自行车车架,其特征是斜支杠②、斜杠(11)、座下整个竖杠三者构成上、下一钝一锐两个V字型结构;斜支杠②的上端与减震装置中的滑动槽⑩焊接连接,支撑架⑥的上端与滑动槽⑩焊接连接,斜支杠②的下端与斜杠(11)的中部焊接连接,上夹角为钝角。专利摘要本技术减震自行车架,外观设计为上、下夹角为一钝一锐两个V字型结构,美观、新颖,结构合理,方便实用,便于人体上下车,座下竖杠具有减震装置。最大特点是减震效果明显,骑坐舒适、轻松、浪漫、省力、车速快,长途不易疲劳,具有二次减震功能,运动中活动人体腰部,具有一定的健身作用。生产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不需增加设备投资即可实现。克服现有自行车利用座子进行减震,效果差,抵压阴部,骑坐不舒适,车速低,易疲劳,座皮易损等缺点,为自行车家族新品种、新式样。文档编号B62K3/02GK2555220SQ0223852公开日2003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6日专利技术者刘军堂 申请人:刘军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堂
申请(专利权)人:刘军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