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重机的端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1665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2 2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重机的端梁结构,包括机架,以及安装于机架上的滚轮、马达、导轮刹车装置,由通过调整对与导轮连接的轴进行锁死使导轮不能转动作为刹车作用,将轴解锁便可作为导轮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而紧凑,可以防止端梁机架与导轨之间的摩擦碰撞,延长端梁的寿命;并且通过整合在导轮的刹车装置降低成本和简化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起重机
,特别是一种起重机的端梁结构
技术介绍
起重机的端梁是作为起重机中稳定地进行移动的重要部分,但是目前的端梁的结构比较简单,在实际的使用上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好的问题,例如:端梁的两侧与导轨之间没有缓冲器件,端梁的机架经常碰撞到导轨,使端梁的使用寿命缩短和变形,变形的端梁可能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卡住的现象,导致不能够正常使用。再有,目前的起重机两端一般都是采用缓冲器,作为减少与轨道端部的碰撞,设置有刹车装置的非常少,即使设置有刹车装置,但是因为设计的不合理,造成机构复杂成本较尚O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起重机的端梁结构,整体结构简单而紧凑,可以防止端梁机架与导轨之间的摩擦碰撞,延长端梁的寿命;并且通过整合在导轮的刹车装置降低成本和简化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起重机的端梁结构,包括机架,以及安装于机架上的滚轮、马达、轴、轴承、导轮、动力装置和推杆;所述滚轮设置于机架的左右两端,并且所述马达驱动其中之一所述滚轮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整体进行移动;所述动力装置固定于所述机架的内底面,所述动力装置与推杆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轴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另一侧通过弹性组件连接于所述机架的内侧壁,所述轴穿设于所述轴承内,所述轴穿过所述机架内底面上的第一通孔伸出机架之外,所述伸出机架之外的轴端套设有所述导轮,所述导轮的外层设置有刹车垫;所述轴、轴承、导轮成对设置并左右对称,所述左右对称的两导轮的外宽度比机架的外宽度大;所述第一通孔向所述机架水平外侧延伸连通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为正方体,所述第一通孔为圆柱体,所述位于第一通孔内的轴段设置为正方体,该轴段可从第一通孔移动到第二通孔中。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簧座和弹簧,两个弹簧座分别设置于所述轴承上和机架的内侧壁上,弹簧设置于该两弹簧座之间,使所述轴承与机架内侧壁之间实现弹性作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动力装置为输出方向相反的双向气缸,或者两个单向气缸。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轴承设置于一安装座上,该安装座与所述推杆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弹性组件连接,所述安装座的底部设置有轮子,通过该轮子使所述安装座能在所述机架内底面上得到支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导轮和刹车整合在一体组成导轮刹车装置,简化了单独的导轮结构和刹车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导轮在一般的移动过程中实现导轮的作用,使机架与导轨之间有了缓冲,防止端梁机架与导轨之间的碰撞和摩擦,从而防止机架的表形和延长端梁的使用寿命。导轮在端梁要停止的时候,作为刹车装置,使端梁能够及时停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滚轮;3、马达;4、轴;5、轴承;6、导轮;7、动力装置;8、推杆;9、弹簧座;10、弹簧;11、第一通孔;12、第二通孔;13、轴段;14、刹车垫;15、安装座;16、轮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实施例一,一种起重机的端梁结构,包括机架1,以及安装于机架I上的滚轮2、马达3、轴4、轴承5、导轮6、动力装置7和推杆8 ;所述滚轮2设置于机架I的左右两端,并且所述马达3驱动其中之一所述滚轮2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整体进行移动;所述动力装置7固定于所述机架I的内底面,所述动力装置7与推杆8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推杆8的另一端与所述轴承5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轴承5的另一侧通过弹性组件连接于所述机架I的内侧壁,所述轴4穿设于所述轴承5内,所述轴4穿过所述机架I内底面上的第一通孔11伸出机架I之外,所述伸出机架I之外的轴端套设有所述导轮6,所述导轮6的外层设置有刹车垫14 ;所述轴4、轴承5、导轮6成对设置并左右对称,所述左右对称的两导轮6的外宽度比机架I的外宽度大;所述第一通孔11向所述机架I水平外侧延伸连通有第二通孔12,所述第二通孔12为正方体,所述第一通孔11为圆柱体,所述位于第一通孔11内的轴段13设置为正方体,该轴段13可从第一通孔11移动到第二通孔12中。