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收纳配线的前段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1626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公开了一种可收纳配线的前段车架,该前段车架与一后段车架可组成一车体框架组,该前段车架是一体成型制成,并包含:一前支架部及一后支架部。该前支架部包括一基座及一自该基座向上延伸的主肋条,该主肋条的前侧面形成一向前开口的前布线槽,该主肋条的后侧面形成一向后开口的后布线槽。该后支架部包括多个自该前支架部的基座两侧向后方延伸的侧肋条,其中每一侧肋条的底面形成一向下开口的下布线槽,且该下布线槽与该前支架部的主肋条的前布线槽相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前段车架,特别是指一种可收纳配线的前段车架
技术介绍
参阅图1,其为一速克达摩托车(Scooter)的侧视示意图,该 速克达摩托车包含一车体框架组l,及一沿该车体框架组1延伸的 配线组2。其中,该配线组2包括一油门线21、 一电线22,及一 开启一行李箱锁17的牵引缆绳23等等。由于该控制该摩托车的 一油门手把18、 一主开关13及一行李箱开关14皆设置于该摩托 车的前半部,然而该摩托车的一引擎15、 一电池16及该行李箱锁 17都设于该摩托车的后半部,因此必须借助于该配线组2将上述 对应的组件彼此相互连接。另外要说明的是,该主开关13及该行 李箱开关14是整合为一总开关,此为目前速克达摩托车常见的实 施态样。参阅图2,--公知的车体框架组1是由多个预先设计好的钢管 IO加以焊接而成。对该公知的车体框架组1而言,配线组2是沿 该车体框架组1的钢管10的外缘从该速克达摩托车的前半部延伸 到该速克达摩托车的后半部,并以固定件101固定于所述钢管10 上。然而,该外露的配线组2因为没有保护效果,因此窃盗者可 以由箭头61及箭头62所示处下手破坏或触动该配线组2。参阅图1、 3,另一公知的车体框架组1由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编号442417号所揭示。该车体框架组1是一前段车架11及一后 段车架12组成,其中该前段车架11及该后段车架12都为一体铸 造成型。该车体框架组1的前段车架11包括一转向枢接管111、 一由该转向枢接管111向后下方延伸的前肋条112、 二从该前肋条 112的下端先反向延伸再向后方平行延伸的侧肋条113,及一沿该 前肋条112固设的布线管114。其中,该前肋条112具有向前开口 的前凹槽1120而所述侧肋条113分别具有向上开口的后布线槽 1130。由于该前凹槽1120及所述后布线槽1130间没有连通的孔 道,因此该配线组2只能先沿该前肋条112的一侧铺设,再导入 该后布线槽1130内铺设。为了保护该配线组2的牵引缆绳23,该 牵引缆绳23铺设于该前肋条112的一侧时,是穿伸进入该布线管 114内,接着再导入该后布线槽1130。因此,如图1的箭头61及 箭头62所示,该公知的专利技术对窃盗者可能破坏的方向利用该布线 管114及该后布线槽1130进行防护的手段,达到防盗及防破坏的 效果。然而,该配线组2必须穿伸该布线管114内的实施方式却 造成组装难度的增加及组装效率的减低。如上所述,公知的应用都无法达到兼顾保护该配线组2的防 盗需求及高效率装配的生产需求,因此,有必要寻求解决之道。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可收纳配线,并具防盗 功效的前段车架。于是,本专利技术可收纳配线的前段车架,可与一后段车架可组 成一车体框架组,该前段车架是一体成型制成,并包含一前支架部及一后支架部。该前支架部包括一基座及一自该基座向上延伸的主肋条,该主肋条的前侧面形成一向前开口的前布线槽,该主肋条的后侧面 形成一向后开口的后布线槽。该后支架部包括多个自该前支架部 的基座两侧向后方延伸的侧肋条,其中每一侧肋条的底面形成一 向下开口的下布线槽,且该下布线槽与该前支架部的主肋条的前 布线槽相通。本专利技术的功效在于铺设车用配线时,可避免配线外露使配线 隐藏达到防盗的功能,并令配线铺设安装的方式简洁并有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一侧视示意图,说明一前段车架及一后段车架.