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双组份异同步二级牵伸纺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3768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6 0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组份异同步二级牵伸纺纱装置,其包括控制系统和执行机构,执行机构包括双组份分合式异同步二级牵伸机构、加捻机构和卷绕成型机构;所述二级牵伸机构包括一级牵伸单元和二级牵伸单元;所述一级牵伸单元包括组合后罗拉、中罗拉;组合后罗拉包括同一根后罗拉轴上并排设置的第一后罗拉和第二后罗拉;所述二级牵伸单元包括前罗拉和所述中罗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对其线密度变化(付着在基准纱上竹节的形状)实现精确控制,而且能对纱线颜色的变化(竹节及其基准纱的色彩)进行精准控制。同时,通过控制中罗拉以恒定的设定速度转动,保证了变线密度纱线的花型及色彩的可再现性,纺纱效果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纺织工程中纺纱领域,特别涉及双组份异同步二级牵伸纺纱装 置。
技术介绍
纱线是由纤维平行取向经加捻形成的细长的纤维集合体。表达纱线粗细一般采用 线密度的概念,纱线粗细度即为其线密度。当纤维不均匀分布在纱线长度方向时,其外观粗 细(或线密度)就会发生变化,一般称为竹节纱,也称为粗细度变化的花式纱线。如果在粗 细度变化的同时还能改变其混纺比,就可以形成粗细度和色彩均变化的花式纱线,我们把 这种类型的纱线定义为粗细和混纺比均变化的多彩竹节纱。目前环锭纺粗细变化竹节纱的生产方法,基本采用在中、后罗拉处分别喂入一根 粗纱须条,通过后罗拉不均匀的喂入进行断续式纺纱来生产。如专利"一种断续纺工艺及其 纱线"(授权号ZL01126398. 9),它的原理是把由后罗拉喂入的一根辅纱须条B,经中、后罗 拉不均匀牵伸,再与另一根由中罗拉后点喂入的主纱须条A交汇再进入前牵伸区,经前、中 罗拉牵伸后由前钳口输出,进入加捻区共同加捻形成纱线。由于辅纱是由后罗拉间隙式喂 入与主纱汇合,在前区主牵伸倍数的作用下,主纱须条被均匀地拉细至一定的线密度,辅纱 须条则依附在主纱须条上形成断续式不均匀的线密度分布。控制后罗拉不均匀喂入辅纱波 动量的大小,就可以最终在纱线上形成竹节、点点等不同效果。 现有技术中的竹节纱纺纱工艺,有以下几个局限性: ①采用两种不同原料(或不同颜色)粗纱作为主辅纱须条时,无法随机在线调整 纱线的混纺比(混色比); ②纺纱过程中主、辅纱不能交换(主纱须条是纱线中连续分布的须条、辅纱须条 是纱线中离散分布的须条),由此导致纺制的竹节纱花型单调,可变因素少。 ③竹节纱花型的再现性差。现有的改变纱线线密度的成纱方法,最终形成的竹节 (粗细节)形状、点点的形状与纺纱机主轴速度有关。主轴速度不同形成的竹节(粗细节) 形状、点点的形状及色彩会出现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双组份分合式异同步二级 牵伸实现纺纱线密度及混纺比在线动态调控,以此纺制多彩竹节纱和多彩的方法和装置。 该方法将传统的双组份前后区同步牵伸改变为双组份分离式异步牵伸(下称一级异步牵 伸)和双组份并合式同步牵伸(下称二级同步牵伸),通过一级分离式异步牵伸控制双组份 混合比例及纱线线密度的动态变化,通过二级并合式同步牵伸控制纱线的基准线密度的大 小。通过本技术的双组份分合式异同步二级牵伸再并合加捻成纱的纺纱装置及工艺, 可实现随机在线动态调控纺纱线线密度及混纺比的变化,突破原有竹节纱纺制过程中的三 大技术瓶颈:①只能调节线密度的变化,不能调节其混纺比变化(或色彩变化);②竹节纱 线花型单一;③竹节花型的再现性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基于双组份分合式异同步二级牵伸机理 纺制粗细和混纺比均变化的多彩竹节纱和的方法。具体包括: 1)牵伸和加捻系统包括前后设置的一级牵伸单元、二级牵伸单元和双组份并合加 捻单元; 2)所述一级牵伸单元包括组合后罗拉、中罗拉;组合后罗拉包括同一根后罗拉轴 上并排设置的第一后罗拉和第二后罗拉;第一后罗拉和第二后罗拉分别以线速度\ :和Vh2 转动;中罗拉以线速度Vz转动; 3)所述二级牵伸单元包括前罗拉和所述中罗拉;前罗拉以线速度Vq转动; 4)保持前罗拉和中罗拉线速度之比,其大小取决于纱线的基准线密度; 5)通过调整第一后罗拉和/或第二后罗拉的转速,同时实现纱线线密度或/和混 纺比的在线动态调整。 进一步,设第一后罗拉和第二后罗拉所牵伸的第一组份粗纱和第二组份粗纱的线 密度分别为PjPP2,由前罗拉输出再并合加捻后得到的纱线Y的线密度为Py,则:【主权项】1. 一种双组份异同步二级牵伸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控制系统和执行机构,执 行机构包括双组份分合式异同步二级牵伸机构、加捻机构和卷绕成型机构;所述二级牵伸 机构包括一级牵伸单元和二级牵伸单元;所述一级牵伸单元包括组合后罗拉、中罗拉;组 合后罗拉包括同一根后罗拉轴上并排设置的第一后罗拉和第二后罗拉;所述二级牵伸单元 包括前罗拉和所述中罗拉。2. 如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主要包括PLC可编程控制器、伺 服驱动器、伺服电机。3. 如权利要求2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罗拉固定设置在所述后罗拉轴上, 所述第二后罗拉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后罗拉轴上。4. 如权利要求2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牵伸过程中,所述前罗拉和中罗拉之间设置有 集合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组份异同步二级牵伸纺纱装置,其包括控制系统和执行机构,执行机构包括双组份分合式异同步二级牵伸机构、加捻机构和卷绕成型机构;所述二级牵伸机构包括一级牵伸单元和二级牵伸单元;所述一级牵伸单元包括组合后罗拉、中罗拉;组合后罗拉包括同一根后罗拉轴上并排设置的第一后罗拉和第二后罗拉;所述二级牵伸单元包括前罗拉和所述中罗拉。本技术不仅能对其线密度变化(付着在基准纱上竹节的形状)实现精确控制,而且能对纱线颜色的变化(竹节及其基准纱的色彩)进行精准控制。同时,通过控制中罗拉以恒定的设定速度转动,保证了变线密度纱线的花型及色彩的可再现性,纺纱效果更加稳定。【IPC分类】D02G3-34, D01H5-36【公开号】CN204530068【申请号】CN201520180033【专利技术人】薛元, 高卫东, 杨瑞华, 周建 【申请人】江南大学【公开日】2015年8月5日【申请日】2015年3月2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组份异同步二级牵伸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控制系统和执行机构,执行机构包括双组份分合式异同步二级牵伸机构、加捻机构和卷绕成型机构;所述二级牵伸机构包括一级牵伸单元和二级牵伸单元;所述一级牵伸单元包括组合后罗拉、中罗拉;组合后罗拉包括同一根后罗拉轴上并排设置的第一后罗拉和第二后罗拉;所述二级牵伸单元包括前罗拉和所述中罗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元高卫东杨瑞华周建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