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伟专利>正文

机动车燃料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67840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4 1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机动车燃料加热装置,圆管状的内芯上缠绕电热丝后固定安装于圆筒状的外壳组成密封罐形式。与环形密封头相接触或者相连接并用于将内芯管腔与电热丝所处空间隔离开来的O型密封圈。不仅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而且承压能力极强,经测试可达到30Mpa。燃料通道和电器件安装空间互相独立,电与气、液隔离,只传递热量,不会漏电,没有安全隐患。不仅适合于加热机动车燃油,而且适合于加热机动车气体燃料(比如天然气、甲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流体加热的专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对机动车所使用的液体或者气体燃料进行电加热的专用装置。      
技术介绍
 低温环境下,机动车发动机所用的燃料(包括液体燃料汽油、柴油、液态甲醇和气体燃料)流动不畅,影响发动机正常启动和运转,导致机动车难于启动,或者行驶途中抛锚,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损坏发动机部件。因此,在寒冷环境下使用时通常需要对燃料进行加热,以确保燃料能够顺畅地流动和燃烧做功,确保发动机正常启动和运转。现有的机动车燃料加热装置多数采用电加热体置于油(或水)中的接触式换热方式,耗电量大,易漏电,存在安全隐患,使用寿命短。并且无法对气体燃料进行加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提供一种机动车燃料加热装置,其不仅能够对液体和气体进行安全可靠的电加热,并且采用密封罐式结构,密封性能和承压性能优越,结构紧凑,便于在狭小空间内安装。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动车燃料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圆管状的内芯,内芯上缠绕有电热丝,缠绕有电热丝的内芯固定安装于圆筒状的外壳中;内芯的外端连接有内芯丝堵;内芯的内端连接有环形密封头;环形密封头的外径大于内芯的外径而小于外壳的内径;还包括与所述环形密封头相接触或者相连接并用于将内芯管腔与电热丝所处空间隔离开来的O型密封圈;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两端并分别与所述内芯管腔相通的第一进出口管接头和第二进出口管接头。所述外壳内端带有与所述内芯丝堵相配合的内螺纹,外端带有用于容置所述环形密封头的环形腔体;环形密封头上开设有环形密封圈槽,所述环形密封头通过安装在环形密封圈槽中的O型密封圈与环形腔体的腔壁紧密配合。所述外壳内端带有与所述内芯丝堵相配合的内螺纹,外端连接有加热器底座;环形密封头的端面开设有环形密封圈槽,所述环形密封头靠在加热器底座上并通过安装在环形密封圈槽中的O型密封圈与加热器底座紧密配合。所述环形密封头端部开设有圆形内孔;所述外壳内端带有与所述内芯丝堵相配合的内螺纹,外端连接有加热器底座;加热器底座内端连接有用于插入到所述圆形内孔中的密封柱,该密封柱上开设有环形密封圈槽;所述环形密封头通过安装在环形密封圈槽中的O型密封圈与密封柱紧密配合。所述的内芯丝堵上开设有穿线孔;与电热丝相连接的电源线经所述穿线孔穿出。电源线上接有温控开关;所述温控开关通过预热开关连接电源。本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第一、圆管状的内芯上缠绕电热丝后固定安装于圆筒状的外壳组成密封罐形式,与环形密封头相接触或者相连接并用于将内芯管腔与电热丝所处空间隔离开来的O型密封圈。不仅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而且承压能力极强,经测试可达到30Mpa。第二、燃料通道和电器件安装空间互相独立,电与气、液隔离,只传递热量,不会漏电,没有安全隐患。不仅适合于加热机动车燃油,而且适合于加热机动车气体燃料(比如天然气、甲醇)。第三、整个装置体积小,耗电量低,热效率高,提温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加热器内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加热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外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加热器内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二加热器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三加热器内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三加热器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电控系统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结合图1-8,本技术包括圆管状的内芯1,内芯1上缠绕有电热丝7,缠绕有电热丝7的内芯1固定安装于圆筒状的外壳10中。