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盐城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优越防水功能的电动车充电口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70777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6 1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优越防水功能的电动车充电口密封结构,旨在提供一种防水性能佳,可有效解决汽车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充电口插座内进水,影响电动汽车充电口的正常使用,降低汽车充电过程的安全性的问题的电动车充电口密封结构。它包括充电口插座,铰接在充电口插座上、用于封遮充电口插座的端口的插座端盖,设置在车身上的稳压储气罐及气泵,所述充电口插座上端面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充气密封圈,充气密封圈内设有绕充气密封圈设置的环形充气内腔,所述充气密封圈上还设有自适应充气执行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车充电口,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优越防水功能的电动车充电口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燃油汽车上设有加油口,而为了保护加油口,并改善汽车外观效果,加油口一般坐落在加油口盖总成内。同样的,目前的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上则设有充电口,为了相同的目的,充电口通常也是设置在充电口盖总成内;但与传统燃油汽车不同的是电动汽车的充电口总成具有更加严格的防水、防尘要求。电动汽车的充电口结构通常包括设置在车身上的电口插座,铰接在充电口插座上、用于封遮充电口插座的端口的插座端盖及设置在插座端盖与充电口插座之间的卡接结构。目前电动汽车的充电口的密封结构通常是直接在插座端盖上设置密封圈,当插座端盖闭合在充电口插座上时,卡接结构卡合,密封圈在插座端盖与充电口插座上端面之间形成密封连接;但这种密封结构受充电口插座与插座端盖制作及装配精度的影响,受环境温度变化产生热胀冷缩变型而引起的电口插座与插座端盖之间间隙的变化,以及受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震动影响;使得目前电动汽车充电口的密封结构的密封效果受到影响,密封性能不佳,防淋雨性能不佳,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充电口插座内进水,影响电动汽车充电口的正常使用,降低汽车充电过程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水性能佳,可有效解决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充电口插座内进水,影响电动汽车充电口的正常使用,降低汽车充电过程的安全性的问题的具有优越防水功能的电动车充电口密封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优越防水功能的电动车充电口密封结构,包括充电口插座,铰接在充电口插座上、用于封遮充电口插座的端口的插座端盖,设置在车身上的稳压储气罐及气泵,所述充电口插座上端面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充气密封圈,充气密封圈内设有绕充气密封圈设置的环形充气内腔,所述充气密封圈上还设有自适应充气执行机构;所述自适应充气执行机构包括设置在充气密封圈上的充排气导套,依次可滑动设置在充排气导套内第一活塞体,第二活塞体及第三活塞体,连接第一与第二活塞体的第一连接杆及连接第二与第三活塞体的第二连接杆;所述充排气导套的内端位于环形充气内腔内,充排气导套的外端位于充气密封圈外侧,充排气导套的内外两端开口 ;所述第一活塞体靠近充排气导套的内端,且第一活塞体的一端位于充排气导套的外侧;所述第三活塞体靠近充排气导套的外端;所述第一及第二连接杆与第一活塞体同轴设置,第一连接杆内设有沿第一活塞体轴向延伸的轴向排气孔,该轴向排气孔的一端往第一活塞体方向延伸,并延伸至第一活塞体内,另一端往第三活塞体方向延伸,并依次贯穿第二活塞体、第二连接杆及第三活塞体;所述第一活塞体侧面上与轴向排气孔相连通的径向排气孔;充排气导套外侧面上设有与充排气导套的内腔相通的第一导气通孔及第二导气通孔,第一导气通孔位于第一与第二活塞体之间,且第一导气通孔与环形充气内腔相通;第二导气通孔位于充气密封圈外侧,所述充排气导套内、位于第一与第二活塞体之间设有隔板,隔板中部设有穿杆孔,所述第一连接杆穿过该穿杆孔,所述第一连接杆外侧面上、位于隔板与第二活塞体之间设有环形凸起,所述第一连接杆上、位于第一活塞体与隔板之间设有可使环形凸起抵靠在隔板上的第一预紧压缩弹簧;所述环形凹槽底面上设有避让通孔,充排气导套的外端穿过避让通孔,且第二导气通孔与充气密封圈位于避让通孔的相对两侧;所述稳压储气罐上设有进气口及出气口,所述气泵通过第一连接管与压储气罐的进气口相连接,所述压储气罐的出气口通过第二连接管与第二导气通孔相连接;当插座端盖开启后:所述环形凸起抵靠在隔板上,第一导气通孔位于第一与第二活塞体之间,第二导气通孔位于第二与第三活塞体之间,同时,径向排气孔位于充排气导套外侧,并与环形充气内腔相通;当插座端盖处于关闭状态时:插座端盖将第一活塞体往充排气导套内推,并使径向排气孔位于充排气导套内,同时,第一导气通孔与第二导气通孔位于第一与第二活塞体之间。