安装于一速克达摩托车的位置;图2是一透视图,说明了一公知的车体框架及一配线组;图3是一透视图,说明了另一公知的前段车架及后段车架;图4是一透视图,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可收纳配线的前段车架的 较佳实施例;图5是一侧视图,说明了该较佳实施例中, 一窃盗者可能拉 扯一牵引缆绳的方向;图6是一剖视示意图,说明了该较佳实施例的一固定件;图7是一剖视图,说明了该较佳实施例的一前布线槽及一后 布线槽;及图8是一剖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下布线槽及上布线槽。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它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参阅图4,本专利技术可收纳配线的前段车架,该前段车架3与一 后段车架4可组成一车体框架组5,适用装配于一速克达摩托车内 (如同图1中的一前段车架11及一后段车架12可组成一车体框 架组l),其中该前段车架3是一体成型制成,并包含一前支架部 31、 一后支架部32及多个固定件33。参阅图4、 7,其中图7为表示该前段车架3的侧视图的图5 中,沿I-I剖线所示的剖视图。该前支架部31包括一基座311 及一自该基座311向上延伸的主肋条312。其中该主肋条312于前 侧面形成一向前开口的前布线槽313、于后侧面形成一向后开口的 后布线槽314,且该主肋条312顶部还包括一与该前布线槽313 相通的前穿孔315及多个沿该主肋条312的后布线槽314 —侧, 且与该前布线槽313相通的固定穿孔316。另外,由于该前段车架 3为一体成型的模具所制作,该主肋条312前侧环绕出该前布线槽 313处的壁面,更形成多个沿该主肋条312延伸的凸条317。该前 布线槽313及后布线槽314的设置目的在于收纳一设于该摩托车 内的配线组2,该配线组2如前所述包括一油门线21、 一电线22, 及一开启行李箱锁(图未示)的牵引缆绳23等等。参阅图4、 8,其中图8为表示该前段车架3的侧视图的图5 中,沿n-II剖线所示的剖视图。该后支架部32包括二自该前支架 部31的基座311两侧向后方延伸的侧肋条321,其中所述侧肋条 321的底面形成一向下开口且与该前支架部31的主肋条312的前 布线槽313相通的下布线槽322,且其中一侧肋条321顶面形成与 该前支架部31的后布线槽314相通的上布线槽323,且还具有多 个与该下布线槽322相通的固定穿孔326,其中部分固定穿孔326 沿该侧肋条321的上布线槽323的一侧设置,另外,每一侧肋条321远离该基座311的一端具有一与该下布线槽322相通的后穿孔 324。为增强该后支架部32的强度,该后支架部32还包括多个连 接这些侧肋条321的支撑肋条325。参阅图4、 6,这些固定件33设于该前支架部31的固定穿孔 316及后支架部32的固定穿孔326,并包括一用以固定该配线组2 的固定勾部331,及一用于固定的固定部332。以其中一固定件33 设于该前支架部31的固定穿孔316为例,该固定部332塞设于该 固定穿孔316内,而该固定勾部331跨越该前支架部31的后布线 槽314的两侧,将该配线组2的牵引缆绳23固定。参阅图4、 5,该配线组2利用上述该前段车架3的前支架部 31的前布线槽313及后布线槽314,及该后支架部32的下布线槽 322及上布线槽323连接设于该速克达摩托车前半部及后半部的 各项零组件(图未示),其中,根据该配线组2特性的不同,该配 线组2中的每条配线所铺设的方法也有不同。对于该配线组2的油门线21而言,是由该前支架部31的前 穿孔315穿入该前布线槽313,接着,沿该前布线槽313向下铺设 至该后支架部32的下布线槽322,并继续向后铺设。最后,由该 后支架部32的侧肋条321的后穿孔324穿出,以连接至该速克达 摩托车后半部中相对应的零组件。对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收纳配线的前段车架,其特征在于,该前段车架与一后段车架可组成一车体框架组,该前段车架是一体成型制成,并包含:一前支架部,包括一基座及一自该基座向上延伸的主肋条,该主肋条的前侧面形成一向前开口的前布线槽,该主肋条的后侧面形成一向后开口的后布线槽;及一后支架部,包括多个自该前支架部的基座两侧向后方延伸的侧肋条,其中每一侧肋条的底面形成一向下开口的下布线槽,且该下布线槽与该前支架部的主肋条的前布线槽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丰智
申请(专利权)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