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机顶针液压油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70788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6 1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机顶针液压油路,包括顶针油缸、液控单向阀和电磁换向阀,电磁换向阀为Y型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顶针油缸包括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顶针油缸的活塞杆的一端位于第二油腔内,活塞杆的另一端与顶针机构相连接,电磁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通过液控单向阀与第一油腔相连通,电磁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与第二油腔相连通,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均能够与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注塑机顶针液压油路具有在不使用顶针时,使顶针油缸的活塞杆始终保持在顶退终止位置;在顶出后,能够保持在顶出后的终止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注塑机部件的工作控制油路,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塑机顶针液压油路
技术介绍
常见注塑机顶针液压回路,一般使用中位O形的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0控制顶针油缸(如图1所示)。此液压回路的缺点是,当制品不需要顶出时,若长时间禁止顶针功能,因滑阀式换向阀本身存在内泄漏,顶针油缸在内泄过去的压力油作用下,会慢慢的向油缸有活塞杆的油腔方向移动,当油缸移动的位移超出警报位置或离开顶退终开关时,就会触发机器警报,从而中止生产。为解决上述问题,换用中位N形的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0控制顶针油缸,(如图2所示)。此方式虽然解决了上述问题,但当制品被顶出后,顶针需要保持在顶出终止位置时,此油路无法达到保持功能。因为N形换向阀中位时,A —T连通,无杆腔油压压力始终为0(F = P*A = O),顶针油缸缸轴在模具顶板复位弹簧的作用力下,往顶退方向移动,无法保持在顶出终止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机顶针液压油路,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注塑机顶针液压油路,包括顶针油缸、液控单向阀和电磁换向阀,电磁换向阀为Y型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顶针油缸包括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顶针油缸的活塞杆的一端位于第二油腔内,活塞杆的另一端与顶针机构相连接,电磁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通过液控单向阀与第一油腔相连通,电磁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与第二油腔相连通,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均能够与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相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电磁换向阀为Y型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因此电磁换向阀处于中位时,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均与电磁换向阀的回油口相连通,无液压油进入顶针油缸内,从而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无法建立推力,使得活塞杆顶退顶针机构至最终位置后可以始终保持;设有液控单向阀,可以使得第一油腔在电磁换向阀处于中位时处于封闭状态,且液压油具有不可压缩性,因此可以使顶针油缸的活塞杆保持在现处状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顶针油缸还可以包括缸体和活塞,活塞套设在缸体内,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分别位于活塞的两侧。由此,设有活塞,可以使得无液压油进入到顶针油缸内时,通过活塞与缸体之间的摩擦力使得顶针机构处于顶退终止位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液控单向阀的进油口与第一工作油口相连通,液控单向阀的出油口与第一油腔相连通,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口与第二工作油口、第二油腔相连通。由此,可以使得第一工作油口的液压油能够正常进入第一油腔内,而第一油腔内的液压油在无推力作用下不能流出,使第一油腔处于封闭状态,保证了顶针油缸能够保持所需的位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磁换向阀的回油口与油箱相连通。