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饮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291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申请公开了碳酸饮料的原料液体,其特征在于使用阿斯巴甜作为甜味剂,且含有HLB值为1-14的乳化剂或/和分子量为50-300的乳化剂,由此可以以在产品的感官方面、安全性方面和效果持续性方面没有问题的方法解决使用阿斯巴甜作为甜味剂的碳酸饮料中阿斯巴甜引起的泡沫所带来的问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碳酸饮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碳酸饮料的原料液体,其特征在于:以使用氨基酸系高甜度甜味剂阿斯巴甜(以下有时简称为APM)作为甜味剂,且含有消除该甜味剂引起的泡沫的消泡效果优异的乳化剂;以及碳酸饮料,其特征在于:该碳酸饮料是向这种原料液体中压入二氧化碳而制成。
技术介绍
作为甜味剂,阿斯巴甜被广泛应用于以饮料为代表的各种甜味食品中。由于具有砂糖的大约200倍的甜味,大多作为低热量甜味剂在碳酸饮料或果汁饮料等中使用。但是,阿斯巴甜的结构中同时具有疏水基团(苯基)和亲水基团,具有表面活性剂或乳化剂的功能。通过Griffin公式计算的该HLB的计算值约为14,与通常的用于O/W乳化的乳化剂具有相同范围的HLB值。以下,HLB值用上述Griffin公式计算的值表示。阿斯巴甜的分子量约为294。本说明书中所述的HLB值是指通过下式(1)所示Griffin公式计算的值。HLB值=20×(MH/M)M:表面活性剂的分子量           (1)MH:亲水基团部分的分子量表面活性剂在液体中具有发泡作用(产生泡沫的作用)和泡沫稳定作用(稳定地保持产生的泡沫的作用),因此在利用具有表面活性机能的APM的饮料(特别是可乐饮料等碳酸饮料)的制造工艺中、或由设置于快餐店等饮食店等的自动注入装置[以下简称为汽水机(soda fountain)]供应服务等,会产生泡沫,会对生产效率或供应服务等带来障碍。具体地说,例如在适合饮用的水中使用APM作为甜味剂,并加入其它适当的酸味剂或调味剂等而制成的碳酸饮料的原料液体中压入二氧化碳,然后进行灌装时,产生泡沫,该泡沫消失之前无法灌装规定量,结果导致灌装需要长时间(降低生产效-->率)。同样,在快餐食品店等中,由汽水机向碳酸饮料的原料液体中压入二氧化碳,再注入杯子时需要很长时间(妨害供应服务)。作为解决饮料制造工序中等的泡沫生成的方法,以往大多使用硅系消泡剂或蔗糖酯等乳化剂系消泡剂等,但目前的现状是:尚未找到在感官方面和效果持续性方面等均可满足的解决方法。另外,硅系消泡剂的应用也受安全性方面给人的印象差的问题的困扰。另外,经本专利技术人验证表明:上述通常使用的消泡剂对于除去(消去)来自APM的泡沫的效果弱。在以上的状况下,人们需求以消去来自APM的泡沫为目的,与以往的方法相比,在产品的感官方面和安全性方面以及效果持续性等方面均没有问题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上述的
技术介绍
下,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以在产品的感官方面和安全性方面以及效果持续性方面均没有问题的方法解决如上所述的来自阿斯巴甜的泡沫所带来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人对于上述课题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考虑了HLB值和分子量等阿斯巴甜的物质特性来选择乳化剂时,发现作为常规消泡剂的作用并不为人所知的乳化剂,对于阿斯巴甜引起的泡沫具有令人惊讶的、优异的消泡效果,从而根据该认识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涉及碳酸饮料原料液体,其特征在于:使用阿斯巴甜作为甜味剂,且含有HLB值为1-14的乳化剂或/和分子量为50-300的乳化剂;以及碳酸饮料,其特征在于:该碳酸饮料是向上述碳酸饮料原料液体中压入二氧化碳而制成。以下详细阐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对APM引起的泡沫具有优异的消泡效果的乳化剂(狭义),其通过上述Griffin公式计算的计算值所表示的HLB值为1-14,优选3-11。如之前说明,阿斯巴甜的HLB值约为14,但HLB值比该阿斯巴甜的HLB值还低的乳化剂对于APM引起的泡沫具有优异的消泡作用。