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集装过闸装置及集装过闸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38401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5 2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将多个单独航行的船舶进行组合并集中固定,形成一个整体并进行整体自动控制航行进出船闸的过闸装置及集装过闸方法。过闸船舶的集装方法采用箱型结构的箱体及箱型结构的连船柱组合成“T”型、“十”字型连船装置;集装后的船舶由布置在连船装置上的动力推进系统通过船舶自动导航操控系统操纵船舶集装体按规定的航迹一次进(出)船闸,极大地缩短了过闸船舶进出船闸的时间,实现船舶快速通过船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集装过闸装置及集装过闸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舶集装过闸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能将多个单独航行的船舶进行组合并集中固定,形成一个整体并进行整体自动控制航行进出船闸的过闸装置及集装过闸方法。
技术介绍
江河上建设各种水坝时通常建设了过船船闸来保证船舶的通过航行,一个船闸通常可容纳多艘船舶的上下行的需求,船舶过闸流程通常为:开闸门——船舶进闸室系缆——关闸门——升(或降)水位至出闸水位——开闸门——解缆船舶出闸室;船舶进闸室时,通常是单个依次进入船闸固定后系缆再进行后一艘船舶的进闸系缆,船舶出闸室时,通常是单个依次解缆单艘船舶出闸,这样使船舶通过船闸的能力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严重时会导致水上航运的停滞,给航运事业带来严重的阻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船舶集装过闸装置,将多个单独航行的船舶进行组合并集中固定,形成一个整体并进行整体自动控制航行进出船闸的过闸装置及集装过闸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船舶集装过闸装置包括由T型连船装置和十字型连船装置将需进行过闸船舶按船闸闸室空间进行组合集装成一整体进出船闸。所述的“T”型和“十”字型连船装置均由箱体、连船柱组成,“T”型连船装置的连船柱布置在箱体一侧中部,“十”字型连船装置的连船柱布置在箱体两侧面中部,连船柱为密闭箱型结构,其纵向两侧面布置有多个高低不同的带缆桩。箱体甲板上设置有船舶自动导航操控系统、监控系统、通讯系统、照明系统、辅助系统、液压绞盘、带缆桩等设备。箱体内部设置有两组动力推进系统,所述的动力推进系统包括发动机、离合器、高弹性联轴节、推进器等组成,推进器采用360°全回转离心式喷水推进泵,发动机输出端配备液压动力源,为推进泵的方向控制和液压锚机等设备提供动力源。船舶自动导航操控系统包括导航、操纵、安全保障,导航系统由电罗经、计程仪、卫星DGPS、回转速率传感器、风速风向仪、测距传感器、信号控制箱等组成;操纵系统有操控台、反馈机构、机旁控制箱、全回转推进装置等组成;安全保障系统由电源箱、安全监测报警模块、限位缓冲机构等组成。监控系统包括传感器、监控摄像头,设置在连船装置四周及侧向等部位,监控船舶集装过闸装置进出船闸时与船闸的相对位置等情况,保证船舶集装过闸装置及船舶进出船闸时船闸及集装船舶的安全。通讯系统是操作人员的通讯、指挥、联络工具,保证水上平台作业指挥、通讯、联络。照明系统主要提供低能见度天气条件下及夜间平台作业的照明条件,保证平台作业安全。本专利技术有以下优点:1、根据船闸大小将过闸船舶在闸外水域进行组合成适合船闸过闸要求的船舶集装体;2、集装后的船舶体由布置在连船装置上的动力推进系统通过船舶自动导航操控系统操纵船舶集装体按规定的航迹一次进(出)船闸,极大地缩短了过闸船舶进出船闸的时间,实现船舶快速通过船闸的目的;3、集装后的船舶采用船舶自动导航操控系统整体进出船闸,使船舶进出船闸由各船自驾驶航行进出船闸变为整体集中控制航行进出船闸,减少了船舶驾驶水平高低对船闸及船舶的威胁,提高了船舶进出船闸的安全可靠性。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船舶集装过闸装置总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船舶集装过闸装置“T”型连船装置示意图;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船舶集装过闸装置“十”字型连船装置示意图;附图4、5、6、7、8、9、10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船舶集装过闸装置集装船舶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能船舶集装过闸装置,包括“T”型连船装置1、“十”字型连船装置2。