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的真空采血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93297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9 1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的真空采血管,包括上端开口的试管本体,其中所述试管本体的开口处设置有盖体,所述试管本体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能维持稳定渗透压以及pH值的稀释层、分离胶层、能维持稳定密度以及渗透压的分离液层;该采血管通过合理的改良,尤其是通过稀释层、分离胶层、分离液层,在真空管采血管中,通过一步离心的操作,就能够完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操作极大的简化,并且杜绝了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学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针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的真空采血管。
技术介绍
采血管由于具有方便、安全、快捷的优点得到广泛应用,具体需要将采有血液的采血管首先放入离心机将血清与血球快速分离。但是涉及到一些特殊的细胞,例如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就变得麻烦,通常不能在采血管中直接完成,需要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这种方法耗时耗力,效率较低,并且额外增加了发生污染的风险。目前缺乏一种能够直接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真空采血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简单易用的、用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的真空采血管。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的真空采血管,包括上端开口的试管本体,其中所述试管本体的开口处设置有盖体,所述试管本体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能维持稳定渗透压以及PH值的稀释层、分离胶层、能维持稳定密度以及渗透压的分离液层。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稀释层为磷酸缓冲液、Tris-HCl缓冲液、HEPES缓冲液、碳酸缓冲液、生理盐水、IMDM培养基、DMEM培养基、RPM1-1640培养基、AM-V培养基中任意一种或者当中任意若干种的混合液。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分离胶层为羟基硅油、有机聚硅氧烷、聚酯、聚烯烃、丙烯当中任意一种或者当中任意若干种的混合液。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分离胶层的密度为1.055?1.090,密度过小则不能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密度过大则分离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混有较多的红细胞。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分离液层为葡聚糖、聚蔗糖、泛影葡胺、聚乙二醇、氯化铯、淀粉、纤维素、蛋白质溶液当中任意一种或者当中任意若干种的混合液。一种用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的真空采血管的生产方法,其步骤包括:1、在试管本体内加入分离胶并进行离心操作,使分离胶沉到试管本体底部形成分离胶层; 2、把细针头插入分离胶层内部到靠近试管本体底端处,并通过细针头注射分离液形成分离液层; 3、将稀释液加到分离胶层表面形成稀释层; 4、对试管本体安装好盖体后进行抽气并静置。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步骤I和步骤3中分离胶、分离液和稀释液的比例是1:1:1,保证分离的效果。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步骤2中细针头的直径为Imm其针头距离试管本体底端距离2mm。针头直径过小会导致分离液注入困难,直径过大会对分层产生较大扰动,导致稀释层、分离胶层和分离液层之间出现混合层,而距离过小会产生气密,影响分离液注入。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步骤I中的离心步骤采用转速为4000rpm并持续10分钟,如果转速过小,时间过短会导致分离胶不能沉积到底部,转速过大,时间过长有可能损坏试管本体的管壁。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步骤4中静置持续24小时。持续时间过短则分离胶凝固程度较低,机械强度不够,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层间混匀而失去分离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采血管通过合理的改良,尤其是通过稀释层、分离胶层、分离液层,在真空管采血管中,通过一步离心的操作,就能够完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操作极大的简化,并且杜绝了二次污染。【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一种用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的真空采血管,包括上端开口的试管本体1,其中所述试管本体I的开口处设置有盖体2,所述试管本体I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能维持稳定渗透压以及PH值的稀释层3、分离胶4、能维持稳定密度以及渗透压的分离液5。其中所述稀释层3为磷酸缓冲液、Tris-HCl缓冲液、HEPES缓冲液、碳酸缓冲液、生理盐水、IMDM培养基、DMEM培养基、RPM1-1640培养基、AIM-V培养基中任意一种或者当中任意若干种的混合液。所述分离胶层4为羟基硅油、有机聚硅氧烷、聚酯、聚烯烃、丙烯当中任意一种或者当中任意若干种的混合液,其中所述分离胶层4的密度为1.055?1.090,以保证其分离效果。所述分离液层5为葡聚糖、聚蔗糖、泛影葡胺、聚乙二醇、氯化铯、淀粉、纤维素、蛋白质溶液当中任意一种或者当中任意若干种的混合液。一种用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的真空采血管的生产方法,其步骤包括: 1、在试管本体I内加入分离胶并进行离心操作,使分离胶沉到试管本体I底部形成分尚月父层4 ; 2、把细针头插入分离胶层4内部到靠近试管本体I底端处,并通过细针头注射分离液形成分离液层5 ; 3、将稀释液加到分离胶层4表面形成稀释层3; 4、对试管本体I安装好盖体2后进行抽气并静置。实施例1 一种用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的真空采血管的生产方法,其步骤包括: 1、在试管本体I内加入ImL分离胶并在转速4000rpm中进行离心操作10分钟,使分离胶沉到试管本体I底部形成分离胶层4 ; 2、把1_直径的细针头插入分离胶层4内部到靠近试管本体I底端距离2_处,并通过细针头注射ImL的分离液形成分离液层5 ; 3、将ImL的稀释液加到分离胶层4表面形成稀释层3; 4、对试管本体I安装好盖体2后进行抽气并静置24小时。实施例2 1、在试管本体I内加入1.3mL分离胶并在转速4000rpm中进行离心操作10分钟,使分离胶沉到试管本体I底部形成分离胶层4 ; 2、把1_直径的细针头插入分离胶层4内部到靠近试管本体I底端距离2_处,并通过细针头注射1.3mL的分离液形成分离液层5 ; 3、将1.3mL的稀释液加到分离胶层4表面形成稀释层3 ; 4、对试管本体I安装好盖体2后进行抽气并静置24小时。实施例3 1、在试管本体I内加入2mL分离胶并在转速4000rpm中进行离心操作10分钟,使分离胶沉到试管本体I底部形成分离胶层4 ; 2、把1_直径的细针头插入分离胶层4内部到靠近试管本体I底端距离2_处,并通过细针头注射2mL的分离液形成分离液层5 ; 3、将2mL的稀释液加到分离胶层4表面形成稀释层3; 4、对试管本体I安装好盖体2后进行抽气并静置24小时。根据上述原理,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经过实践证明,该采血管通过合理的改良,尤其是通过稀释层3、分离胶层4、分离液层5,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变得更加容易。具体在使用时,在采血部位上端约6cm处,将压脉带绕手臂一圈打一个活结,压脉带末端向上。要求患者紧握和放松拳头几次,使静脉隆起。压脉带应能减缓远端静脉血液回流,但又不能紧到压迫动脉血流。采血针刺入被试者肘前静脉或其它适宜采血的部位,见少量回血后,松开压脉带,真空采血管插入试管托内采血针中,因试管内负压作用,血液自动流入试管,到达采血量刻度后拔出试管即可,使用起来十分简单方便,有利于技术的推广应用。【主权项】1.一种用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的真空采血管,包括上端开口的试管本体(1),其中所述试管本体(I)的开口处设置有盖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本体(I)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能维持稳定渗透压以及PH值的稀释层(3)、分离胶层(4)、能维持稳定密度以及渗透压的分离液层(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的真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的真空采血管,包括上端开口的试管本体(1),其中所述试管本体(1)的开口处设置有盖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本体(1)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能维持稳定渗透压以及pH值的稀释层(3)、分离胶层(4)、能维持稳定密度以及渗透压的分离液层(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莫白自邓教宇侯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体必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