本说明书中,将甘油脂肪酸酯这样的乳化剂物质本身称为乳化剂(狭义),除此之外,只要在语义理解上没有误解,为了方便,包括混合了狭义的乳化剂的乳化剂组合物,有时也都称为乳化剂(广-->义)。本专利技术的对于APM引起的泡沫具有优异的消泡效果的乳化剂(狭义)的分子量为50-300,优选100-270。如之前所提及,阿斯巴甜的分子量约为294,与该阿斯巴甜的分子量相同程度或比其低的分子量的乳化剂对于APM引起的泡沫显示优异的消泡作用。这样的乳化剂的例子有甘油脂肪酸酯,特别是甘油单脂肪酸酯和二甘油单脂肪酸酯。上述甘油单脂肪酸酯的例子有乳化剂组合物形式的例如太阳化学(株)制的乳化剂“サンソフトNo.700P-2”(主要成分为甘油单辛酸酯(HLB值约为8.3,分子量218))或该公司制的“サンソフトNo.760”(主要成分为甘油单癸酸酯(HLB值约为7.4,分子量246))等。二甘油单脂肪酸酯的例子有乳化剂组合物形式的例如太阳化学(株)制的乳化剂“サンソフトQ-10D”(主要成分为二甘油单癸酸酯(HLB值约为10.3,分子量320))等。该乳化剂没有浮油,比其他原料更优选。如从上述太阳化学(株)制乳化剂的例子所理解的那样,某一种乳化剂可兼有本专利技术的乳化剂(狭义)所要求的HLB值和分子量两种物性,这固然很好。但并不限于此,只要是满足任何一方的物性的要求的乳化剂,都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乳化剂。例如,上述二甘油单癸酸酯的分子量在上述范围之外,但HLB值在上述范围之内。不用说,本专利技术中当然可以将2种或以上这样的乳化剂联合使用。太阳化学(株)制的乳化剂“サンソフトNo.700P-2”、“サンソフトNo.760”或“サンソフトQ-10D”尚未有作为消泡剂使用的先例,我们意外地发现了这些乳化剂可以消去APM引起的泡沫。使用这样的对阿斯巴甜引起的泡沫具有消泡作用的乳化剂制作碳酸饮料时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困难。本专利技术是使用APM作为甜味剂的全部或部分而制成碳酸饮料的原料液体,向其中压入二氧化碳时会产生泡沫,这成为生产效率和供应服务的障碍,鉴于此,预先添加并溶解本专利技术的乳化剂,除此之外,均可按照常规方法来制作。关于乳化剂在原料液体中的使用量,过少则无法起到消泡效果,相反使用量过多,则消泡效果大,但乳化剂的异味、特殊的风味也会附着于碳酸饮料成品上,在感官方面出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上述情况,可以容易地根据场合确定适当的使用量。相对于碳-->酸饮料成品,例如可以采取0.1-20ppm、优选1-10ppm的比例。本专利技术中,效果持续性是指持续的消泡作用的性质,本专利技术可以容易地制造上述效果持续性优异的碳酸饮料。附图简述图1表示消泡试验(产生的泡沫消失的时间)的结果(实施例1)图2表示消泡试验(注满一杯时刻的液体容量随时间的变化)的结果(实施例2)图3表示消泡试验(注入5秒后的消泡时间随时间的变化)的结果(实施例2)图4表示消泡试验(按压分注器(dispenser)按钮的次数随时间的变化)的结果(实施例2)实施专利技术的最佳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范围并不受此限定。实施例1:消泡试验(预混法)按照下表1所示的配比组成制作可乐饮料的原料液体(3种),使用苏打虹吸管(soda syphon)向其中压入二氧化碳,制成可乐饮料样品。将该可乐饮料直接喷射到1L容量的量筒中4秒钟,测定至产生的泡沫消失所需的时间。-->表1 可乐饮料(原料液体)配比表(单位g)对照品 样品1 样品2柠檬酸0.25 0.25 0.25柠檬酸钠0.1 0.1 0.1磷酸(浓度85%)0.3 0.3 0.3可乐基本料2 2 2可乐浓缩物1 1 1APM0.5 0.5 0.5乳化剂“サンソフトNo.700P-2”0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碳酸饮料的原料液体,其特征在于使用阿斯巴甜作为甜味剂,且含有HLB值为1-14的乳化剂或/和分子量为50-300的乳化剂。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2-5-15 139856/20021.碳酸饮料的原料液体,其特征在于使用阿斯巴甜作为甜味剂,且含有HLB值为1-14的乳化剂或/和分子量为50-300的乳化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饮料的原料液体,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富山恭行阿部和幸太田与志津
申请(专利权)人:味之素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