由此,方便顶针油缸内的油的回收,可以使液压油循环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使用O形的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注塑机顶针液压油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使用N形的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注塑机顶针液压油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注塑机顶针液压油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照图3:注塑机顶针液压油路,包括顶针油缸1、液控单向阀2和电磁换向阀3,电磁换向阀3为Y型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顶针油缸I包括第一油腔11和第二油腔12,顶针油缸I的活塞杆13的一端位于第二油腔12内,活塞杆13的另一端与顶针机构4相连接,电磁换向阀3的第一工作油口 A通过液控单向阀2与第一油腔11相连通,电磁换向阀3的第二工作油口 B与第二油腔12通过油管连通,第一工作油口 A和第二工作油口 B均能够与电磁换向阀3的进油口 P相连通。其中,电磁换向阀3的回油口 T与油箱相连通,方便顶针油缸I内的液压油流回,以及循环利用。顶针油缸I还包括缸体14和活塞15,活塞15套设在缸体14内,活塞杆13的一立而焊接固定在活塞15的端面,第一油腔11和第二油腔12分别位于活塞15的两侧。液控单向阀2的进油口 Pl与第一工作油口 A相连通,液控单向阀2的出油口 P2与第一油腔11相连通,液控单向阀2的控制油口 K与第二工作油口 B和第二油腔12之间的油管相连通。顶针机构4包括顶针41、顶板42和压缩弹簧43,活塞杆13的另一端固定在顶板42上,用于推动顶板42移动;顶针41和活塞杆13分别固定在顶板42的相对两侧;压缩弹簧43位于顶板42与公模5之间,并与顶针41位于顶板42的同一侧。本技术的注塑机顶针液压油路在控制顶针机构4顶出制品6时,进油口 P与第一工作油口 A连通,液压油经液控单向阀2进入到顶针油缸I的第一油腔11内,在液压油的油压作用下推动活塞15和活塞杆13移动;同时,活塞杆13推动顶板42和顶针41将制品6退出。由于第一油腔11内的液压油处于封闭状态,且液压油具有不可压缩性,压缩弹簧43的反弹力无法推动活塞15移动,因此顶针41可以保持在顶出状态。当顶针41需要退回时,进油口 P与第二工作油口 B连通,在第二油腔12的液压油和压缩弹簧43的反弹力的作用下,活塞15向第一油腔11移动,液控单向阀2在压力作用下打开,第一油腔11内的液压油排出,保证了活塞15和活塞杆13能够带动顶针41正常移动。当活塞杆13带动顶针41退回至终止位置时,Y型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处于中位,即第一工作油口 A和第二工作油口 B均与回油口 T相连通,从而无液压油进入顶针油缸I内,使活塞15的两侧无法建立推力,通过活塞15与缸体14的接触摩擦力使活塞15及顶针41保持至终止位置,而使压缩弹簧43无法推动活塞15,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进行。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注塑机顶针液压油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针油缸(I)、液控单向阀(2)和电磁换向阀(3),所述电磁换向阀(3)为Y型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所述顶针油缸⑴包括第一油腔(11)和第二油腔(12),所述顶针油缸⑴的活塞杆(13)的一端位于第二油腔(12)内,所述活塞杆(13)的另一端与顶针机构⑷相连接,所述电磁换向阀⑶的第一工作油口㈧通过液控单向阀⑵与第一油腔(11)相连通,所述电磁换向阀⑶的第二工作油口⑶与第二油腔(12)相连通,所述第一工作油口(A)和第二工作油口(B)均能够与电磁换向阀(3)的进油口⑵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顶针液压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油缸(I)还包括缸体(14)和活塞(15),所述活塞(15)套设在缸体(14)内,所述第一油腔(11)和第二油腔(12)分别位于活塞(15)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机顶针液压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控单向阀(2)的进油口(Pl)与所述第一工作油口㈧相连通,所述液控单向阀⑵的出油口(P2)与所述第一油腔(11)相连通,所述液控单向阀⑵的控制油口⑷与所述第二工作油口(B)、第二油腔(12)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注塑机顶针液压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换向阀⑶的回油口⑴与油箱相连通。【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机顶针液压油路,包括顶针油缸、液控单向阀和电磁换向阀,电磁换向阀为Y型三位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注塑机顶针液压油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针油缸(1)、液控单向阀(2)和电磁换向阀(3),所述电磁换向阀(3)为Y型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所述顶针油缸(1)包括第一油腔(11)和第二油腔(12),所述顶针油缸(1)的活塞杆(13)的一端位于第二油腔(12)内,所述活塞杆(13)的另一端与顶针机构(4)相连接,所述电磁换向阀(3)的第一工作油口(A)通过液控单向阀(2)与第一油腔(11)相连通,所述电磁换向阀(3)的第二工作油口(B)与第二油腔(12)相连通,所述第一工作油口(A)和第二工作油口(B)均能够与电磁换向阀(3)的进油口(P)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军寿罗明吴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正茂精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