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长征专利>正文

一种薄荷中可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有效成分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791046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9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活性成分生产提取工艺以及结构鉴定领域,涉及薄荷抗呼吸道合胞病毒有效成分的鉴定和该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的新工艺以及在制药领域的新用途,具体涉及利用抗病毒追踪的方式提取制备薄荷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有效成分,利用质谱核磁技术对该有效成分进行鉴定。具体步骤包括蒸馏水回流提取薄荷,醇沉,抗病毒,溶解沉淀,处理D101大孔树脂,上样于大孔树脂,不同浓度梯度洗脱,每200ml接一瓶每个浓度梯度洗脱至无色,每个洗脱液进行抗病毒确定部位,紫外灯观察合并有效部位,进行制备薄层,进行抗病毒实验,确定有效部位,利用质谱核磁技术对该有效部位中成分进行鉴定。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抗病毒追踪的方法首次发现了薄荷中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有效成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活性成分生产提取工艺以及结构鉴定领域,涉及薄荷抗病毒有效部位提取的新思路新方法以及在制药领域的新用途,具体涉及利用抗病毒追踪的方式提取分离纯化薄荷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有效成分,以及该有效成分进行结构鉴定和应用。
技术介绍
最近几年以来世界各地都受到了各种病毒的入侵,比如SARS病毒,甲型HlNl等,每次病毒的爆发都会引起人类的恐慌以及死亡。所以找到合适的抗病毒药物迫在眉睫。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导致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病原体之一,还可引起间质性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等同时也可以引起老年人和免疫缺陷病人住院和肺炎死亡。呼吸道合胞病毒早在50年前就备受关注,但是目前仍缺乏对其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利巴韦林是广谱的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有一定疗效的抗病毒药物。然而,研宄发现,经过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棉鼠模型出现了利巴韦林的抵抗株,并且对患者和医务人员有潜在毒性,所以只有出现严重的RSV感染患者是才使用此药物,因此探索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具有抑制作用的新物质为时代所必需。薄荷为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常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瘆,麻瘆,胸胁胀闷。薄荷是中药复方银翘散,感冒清热颗粒的组成药物。银翘散为温病临床最常用方剂,广泛应用于治疗温病范围内的多种疾病的初期。感冒清热颗粒是治疗风寒感冒的常用药物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咳嗽头痛、咽喉肿痛及麻瘆初起等症。薄荷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实验表明薄荷提取的有效成分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明确了薄荷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有效成分,并为该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提供了一种利用抗病毒追踪的方式制备薄荷抗病毒有效成分的新方法。该有效成分从唇形科植物薄荷中提取分离得到可以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治疗。该方法可以较为简便的对以上有效成分进行分离提取。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首次分离出了薄荷中具有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一种有效成分,并专利技术了一种抗病毒追踪的方法对该有效成分进行了制备,此分离方法目的性强,简单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优于传统的系统分离。制备得到的有效成分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本专利技术薄荷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有效成分为3-乙酰氧基-对-薄荷烷-4,8-烯或3-乙酰氧基-对一薄荷烧-1,2-稀,该有效成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取一定量的薄荷药材用10倍的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I小时。(2)合并两次的提取液减压浓缩,浓缩至每毫升药液含有I克的药材,然后加乙醇调节乙醇的浓度为50%,静置24小时。过滤得到沉淀和上清液。(3)将上清液回收乙醇,将沉淀用水溶解,分别进行抗病毒实验。实验显示沉淀的抗病毒效果较好。