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五组份异同步牵伸调控纱线线密度及混纺比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85177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8 0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五组份异同步牵伸调控纱线线密度及混纺比的方法,其具体包括牵伸和加捻系统包括前后设置的一级牵伸单元和二级牵伸单元;一级牵伸单元包括组合后罗拉、中罗拉;二级牵伸单元包括前罗拉和所述中罗拉;在基准线段的基准线速度基础上,增减组合后罗拉上的第一后罗拉、第二后罗拉、第三后罗拉、第四后罗拉和/或第五后罗拉的转速,实现第i段纱线Y的线密度或/和混纺比的在线动态调整。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及装置生产出来的点点纱、竹节纱、大肚纱混色更加均匀和准确,通过控制中罗列的恒定的设定速度转动,保证了混纺效果更加稳定,即使不同批次的纱线色差也不会有明显的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纺织工程中纺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组份异同步二级牵伸调控纱 线线密度及混纺比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纱线是由纤维平行取向经加捻形成的细长的纤维集合体。当纤维不均匀分布在纱 线长度方向时,其线密度(或外观)就会在基准线密度(基准粗细度)的基础上增加一个 动态线密度(动态粗细度),从而导致纱线的线密度(或粗细)发生变化。根据这种不均匀 分布程度的大小可分类为竹节纱、点点纱等,或统称为线密度变化的花式纱线。如果在纱线 线密度变化的同时还能改变其混纺比,就可以形成线密度和色彩均变化的花式纱线,我们 把这种类型的纱线定义为多彩变密度纱线,具体可分为多彩竹节纱、多彩点点纱等。目前环锭纺生产变线密度纱线的方法,基本采用中、后罗拉分别喂入一根粗纱须 条,通过后罗拉不均匀的喂入进行断续式纺纱来生产变线密度纱线。如专利"一种断续纺 工艺及其纱线"(授权号ZL01126398.9),它的原理是把由后罗拉喂入的一根辅纱须条B,经 中、后罗拉不均匀牵伸,再与另一根由中罗拉后点喂入的主纱须条A交汇再进入前牵伸区, 经前、中罗拉牵伸后由前钳口输出,进入加捻区共同加捻形成纱线。由于辅纱是由后罗拉间 隙式喂入与主纱汇合,在前区主牵伸倍数的作用下,主纱须条被均匀地拉细至一定的线密 度,辅纱须条则依附在主纱须条上形成断续式不均匀的线密度分布。控制后罗拉不均匀喂 入辅纱波动量的大小,就可以最终在纱线上形成竹节、点点等不同效果。 现有技术中的变线密度纱线的纺纱工艺,有以下几个局限性: ①采用两种不同原料(或不同颜色)粗纱作为主辅纱须条时,无法随机在线调整 纱线的混纺比(混色比);不能在调整纱线粗细变化的同时调整混纺比(混色比)的变化。 ②纺纱过程中主、辅纱不能交换(主纱须条是纱线中连续分布的须条、辅纱须条 是纱线中离散分布的须条),由此导致纺纱纱线花型单调,可变因素少。 ③花型的可再现性差。现有的改变纱线线密度的成纱方法,最终形成的竹节(粗 细节)形状、点点的形状与纺纱机主轴速度有关。主轴速度不同形成的竹节(粗细节)形 状、点点的形状及色彩会出现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五组份异同步牵伸调控纱线线密度 及混纺比的在线动态调控,以此纺制多彩竹节纱和多彩点点纱的方法。