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一雄专利>正文

车用置物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7813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车用置物架,主要包含:一固定座;一主调整座,连接于该固定座,并且可受控制而相对该固定座直线地往复移动;一固定器,用以将上述主调整座固定在一个相对该固定座的意欲位置;二组副调整座,分别设于上述固定座的左、右侧;受上述主调整座的控制在一预定范围内相对该固定座往复直线移动。据此,上述构造该置物架可方便地调整承载面积。(*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用置物架,特别是可调整其承载面积的车用置物架。
技术介绍
先前技术中,置物架(例如自行车的后置物架)以若干的金属杆焊接构成一承载面。因焊接接合,使各金属杆彼此为绝对固定关系,不具相对移动性,因此该承载面系呈固定型态,承载面积乃恒常不变。上述置物架的承载面大致上呈长矩形,其长边与车体的中心线平行,换言之,该置物架的左右宽度小于其前后长度。依长久以来的使用经验,一个通常型态的置物架其左右宽度并不足以稳定的支托载放物,虽然置物架尚且可以一随附的弹簧夹压住或夹住该载放物,但载放物终究因置物架的支托面积不足,而容易发生重心不稳、倾斜甚至翻落等问题,该等问题在车体行进间震动时乃经常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置物架,其可在一个预定的范围内调整置物架的承载面积,特别是以简单的调整动作可使置物架的左右宽度以及前后长度一并加长、加宽调整,依据使用需要调整置物架的承载面积。本技术技术方案一种车用置物架,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固定座;一主调整座,可相对该固定座直线往复移动地连接在该固定座上;一用以将上述主调整座固定在一个相对该固定座的意欲位置的固定器,位于固定座的中央杆件上;二组可受上述主调整座控制相对该固定座往复直线移动的副调整座,分别位于上述固定座的左、右侧。其中,该固定座及该主调整座的左、右部各为一座杆;该固定座及该主调整座的座杆轴向地彼此枢穿套置;相对穿枢的座杆之间还具有一弹簧;该固定座及该主调整座的中央各为一中央杆件;该二中央杆件轴向地彼此枢穿套置; 一或多个驱动器,位于上述二中央杆件上,并与上述二副调整座相连接;该主调整座具有一拉动部与该座杆及中央杆件相连接。其中,该固定器包括位于上述二中央杆件上的若干孔洞及一弹簧扣,该若干孔洞沿该中央杆件的轴向排列,该弹簧扣穿扣在其中一孔洞中。其中,该每一副调整座均具有一驱动杆以及一与之平行的承载杆,该驱动杆以及该承载杆之间还具有一或多个定向杆,该定向杆枢穿在该固定座座杆下方的枢接部中。其中,该驱动器为肘节结构,该肘节的二枚连杆的共同枢点上具有一枢设在上述二中央杆件上的销,该二连杆的自由端则枢接在上述二副调整座的驱动杆上。其中,该每一副调整座均具有一驱动杆以及一与之平行的承载杆,该驱动杆的杆身上固定有一定向杆,该定向杆枢穿在该固定座的座杆下方的枢接部中;该承载杆相对该定向杆的位置具有一可于该定向杆中轴向地移动及定位的调整轴枢穿入该定向杆中。其中,该调整轴包含一移动杆、一弹簧套杆以及一弹簧;该弹簧套在该弹簧套杆外,该弹簧及该弹簧套杆的结合体穿在该移动杆中,该弹簧套杆的头端压制在该弹簧上,尾端穿出该移动杆外;该移动杆穿伸入该定向杆中,其外端具有固定元件并固定在该承载杆上,该弹簧套杆穿出该移动杆的端部固定在该驱动杆上。其中,该副调整座的驱动杆及该承载杆的两端之间各具有一固定杆,该每一固定杆的一端固接在该驱动杆上,该承载杆相对该每一固定杆的位置各具有一可于该固定杆中轴向地移动及定位的调整轴枢穿入该固定杆中。其中,该调整轴包含一移动杆、一弹簧套杆以及一弹簧;该弹簧套在该弹簧套杆外,该弹簧及该弹簧套杆的结合体穿在该移动杆中,该弹簧套杆的头端压制在该弹簧上,尾端穿出该移动杆外;该移动杆穿伸入该固定杆中,其外端具有固定元件并固定在该承载杆上,该弹簧套杆穿出该移动杆的端部固定在该驱动杆上;该移动杆外穿套有一固定环,且该固定环位于该固定杆的杆端;该固定环还具有一相对于该固定杆表面水平的限位片;该移动杆表面具有一或多个可将固定环垂直嵌入的环槽。其中,主调整座上还包含一可向该固定座方向产生夹制力量的夹件。本技术进步效果本技术功效之一,可调整该置物架的承载面积,让使用者依承载需要自行调整,具有相当高的实用性。本技术功效之二,以简单、容易操作的方式调整该置物架。本技术功效之三,该置物架的左右宽度以及前后长度可一并调整。