(4)取一定的DlOl大孔吸附树脂用95%的乙醇浸泡24小时,之后装柱,用蒸馏水洗至无醇味,然后用5倍柱体积5%的盐酸水溶液进行冲洗浸泡3个小时,之后用蒸馏水冲至PH等于7,再用5倍柱体积的5%的NaOH水溶液进行冲洗浸泡3个小时,之后用蒸馏水冲至PH等于7,备用。(5)取(3)中的沉淀上样于处理好的DlOl大孔树脂柱,分别用水,25%乙醇,50%乙醇,75%乙醇,95%乙醇进行冲洗,每个洗脱液中每200ml接一瓶,并且冲洗到没有颜色之后再换下一个洗脱液。(6)将上述接到的样品进行抗病毒实验。实验显示水6号7号8号抗病毒效果很好。(7)将上述3个样品点于硅胶G的薄层板上,用展开剂(氯仿:甲醇:水=30: 12: 4,取下层9ml,加1.2ml的冰醋酸)。置于紫外灯(254nm)下观察,其斑点位置一样故合并3个洗脱样品。(8)将洗脱样品用制备薄层的方法进行分离,其中固定相为硅胶G,展开剂为(氯仿:甲醇:水=30: 12: 4,取下层9ml,加1.2ml的冰醋酸)。(9)将得到的板子置于紫外灯下观察,收集斑点和非斑点,分别用甲醇超声溶解,之后蒸干,用水溶解。(10)将(9)得到的斑点和非斑点部位分别进行抗病毒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斑点和非斑点均有很好的抗病毒效果。(11)将(10)得到的斑点利用质谱和核磁设备进行打谱鉴定,鉴定结果为该有效成分为3-乙酰氧基-对-薄荷烧-4,8-稀或3-乙酰氧基-对-薄荷烧~1,2~ M【具体实施方式】实例1(1)称取一定量的薄荷加10倍量加热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I小时,合并两次提取液,减压浓缩至每毫升药液含有I克的药材,加乙醇调节溶液乙醇的浓度为50%,静置24小时。(2)将(I)得到的醇沉液减压抽滤,得到沉淀,将沉淀用蒸馏水超声溶解。(3)将(2)得到的溶液上样于处理好的DlOl大孔吸附树脂,用水进行冲洗,每200ml接一瓶,冲洗至无色。(4)合并(3)中6,7,8号瓶,浓缩至一定体积,点样于制备硅胶G薄层板,其中展开剂为氯仿:甲醇:水=30: 12: 4,取下层9ml,加1.2ml的冰醋酸,在紫外灯(254nm)下观察斑点情况。(5)将(4)中得到的斑点用甲醇超声溶解,置于水浴锅上蒸干,用蒸馏水溶解。(6)将(5)中得到的溶液进行体外抗病毒实验和体内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其抗病毒效果较好。【主权项】1.一种薄荷中具有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的有效成分以及一种利用抗病毒追踪的方式提取分离纯化该有效成分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有效成分为3-乙酰氧基-对-薄荷烧-4,8-稀或3-乙酰氧基-对-薄荷烧_1,2-稀,在每一步的提取分尚之后要进行抗病毒追踪出有效部位的所在,首先利用水提醇沉,其次利用DlOl大孔树脂分离,最后用制备薄层分出有效的斑点,然后经过甲醇提取蒸干得到薄荷抗病毒的有效部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成分其特征在于该有效成分为3-乙酰氧基-对-薄荷烧_4,8-稀或3_乙醜氧基_对-薄荷烧-1,2_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成分其特征在于其核磁的数据为13C-NMR(DMSO)δ:177.50 (C-1),130.92 (C-2),128.85 (C-3),65.60 (C-4),38.74 (C-5) ,34.01 (C-6),30.57 (C-7),29.70 (C-8),24.47 (C-9),23.75 (C-10),22.96 (C-1l)。1H-匪R(DMSO) δ:1.65 (1Η,S,1-H),1.40 (2Η,t, J = 6.0Ηζ,2_Η),4.22 (1Η,S,3_H),1.96 (2H,t, J = 6.0Hz,5-H),1.40(2H,t,J = 6.0Hz,6-H)0.92(3H,s,7_H),1.64 (3H,s,9_H,10-H),2.27 (3H,s’11-H)o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取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薄荷水回流提取的料液比为I: 10,提取次数两次,提取时间为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I小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取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水提液的浓缩液浓度为Iml药液含有Ig的药材,醇沉浓度为50%,醇沉时间为24小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取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醇沉之后进行减压抽滤,得到沉淀和上清液,然后进行抗病毒实验得到沉淀为抗病毒有效部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取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荷中具有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的有效成分以及一种利用抗病毒追踪的方式提取分离纯化该有效成分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有效成分为3‑乙酰氧基‑对‑薄荷烷‑4,8‑烯或3‑乙酰氧基‑对‑薄荷烷‑1,2‑烯,在每一步的提取分离之后要进行抗病毒追踪出有效部位的所在,首先利用水提醇沉,其次利用D101大孔树脂分离,最后用制备薄层分出有效的斑点,然后经过甲醇提取蒸干得到薄荷抗病毒的有效部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长征陈飞姚梅悦张霞周祉延牛凤菊
申请(专利权)人:周长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