该方法将传统的五 组份前后区同步牵伸改变为五组份分离异步牵伸(下称一级异步牵伸)和五组份并合同步 牵伸(下称二级同步牵伸),通过一级异步牵伸控制五组份混合比例及纱线线密度的动态 变化,通过二级同步牵伸控制纱线的当量线密度(或基准线密度)的大小。通过本专利技术的 双组份分合异同步式二级牵伸再汇合加捻成纱的纺纱装置及工艺,可实现随机在线动态调 控纺纱线线密度及混纺比的变化,突破原有竹节纱和点点纱纺制过程中的三大技术瓶颈: ①只能调节纱线线密度不能调节其混纺比(或色彩变化);②纱线花型单一;③花型的可再 现性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五组份异同步牵伸调控纱线线密度及混纺比的方 法,具体包括: 1)牵伸和加捻系统包括前后设置的一级牵伸单元和二级牵伸单元; 2)所述一级牵伸单元包括组合后罗拉、中罗拉;组合后罗拉具有五个转动自由 度,其包括同一根后罗拉轴上并排设置的第一后罗拉、第二后罗拉、第三后罗拉、第四后罗 拉和第五后罗拉;第一后罗拉、第二后罗拉、第三后罗拉、第四后罗拉和第五后罗拉分别以 速度Vhl、vh2、vh3、VhjpVh5运动冲罗拉以速度Vz的速度转动;所述二级同步牵伸单元包括 前罗拉和所述中罗拉;前罗拉以表面线速度vq转动; 设第一后罗拉、第二后罗拉、第三后罗拉、第四后罗拉和第五后罗拉所牵伸的第一 组份粗纱、第二组份粗纱、第三组份粗纱、第四组份粗纱和第五组份粗纱的线密度分别为 Pi、P2、P3、P4和P5,前罗拉牵伸加捻后得到的纱线Y的线密度为py,【主权项】1. 一种五组份异同步牵伸调控纱线线密度及混纺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包 括: 1) 牵伸和加抢系统包括前后设置的一级牵伸单元和二级牵伸单元; 2) 所述一级牵伸单元包括组合后罗拉、中罗拉;组合后罗拉具有五个转动自由度,其 包括同一根后罗拉轴上并排设置的第一后罗拉、第二后罗拉、第=后罗拉、第四后罗拉和 第五后罗拉;第一后罗拉、第二后罗拉、第=后罗拉、第四后罗拉和第五后罗拉分别W速度 Vhl、Vh2、Vh3、Vh4和Vhs运动冲罗拉W速度V,的速度转动;所述二级同步牵伸单元包括前罗 拉和所述中罗拉;前罗拉W表面线速度Vq转动; 设第一后罗拉、第二后罗拉、第=后罗拉、第四后罗拉和第五后罗拉所牵伸的第一组份 粗纱、第二组份粗纱、第=组份粗纱、第四组份粗纱和第五组份粗纱的线密度分别为P1、 P2、P3、0 4和P前罗拉牵伸加抢后得到的纱线Y的线密度为Py,3) 根据设定混纺比和/或线密度,将所述纱线Y分为n段,每段纱线Y的线密度和混 纺比相同,而相邻两段的线密度或混纺比不同;牵伸第i段纱线Y时,第一后罗拉、第二后 罗拉、第S后罗拉、第四后罗拉和第五后罗拉的线速度分别为Vhw,其中 iG(1,2,…,n);所述第一组份粗纱、第二组份粗纱、第S组份粗纱、第四组份粗纱和第五 组份粗纱经两级牵伸和加抢形成的第i段纱线Y后,其混纺比k"、k2i、ksi、k4i和kM可表达 如下:其中,eq二^为二级牵伸比; 4) 设将n段纱线Y中线密度最小的一段定义为基准线段,该段的基准线密度为P。,W 及该段的第一后罗拉、第二后罗拉、第=后罗拉、第四后罗拉和第五后罗拉的基准线速度分 别为Vhi。、Vh2。、Vh3。、Vh4。和VM。;该段的第一组份粗纱、第二组份粗纱、第立组份粗纱、第四组 份粗纱和第五组份粗纱的基准混纺比分别为ki。、kw、kw、kw和k5。, 保持所述中罗拉的线速度恒定, 且Vz=Vhl〇+Vh20+Vh30+Vh40+Vh5。