如图1、2、3所示,“T”型连船装置1和“十”字型连船装置2均由箱体3、连船柱4组成。“T”型连船装置1的连船柱4布置在箱体一侧中部,“十”字型连船装置2的连船柱4布置在箱体两侧面中部,连船柱4为密闭箱型结构,其纵向两侧面布置有多个高低不同的带缆桩。箱体3内设置有两组动力推进系统11,所述的动力推进系统11包括发动机、离合器、高弹性联轴节、推进器,推进器采用360°全回转离心式喷水推进装置,安装在船舶机舱底板上,喷口可在水平360°范围内回转,实现全方位的推进模式。箱体3甲板上设置有船舶自动导航操控系统5、监控系统6、通讯系统7、照明系统8、辅助系统9、液压绞盘组10、带缆桩12。本专利技术船舶集装过闸连船装置的集装船舶过程:1.在船闸上游或下游船舶过闸引航道等待区域,根据船闸闸室大小对过闸船舶进行编组(如图4);2.将“T”型连船装置靠近首艘船舶首部,通过连船装置液压绞盘上钢索将船舶与“T”型连船装置拉紧与船舶上的带缆桩系留固定,将“十”字型连船装置靠近首艘船舶尾部,通过连船装置液压绞盘上钢索将船舶与“十”字型连船装置上的带缆桩与船舶上的带缆桩系留固定(如图5);3.将第2艘船舶靠近“T”型连船装置(1)、“十”字型连船装置(2),系留固定(如图6、图7);4.将第3、4艘船舶靠近“十”字型连船装置(2)(如图8);5.将第2个“T”型连船装置(1)靠近第3、4船舶尾部,与船舶系留固定(如图9);6.检查集装船舶固定宽度、长度,形成集装过闸单元(如图10)。启动首尾“T”型连船装置(1)上的动力推进系统(11),在船舶自动导航操控系统(5)的操控下按规定的航迹集装航行进入或驶出船闸闸室,航行过程中通过监控系统(6)、通讯系统(7)、照明系统(8)、辅助系统(9)实时对船舶集装航态进行监视控制及通讯联络和照明,完成船舶集装过闸的进出船闸过程。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不应理解为是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故但凡依照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作的变化或修饰,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船舶集装过闸装置及集装过闸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舶集装过闸连船装置,其特征在于:船舶集装过闸连船装置包括“T”型连船装置(1)、“十”字型连船装置(2),“T”型或“十”字型连船装置均由箱体(3)、连船柱(4)组成,所述的“T”型连船装置(1)的连船柱(4)布置在箱体一侧中部,所述的“十”字型连船装置(2)的连船柱(4)布置在箱体两侧面中部;箱体(3)甲板上设置有船舶自动导航操控系统(5)、监控系统(6)、通讯系统(7)、照明系统(8)、辅助系统(9)、液压绞盘(10)、带缆桩(12),箱体内部设置有的两组动力推进系统(11)、带缆桩(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集装过闸连船装置,其特征在于:船舶集装过闸连船装置包括“T”型连船装置(1)、“十”字型连船装置(2),“T”型和“十”字型连船装置均由箱体(3)、连船柱(4)组成,所述的“T”型连船装置(1)的连船柱(4)布置在箱体一侧中部,所述的“十”字型连船装置(2)的连船柱(4)布置在箱体两侧面中部;箱体(3)甲板上设置有船舶自动导航操控系统(5)、监控系统(6)、通讯系统(7)、照明系统(8)、辅助系统(9)、液压绞盘(10)、带缆桩(12),箱体内部设置有的两组动力推进系统(11)、带缆桩(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集装过闸连船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推进系统(11)包括发动机、离合器、高弹性联轴节、推进器,推进器采用360°全回转离心式喷水推进装置,安装在船舶机舱底板上,喷口可在水平360°范围内回转,实现全方位的推进模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集装过闸连船装置,其特征在于:连船柱(4)为密闭箱型结构,连船柱(4)纵向两侧面上布置有多个高低不同的带缆桩(12)。4.实施权利要求1所述船舶集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天佑汤长书卢康吴小宁蔡新祥魏文炜余文明潘海峰陈凯王战争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华舟重工应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