内芯1的外端连接有内芯丝堵4;内芯1的内端连接有环形密封头2,环形密封头2的外径大于内芯1的外径而小于外壳10的内径;内芯丝堵4、环形密封头2、内芯1以及外壳10围成的环形空间作为电热丝7所处空间。还包括与所述环形密封头2相接触或者相连接并用于将内芯1管腔与电热丝7所处所处空间隔离开来的O型密封圈。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两端并分别与所述内芯1管腔相通的第一进出口管接头5和第二进出口管接头12。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包括图1所示圆管状的内芯1,内芯1上缠绕有图2所示的电热丝7,缠绕有电热丝7的内芯1固定安装于图3所示圆筒状的外壳10中组成密封罐形式。如图1,内芯1的外端连接有内芯丝堵4,内芯丝堵4的外端连接有第一进出口管接头5;内芯1的内端连接有环形密封头2,环形密封头2上开设有环形密封圈槽3。环形密封头2的外径大于内芯1的外径而小于外壳10的内径。所述的内芯丝堵4上开设有轴线穿线孔6。如图3,外壳10内端带有与所述内芯丝堵4相配合的内螺纹;外壳10外端带有用于容置所述环形密封头2的环形腔体11,所述环形密封头2通过安装在环形密封圈槽3中的O型密封圈与环形腔体11的腔壁紧密配合。外壳10外端通过转盘13连接有第二进出口管接头12。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包括图4所示圆管状的内芯1,内芯1上缠绕有图2所示的电热丝7,缠绕有电热丝7的内芯1固定安装于图5所示圆筒状的外壳10中组成密封罐形式。如图4,内芯1的外端连接有内芯丝堵4,内芯丝堵4的外端连接有第一进出口管接头5;内芯1的内端连接有环形密封头2,环形密封头2的端面开设有环形密封圈槽3。环形密封头2的外径大于内芯1的外径而小于外壳10的内径。所述的内芯丝堵4上开设有轴线穿线孔6。如图5,外壳10内端带有与所述内芯丝堵4相配合的内螺纹。外壳10外端连接有如图6所示丝堵形式的加热器底座14,加热器底座14的外端连接有第二进出口管接头12。所述环形密封头2靠在加热器底座14上并通过安装在环形密封圈槽3中的O型密封圈与加热器底座14紧密配合。实施例三本实施例包括图7所示圆管状的内芯1,内芯1上缠绕有图2所示的电热丝7,缠绕有电热丝7的内芯1固定安装于图5所示圆筒状的外壳10中组成密封罐形式。如图7,内芯1的外端连接有内芯丝堵4,内芯丝堵4的外端连接有第一进出口管接头5;内芯1的内端连接有环形密封头2,环形密封头2开设有圆形内孔15。环形密封头2的外径大于内芯1的外径而小于外壳10的内径。所述的内芯丝堵4上开设有轴线穿线孔6。如图5,外壳10内端带有与所述内芯丝堵4相配合的内螺纹。外壳10外端连接有如图8所示丝堵形式的加热器底座14,加热器底座14的外端连接有第二进出口管接头12,加热器底座14的内端连接有用于插入到所述圆形内孔15中的密封柱16,该密封柱16上开设有环形密封圈槽3。所述环形密封头2通过安装在环形密封圈槽3中的O型密封圈与密封柱16紧密配合。如图2所示,与电热丝7相连接的电源线9上接有温控开关8,根据控制系统命令控制电源的通断,目的是为了实现对机动车燃料的恒温控制。所述电源线9经所述穿线孔6从本加热装置穿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车燃料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圆管状的内芯(1),内芯(1)上缠绕有电热丝(7),缠绕有电热丝(7)的内芯(1)固定安装于圆筒状的外壳(10)中;内芯(1)的外端连接有内芯丝堵(4);内芯(1)的内端连接有环形密封头(2);环形密封头(2)的外径大于内芯(1)的外径而小于外壳(10)的内径;还包括与所述环形密封头(2)相接触或者相连接并用于将内芯(1)管腔与电热丝(7)所处空间隔离开来的O型密封圈;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两端并分别与所述内芯(1)管腔相通的第一进出口管接头(5)和第二进出口管接头(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动车燃料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圆管状的内芯(1),内芯(1)上缠绕有电热丝(7),缠绕有电热丝(7)的内芯(1)固定安装于圆筒状的外壳(10)中;内芯(1)的外端连接有内芯丝堵(4);内芯(1)的内端连接有环形密封头(2);环形密封头(2)的外径大于内芯(1)的外径而小于外壳(10)的内径;还包括与所述环形密封头(2)相接触或者相连接并用于将内芯(1)管腔与电热丝(7)所处空间隔离开来的O型密封圈;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两端并分别与所述内芯(1)管腔相通的第一进出口管接头(5)和第二进出口管接头(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燃料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内端带有与所述内芯丝堵(4)相配合的内螺纹,外端带有用于容置所述环形密封头(2)的环形腔体(11);环形密封头(2)上开设有环形密封圈槽(3),所述环形密封头(2)通过安装在环形密封圈槽(3)中的O型密封圈与环形腔体(11)的腔壁紧密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燃料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内端带有与所述内芯丝堵(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伟孙靖茗
申请(专利权)人:孙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