作为优选,还包括充气启闭装置,该充气启闭装置包括设置在设置在充电口插座外侧面上的阀套,可滑动设置在阀套内第四活塞体,第五活塞体及连接第四与第五活塞体的第三连接杆,所述阀套的轴线与充电口插座的上端面相垂直,阀套上朝向插座端盖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所述第四活塞体靠近阀套的开口端,第五活塞体靠近阀套封闭端;所述阀套内侧面上、靠近阀套开口端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阀套内位于阀套封闭端与第五活塞体之间设有第二预紧压缩弹簧;所述第四活塞体上设有轴向延伸的顶杆,该顶杆的端部穿过阀套开口端、并位于阀套外侧,所述阀套外侧面上设有与阀套内腔连通的第三及第四导气通孔;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压储气罐的出气口与第三导气通孔,所述第四导气通孔与第二导气通孔之间通过第三连接管相连接;当插座端盖开启后:所述第四活塞体抵靠在限位凸起上,并且第三导气通孔位于第四与第五活塞体之间,第四导气通孔位于第五活塞体与阀套封闭端之间;当插座端盖处于关闭状态时:插座端盖将顶杆往阀套内推,并使第三及第四导气通孔位于第四与第五活塞体之间。本方案充气启闭装置配合自适应充气执行机构可以避免汽车充电过程中,将自适应充气执行机构的第一活塞体往充排气导套内推,使径向排气孔位于充排气导套内,第一导气通孔与第二导气通孔位于第一与第二活塞体之间;而导致充气密封圈膨胀,引起插座端盖难以正常关闭,影响插座端盖的正常使用。作为优选,阀套封闭端上设有轴向延伸的通气孔。作为优选,充电口插座外侧面上、位于环形凹槽下方设有让位缺口,所述避让通孔与充电口插座的上端面相垂直,避让通孔的下端与让位缺口相连通。作为优选,第一活塞体外侧面上位于径向排气孔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橡胶密封圈。作为优选,插座端盖的边缘设有往下延伸的环形凸缘。作为优选,充气密封圈通过粘结剂固定在环形凹槽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防水性能佳的特点,可有效解决汽车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充电口插座内进水,影响电动汽车充电口的正常使用,降低汽车充电过程的安全性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3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的插座端盖处于开启状态时,充气启闭装置及自适应充气执行机构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充电口插座1、环形凹槽la,插座端盖2、铰接轴21、卡块22、弹性卡勾23、环形凸缘24,充气密封圈3、环形充气内腔31,自适应充气执行机构4、第一活塞体41、径向排气孔42、充排气导套43、第一预紧压缩弹簧44、隔板45、第一导气通孔46、环形凸起47、第一连接杆48、轴向排气孔49、第二导气通孔410、第二活塞体411、第二连接杆412、第三活塞体413,充气启闭装置5、顶杆51、限位凸起52、阀套53、第四活塞体54,第三导气通孔55、第三连接杆56、第五活塞体57、第二预紧压缩弹簧58、通气孔59、第四导气通孔510,第二连接管6,第三连接管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2所示,一种具有优越防水功能的电动车充电口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车身上的稳压储气罐,气泵,充电口插座I,铰接在充电口插座上、用于封遮充电口插座的端口的插座端盖2及充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优越防水功能的电动车充电口密封结构,包括充电口插座(1)及铰接在充电口插座上、用于封遮充电口插座的端口的插座端盖(2),其特征是,还包括设置在车身上的稳压储气罐及气泵,所述充电口插座上端面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充气密封圈(3),充气密封圈内设有绕充气密封圈设置的环形充气内腔(31),所述充气密封圈上还设有自适应充气执行机构(4);所述自适应充气执行机构包括设置在充气密封圈上的充排气导套(43),依次可滑动设置在充排气导套内第一活塞体(41),第二活塞体(411)及第三活塞体(413),连接第一与第二活塞体的第一连接杆(48)及连接第二与第三活塞体的第二连接杆(412);所述充排气导套的内端位于环形充气内腔内,充排气导套的外端位于充气密封圈外侧,充排气导套的内外两端开口;所述第一活塞体靠近充排气导套的内端,且第一活塞体的一端位于充排气导套的外侧;所述第三活塞体靠近充排气导套的外端;所述第一及第二连接杆与第一活塞体同轴设置,第一连接杆内设有沿第一活塞体轴向延伸的轴向排气孔(49),该轴向排气孔的一端往第一活塞体方向延伸,并延伸至第一活塞体内,另一端往第三活塞体方向延伸,并依次贯穿第二活塞体、第二连接杆及第三活塞体;所述第一活塞体侧面上与轴向排气孔相连通的径向排气孔(42);充排气导套外侧面上设有与充排气导套的内腔相通的第一导气通孔(46)及第二导气通孔(410),第一导气通孔位于第一与第二活塞体之间,且第一导气通孔与环形充气内腔相通;第二导气通孔位于充气密封圈外侧,所述充排气导套内、位于第一与第二活塞体之间设有隔板(45),隔板中部设有穿杆孔,所述第一连接杆穿过该穿杆孔,所述第一连接杆外侧面上、位于隔板与第二活塞体之间设有环形凸起(47),所述第一连接杆上、位于第一活塞体与隔板之间设有可使环形凸起抵靠在隔板上的第一预紧压缩弹簧(44);所述环形凹槽底面上设有避让通孔,充排气导套的外端穿过避让通孔,且第二导气通孔与充气密封圈位于避让通孔的相对两侧;所述稳压储气罐上设有进气口及出气口,所述气泵通过第一连接管与压储气罐的进气口相连接,所述压储气罐的出气口通过第二连接管与第二导气通孔相连接;当插座端盖开启后:所述环形凸起抵靠在隔板上,第一导气通孔位于第一与第二活塞体之间,第二导气通孔位于第二与第三活塞体之间,同时,径向排气孔位于充排气导套外侧,并与环形充气内腔相通;当插座端盖处于关闭状态时:插座端盖将第一活塞体往充排气导套内推,并使径向排气孔位于充排气导套内,同时,第一导气通孔与第二导气通孔位于第一与第二活塞体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富豪刘邵娜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