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 (Z/E)-8-十二碳烯-1-醇醋酸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60438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4 0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Z/E)-8-十二碳烯-1-醇醋酸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先用1,8-二溴辛烷和三苯基磷反应生成ω-溴代辛烷基三苯基溴化膦盐,然后ω-溴代辛烷基三苯基溴化膦盐在有机碱二甲亚砜钠盐作用下与醛类反应生成ω-溴代十二碳烯,再经氢氧化钠水解得到(Z/E)-8-十二碳烯-1-醇,(Z/E)-8-十二碳烯-1-醇与乙酸酐乙酰化反应得到(Z/E)-8-十二碳烯-1-醇醋酸酯。本发明专利技术1,8-二溴辛烷原料易得,相比8-溴辛醇稳定,不会在成盐过程中自身发生缩合反应;Wittig反应采用混合溶剂,有机碱采用二甲亚砜钠盐,有利于wittig反应在低温均相条件下进行,有利于产物顺反结构比例在适宜范围之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Z/E)-8-十二碳烯-1-醇醋酸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具体为(Z/E) -8-十二碳烯-1-醇醋酸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属于农药

技术介绍
小食心虫,简称梨小,又名东方蛀蛾,属鳞翅目卷叶蛾科。在我国南北果区均有分布,主要危害梨、桃,还可危害苹果、山楂、杏、枣等果树。性引诱剂诱捕法具有无污染、无公害、不伤害天敌益虫,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969年,Roelfs等鉴定梨小食心虫的主要成分是(Z)-8-十二碳烯-1-醇醋酸酯,后来发现(E)-8-十二碳烯-1-醇醋酸酯也是其活性成分之一,当顺反摩尔比例达到95:5时,其活性最高。有关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合成有许多报道,但大多数路线长,成本高,反应条件苛刻等缺点。目前,报道的主要有两种路线。一种是从炔烃出发的合成路线。有代表性的是1973年Holan等提出的路线,以含炔键的中间体,经过硼烷部分还原合成(Z)-S-十二碳烯-1-醇醋酸酯。1977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研究所杀虫剂组对炔烃工艺进行了改进,对炔烃的还原采用Pd-CaCO3催化加氢还原,得到目标产物。此后,1982年仲同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Z/E)?8?十二碳烯?1?醇醋酸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步骤如下:(1)将1,8?二溴辛烷和三苯基磷加入到苯中,加热回流反应8h?40h,反应结束后分离除去苯层,将残余的苯脱出,得到ω?溴代辛烷基三苯基溴化膦盐;(2)将ω?溴代辛烷基三苯基溴化膦盐溶于混合溶剂中,在氮气保护下降温至20℃?30℃后,缓慢加入有机碱,搅拌反应1?1.5h,降温到?20℃?10℃,加入溶剂稀释的正丁醛并在此温度条件下保温反应3h?20h,反应完后加入冰水,用盐酸调pH值呈中性,分离后处理,得到ω?溴代十二碳烯;(3)将ω?溴代十二碳烯加入到甲苯中,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水解,水解结束,分出有机层,经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Z/E)-8-十二碳烯-1-醇醋酸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步骤如下: (1)将1,8-二溴辛烷和三苯基磷加入到苯中,加热回流反应8h-40h,反应结束后分离除去苯层,将残余的苯脱出,得到溴代辛烷基三苯基溴化膦盐; (2)将Co-溴代辛烷基三苯基溴化膦盐溶于混合溶剂中,在氮气保护下降温至200C -30°C后,缓慢加入有机碱,搅拌反应1-1.5h,降温到-20°C _10°C,加入溶剂稀释的正丁醛并在此温度条件下保温反应3h-20h,反应完后加入冰水,用盐酸调pH值呈中性,分离后处理,得到溴代十二碳烯; (3)将W-溴代十二碳烯加入到甲苯中,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水解,水解结束,分出有机层,经水洗,干燥,蒸馏,硅胶柱层析,得到(Z/E)-8-十二碳烯-1-醇; (4)将(Z/E)-8-十二碳烯-1-醇和吡啶、乙酸酐混合常温反应10h-26h,反应完成后分离出产物,经硅胶柱层析,得到(Z/E)-8-十二碳烯-1-醇醋酸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Z/E)-8-十二碳烯-1-醇醋酸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所述的1,8- 二溴辛烷和三苯基磷的摩尔比为1.0:1.0-1.5,I, 8- 二溴辛烧在苯中的摩尔浓度为1.0mol/L-5.0mol/Lo3.根据权利要 求1所述的一种(Z/E)-8-十二碳烯-1-醇醋酸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所述的Co-溴代辛烷基三苯基溴化膦盐、有机碱、正丁醛的摩尔比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军张作山李旭坤陈强左伯军江忠萍韩济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药科学研究院山东科信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