做; 同时,令二级牵伸比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五组份异同步牵伸调控纱线线密度及混纺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包括:1)牵伸和加捻系统包括前后设置的一级牵伸单元和二级牵伸单元;2)所述一级牵伸单元包括组合后罗拉、中罗拉;组合后罗拉具有五个转动自由度,其包括同一根后罗拉轴上并排设置的第一后罗拉、第二后罗拉、第三后罗拉、第四后罗拉和第五后罗拉;第一后罗拉、第二后罗拉、第三后罗拉、第四后罗拉和第五后罗拉分别以速度Vh1、Vh2、Vh3、Vh4和Vh5运动;中罗拉以速度Vz的速度转动;所述二级同步牵伸单元包括前罗拉和所述中罗拉;前罗拉以表面线速度Vq转动;设第一后罗拉、第二后罗拉、第三后罗拉、第四后罗拉和第五后罗拉所牵伸的第一组份粗纱、第二组份粗纱、第三组份粗纱、第四组份粗纱和第五组份粗纱的线密度分别为ρ1、ρ2、ρ3、ρ4和ρ5,前罗拉牵伸加捻后得到的纱线Y的线密度为ρy,ρy=1Vq(Vh1*ρ1+Vh2*ρ2+Vh3*ρ3+Vh4*ρ4+Vh5*ρ5)---(1)]]>3)根据设定混纺比和/或线密度,将所述纱线Y分为n段,每段纱线Y的线密度和混纺比相同,而相邻两段的线密度或混纺比不同;牵伸第i段纱线Y时,第一后罗拉、第二后罗拉、第三后罗拉、第四后罗拉和第五后罗拉的线速度分别为Vh1i、Vh2i、Vh3i、Vh4i和Vh5i,其中i∈(1,2,…,n);所述第一组份粗纱、第二组份粗纱、第三组份粗纱、第四组份粗纱和第五组份粗纱经两级牵伸和加捻形成的第i段纱线Y后,其混纺比k1i、k2i、k3i、k4i和k5i可表达如下:k1i=ρ1*Vh1iΣm=15ρi*Vhmi---(2)]]>k2i=ρ2*Vh2iΣm=15ρi*Vhmi---(3)]]>k3i=ρ3*Vh3iΣm=15ρi*Vhmi---(4)]]>k4i=ρ4*Vh4iΣm=15ρi*Vhmi---(5)]]>k5i=ρ5*Vh5iΣm=15ρi*Vhmi---(6)]]>第i段纱线Y的线密度为:ρyi=VzVq*(Vh1iVz*ρ1+Vh2iVzρ2+Vh3iVzρ3+Vh4iVzρ4+Vh5iVzρ5)=1eq*(Vh1iVz*ρ1+Vh2iVzρ2+Vh3iVzρ3+Vh4iVzρ4+Vh5iVzρ5)---(7)]]>其中,为二级牵伸比;4)设将n段纱线Y中线密度最小的一段定义为基准线段,该段的基准线密度为ρ0,以及该段的第一后罗拉、第二后罗拉、第三后罗拉、第四后罗拉和第五后罗拉的基准线速度分别为Vh10、Vh20、Vh30、Vh40和Vh50;该段的第一组份粗纱、第二组份粗纱、第三组份粗纱、第四组份粗纱和第五组份粗纱的基准混纺比分别为k10、k20、k30、k40和k50,保持所述中罗拉的线速度恒定,且Vz=Vh10+Vh20+Vh30+Vh40+Vh50   (8);同时,令二级牵伸比恒定;其中,第一后罗拉、第二后罗拉、第三后罗拉、第四后罗拉和第五后罗拉的基准线速度Vh10、Vh20、Vh30、Vh40和Vh50根据第一组份粗纱、第二组份粗纱、第三组份粗纱、第四组份粗纱和第五组份粗纱的材质、基准线密度ρ0以及基准混纺比k10、k20、k30、k40和k50提前设定;5)牵伸混纺第i段纱线Y时,在已知第i段的设定线密度ρyi和设定混纺比k1i、k2i、k3i、k4i和k5i前提下,根据公式(2)‑(8)计算出所述第一后罗拉、第二后罗拉、第三后罗拉、第四后罗拉和第五后罗拉的线速度Vh1i、Vh2i、Vh3i、Vh4i和Vh5i;6)在基准线段的基准线速度Vh10、Vh20、Vh30、Vh40和Vh50基础上,增减第一后罗拉、第二后罗拉、第三后罗拉、第四后罗拉和/或第五后罗拉的转速,实现第i段纱线Y的线密度或/和混纺比的在线动态调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卫东薛元郭明瑞王鸿博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