由于该第二通孔12的正方体空腔与正方体轴段13的体积相近,第二通孔12刚好可容纳该轴段13,当该正方体的轴段13移动到第二通孔12中后,该轴就会锁死不能够转动,使导轮6也不能转动,该外层带有刹车垫14的导轮6就会作为刹车装置压向机架I两侧的导轨,使端梁能够迅速停止,实现较为精确的位置停靠。其中,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簧座9和弹簧10,两个弹簧座9分别设置于所述轴承5上和机架I的内侧壁上,弹簧10设置于该两弹簧座9之间,使所述轴承5与机架I内侧壁之间实现弹性作用。在作为导轮6的过程中,保持机架I与导轨之间是处于软接触;在作为刹车作用的过程中,弹性组件会被动力装置7压死,使机架I与导轨之间处于接近硬接触。其中,所述动力装置7为输出方向相反的双向气缸,或者两个单向气缸。如图2所示,实施例二,一种起重机的端梁结构,包括机架1,以及安装于机架I上的滚轮2、马达3、轴4、轴承5、导轮6、动力装置7和推杆8 ;所述滚轮2设置于机架I的左右两端,并且所述马达3驱动其中之一所述滚轮2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整体进行移动;所述动力装置7固定于所述机架I的内底面,所述动力装置7与推杆8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推杆8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座15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15的另一侧通过弹性组件连接于所述机架I的内侧壁,所述轴承5固定安装与所述安装座15中,所述安装座15的底部设置有轮子16,通过该轮子16使所述安装座15能在所述机架I内底面上得到支撑。所述轴4穿设于所述轴承5内,所述轴4穿过所述机架I内底面上的第一通孔11伸出机架I之外,所述伸出机架I之外的轴端套设有所述导轮6,所述导轮6的外层设置有刹车垫14 ;所述轴4、轴承5、导轮6成对设置并左右对称,所述左右对称的两导轮6的外宽度比机架I的外宽度大;所述第一通孔11向所述机架I水平外侧延伸连通有第二通孔12,所述第二通孔12为正方体,所述第一通孔11为圆柱体,所述位于第一通孔11内的轴段13设置为正方体,该轴段13可从第一通孔11移动到第二通孔12中。由于该第二通孔12的正方体空腔与正方体轴段13的体积相近,第二通孔12刚好可容纳该轴段13,当该正方体的轴段13移动到第二通孔12中后,该轴4就会锁死不能够转动,使导轮6也不能转动,该外层带有刹车垫14的导轮6就会作为刹车装置压向机架I两侧的导轨,使端梁能够迅速停止,实现较为精确的位置停靠。其中,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簧座9和弹簧10,两个弹簧座9分别设置于所述轴承5上和机架I的内侧壁上,弹簧10设置于该两弹簧座9之间,使所述轴承5与机架I内侧壁之间实现弹性作用。其中,所述动力装置7为输出方向相反的双向气缸,或者两个单向气缸。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技术,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起重机的端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安装于机架上的滚轮、马达、轴、轴承、导轮、动力装置和推杆;所述滚轮设置于机架的左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起重机的端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安装于机架上的滚轮、马达、轴、轴承、导轮、动力装置和推杆;所述滚轮设置于机架的左右两端,并且所述马达驱动其中之一所述滚轮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整体进行移动;所述动力装置固定于所述机架的内底面,所述动力装置与推杆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轴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另一侧通过弹性组件连接于所述机架的内侧壁,所述轴穿设于所述轴承内,所述轴穿过所述机架内底面上的第一通孔伸出机架之外,所述伸出机架之外的轴端套设有所述导轮,所述导轮的外层设置有刹车垫;所述轴、轴承、导轮成对设置并左右对称,所述左右对称的两导轮的外宽度比机架的外宽度大;所述第一通孔向所述机架水平外侧延伸连通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为正方体,所述第一通孔为圆柱体,所述位于第一通孔内的轴段设置为正方体,该轴段可从第一通孔移动到第二通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来森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台冠起重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