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承勋专利>正文

改进的自行车立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6070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的自行车立管,包括立管本体,立管本体的一端与前叉管接合,其另一端为接合部,该接合部螺设有一锁固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固体相对所述接合部的内侧设置有塑性垫体,该塑性垫体相对接合部的一侧贴合有复合材料层。(*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部件,尤其涉及一种使立管更全面的使用各种复合材料,同时具有较佳的可塑性,提高复合材料的实用性,并可延长使用寿命的改进的自行车立管。其中以立管而言,请参阅附件一所示的台湾第089221923号的「轻量化的自行车车龙头」专利,是采用一种利用复合材料内藏于立管本体的内部,而达到轻量化的功效。然而,对于不同位置的部件,有的不能使用复合材料制成,如附件一图7所示的接合部20,是不适用于复合材料,其主要原因是,复合材料虽具有美观、质轻、耐高温、防氧化等众多优点,但其对于单点上的抗压力,却因其塑性强度不足,存在结构脆裂的问题。且此种情形又最易发生于需采用迫紧结构的位置,如上述的接合部20,因其在使用上需借由螺固件40将接合部20迫紧于本体10,进而令其内部所容置的车把手固定,若单纯利用复合材料制成接合部20,会非常容易在迫紧过程中使整体结构受到损坏。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自行车立管,包括立管本体,立管本体的一端与前叉管接合,其另一端为接合部,该接合部螺设有一锁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固体相对所述接合部的内侧设置有塑性垫体,该塑性垫体相对接合部的一侧贴合有复合材料层。前述的改进的自行车立管,其中垫体设有槽孔。前述的改进的自行车立管,其中垫体可为金属材质。前述的改进的自行车立管,其中复合材料可为碳纤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使立管更全面的使用各种复合材料,同时具有较佳的可塑性,提高复合材料的实用性,并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A-A剖线的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再一实施例的外观组合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立管本体10-------前叉管20-------接合部30-------锁固体40--------垫体50-----复合材料层由上可知,本技术主要是利用在锁固体30内包覆有一塑性垫体40,该塑性垫体40相对接合部20的一侧加设有复合材料层50,从而使锁固体30在锁固时,能够提高锁固体30的整体塑性,因此本技术不仅具有复合材料的美观、质轻、耐高温、无氧化的优点,且最重要的一点是本技术的塑性垫体40令复合材料在使用上,可避免锁固组件易破坏复合材料的缺点。本技术的复合材料采用碳纤维材质,较符合当前自行车业界的发展需求。再者,为使本技术在使用上更具有弹性,本技术所设的垫体,可再在其上设有任意的槽孔,如此,可使其达到最佳的塑性结构,其中该垫体亦可采用金属材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如采用图4及图5所示垫体或各种立管,仍可达到本技术的目的。由以上所述可知,本技术完全克服现有立管结构所存在的缺点,可使立管的结构更加稳固及多变化,因此与现有的立管结构相比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现将本技术的优点总结如下1、本技术利用塑性垫体外部贴合复合材料层,可发挥塑性垫体的特性,提高复合材料的可塑性;2、本技术的复合材料层是采用碳纤维层具有美观、质轻、耐高温的优点,并可提高强度;3、本技术仅比现有立管结构加设一垫体,增加成本甚微,且依其所能达到的功效而言,确实是物超所值;4、本技术所采用的结构设计能达到稳固的功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自行车立管,包括立管本体,立管本体的一端与前叉管接合,其另一端为接合部,该接合部螺设有一锁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固体相对所述接合部的内侧设置有塑性垫体,该塑性垫体相对接合部的一侧贴合有复合材料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承勋
申请(专利权)人:江承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