本技术功效之四,该置物架的副调整座本身也可以独立地调整其结构宽度,进而改变该置物架的承载面积。本技术功效之五,采多段式调整及定位该置物架的承载面积。本技术功效之六,置物架于最小承载面时,展现了轻巧样态,于最大承载面时亦兼顾了整体空间利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部份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俯视立体外观图。图3是本技术仰视立体外观图。图4是本技术俯视平面图(一)。图5是图4中5-5局部剖面图。图6是本技术俯视平面图(二)。图7是图6中7-7局部剖面图。图8是本技术俯视平面图(三)。图9是图8中8-8局部剖面图。图10是本技术与辅架结合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副调整座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2是本技术副调整座调整结构宽度的俯视图(一)。图13是图12中的13-13局部剖面图。图14是依据图13表示其收合样态。图15是本技术副调整座调整结构宽度的俯视图(二)。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本技术车用置物架,主要包含一固定座10,具有左、右各一座杆11,以及一连接于二座杆11一端的边杆12,该边杆12并定义该固定座10的左、右宽度。该固定座10的中央设一平行于该二座杆11的中央杆件13。一主调整座20,具有一拉动部21,该拉动部21设一左、右的座杆22,以及一平行于该二座杆22的中央杆件23。属于该主调整座20以及该固定座10的座杆11、22轴向地彼此枢穿而呈内外管的相对关系;属于该主调整座20及该固定座10的中央杆件13、23亦同。拉推该拉动部21,可控制该主调整座20相对该固定座10而移动。上述相对穿枢的座杆11、22之间更设一弹簧14,该弹簧14可为压缩弹簧或拉伸弹簧。若为压缩弹簧,可常态提供该主调整座20一推力;若为拉伸弹簧,则常态提供该主调整座20一拉力。一固定器30,用以将该主调整座20固定在一个相对该固定座10的意欲位置。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固定器30包括设置在上述二中央杆件13、23上的若干孔洞31及一弹簧扣32,该若干孔洞31沿着该中央杆件23的轴向排列,该弹簧扣32可穿扣于其中一孔洞31中而将该主调整座20固定。二组副调整座40,分别设于上述固定座10的左、右两侧,可被控制而在一预定范围内相对该固定座10往复直线移动。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每一副调整座40皆具有一驱动杆41以及一与的平行的承载杆42,该驱动杆41与承载杆42的二杆端之间各设一固定杆43,该固定杆43定义该副调整座40的左、右宽度。该驱动杆41以及该承载杆42之间更设至少一定向杆44,该定向杆44枢穿于该固定座10的座杆11下方的枢接部15中。该定向杆44使该副调整座40移动时得以平稳、定向且不歪斜。至少一驱动器50,设于上述二中央杆件13、23上,并连接着上述二副调整座40。该驱动器50配合该主调整座20的移动同步控制该二副调整座40产生相对位移。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驱动器50肘节结构,该肘节的共同枢点上被一销51枢设于上述的二中央杆件13、23上,且二中央杆件13、23分别以长孔131、231供该销51枢设其中并可移动。该肘节的二枚连杆52的自由端则销设于上述副调整座40的驱动杆41上。该主调整座20移动即可驱动该肘节结构张收,而控制二副调整座40移动。该二中央杆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置物架,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固定座(10);一主调整座(20),可相对该固定座(10)直线往复移动地连接在该固定座(10)上;一用以将上述主调整座(20)固定在一个相对该固定座(10)的意欲位置的固定器(30),位于固定座(10)的中央杆件(23)上;二组可受上述主调整座(20)控制相对该固定座(10)往复直线移动的副调整座(40),分别位于上述固定座(10)的左、右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一雄
申请(专利权)人:卢一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