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器件及其电子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16971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0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器件,所述光学器件包括反射面和与所述反射面相对的透射面,所述光学器件的边缘部开设有用于容纳线路的凹槽,且所述凹槽的开口形成在所述透射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该光学器件的电子显示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子显示装置形成的在空间中的图像不受框架的影响,提升了用户的视觉观看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学器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反射功能的光学器件。此外,本技术还涉及采用该光学器件的电子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电子显示装置技术中,该电子显示装置包括上支撑部、下支撑部、连接设置在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之间的透射反射构件,所述上支撑部用于容纳显示部件,所述透射反射构件和显示部件的显示屏夹锐角,所述透射反射构件包括透射反射光学器件和将透射反射器件光学器件镶嵌于内的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再通过铰链结构分别和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活动连接。现有技术的将光学器件镶嵌于内的固定框架,使得最终供观看的形成在空间中的图像受限于该固定框架,观看者有种透过窗口看影像的视觉限制,从而影响观看者的观看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光学器件及采用该光学器件的电子显示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器件,所述光学器件包括反射面和与所述反射面相对的透射面,所述光学器件的边缘部开设有用于容纳线路的凹槽,且所述凹槽的开口形成在所述透射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显示装置,包括具有显示屏的显示部件,所述电子显示装置还包括上述所述的光学器件,所述光学器件与所述显示部件连接,且所述显示部件的显示屏与所述光学器件呈锐角。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需经过光学器件的线路被收容于开设于光学器件的凹槽中,因而无需设置一用于收容光学器件的框架,简化了电子显示设备的结构,且使得电子显示设备的显示部件显示的图像经光学器件的透射反射作用后,形成的在空间中的图像不会受框架的影响,进而提升了用户的视觉观看体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电子显示装置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子显示装置的光学器件固定有连接结构的正面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电子显示装置的光学器件的正面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光学器件沿1-1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的电子显示装置的光学器件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来详细描述本技术具有光学器件的电子显示装置的技术方案。请参阅图1及图2,所述电子显示装置100包括具有显示屏(图未标)的显示部件10、支撑座30、设置在支撑座30和显示部件10之间的光学器件20及连接结构40。其中,所述光学器件20包括第一连接端21及与该第一连接端21相对的第二连接端22,所述第一连接端21通过连接结构40和显示部件10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22通过连接结构40和支撑座30连接。所述连接结构40可以是固定连接结构,也可以是活动连接结构,所述活动连接结构具体可以是各种可实现折叠的铰链结构,在此不赘述。本实施例中采用具有转轴的铰链结构。请同时参阅图3,所述光学器件20为一透明器件,所述光学器件20的第一连接端21具有第一安装部211,所述第一安装部211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2111,所述光学器件20的第二连接端2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部221,所述第二安装部221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2211,所述光学器件20的第一连接端211通过安装件(图未示)穿过所述第一连接端21的第一安装孔2111和铰链结构的转轴而固定于所述转轴。同理,所述光学器件20的第二连接端22通过安装件(图未示)穿过所述第二连接端22的第二安装孔2211和铰链结构的转轴而固定于所述转轴。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安装部211从光学器件20的第一连接端21延伸形成,第二安装部221从光学器件20的第二连接端22延伸形成。请参阅4,所述光学器件20包括透射面20a、与该透射面20a相对的反射面20b、第一边缘部A和与该第一边缘部A相对的第二边缘部B。所述第一边缘部A和第二边缘部B位于第一连接端21和第二连接端22之间,并靠近光学器件20的边缘。在所述光学器件20的透射面20a表面开设有凹槽C,且所述所述第一边缘部A和所述第二边缘部B上都开设有凹槽C,所述凹槽C用于容纳电路连接线C。显而易见,也可只于第一边缘部A或第二边缘部B开设凹槽C。请参阅图5,所述光学器件20具体包括透明的或灰色的树脂层24,分别设置在树脂层24两相对表面的第一防刮伤层25a、第二防刮伤层25b,设置在第二防刮伤层25b上的反射层26,设置在第一防刮伤层25a上的透射层27。所述树脂层24主要成分为聚碳酸酯,且为实心板材。所述反射层26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钛、铬、铝、银和铜等;所述透射层27主要成分为氟化镁或氧化铝等材料。所述第一防刮伤层25a和第二防刮伤层25b是耐磨和/或耐高温氧化的材料,例如金属中的钛、铬等,合金中的高镍合金、铜铅合金等,氮化物中的氮化钛、氮化铬、氮化铝等,碳化物中的碳化钛、碳化钨灯,氧化物中的三氧化二铝、二氧化钛等,此外还有碳氮化合物、硼化物及硅化物等耐磨和/或耐高温氧化的材料。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层26上还设置有防氧化层28。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学器件20的厚度为3毫米。显而易见,在图1所示结构的电子显示装置100的光学器件20的厚度随着显示部件10的重量的变化而变厚,变厚的幅度根据光学器件20的材料的不同而会有所不同。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当电子显示装置的显示部件在下方,光学器件和显示部件夹锐角,光学器件上方无需支撑其他部件时,对光学器件无需有承载重量的要求。可以理解,上述光学器件的透射层,在反射层的反射率和透射率符合要求的前提下,透射层可以省略。此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防氧化层可以选择不使用。在另一实施例中,光学器件包括透明的树脂层、设置在树脂层一表面的反射层、设置在树脂层另一表面并与所述反射层相对的透射层,所述反射层和树脂层之间设置有第二防刮伤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需经过光学器件的线路被收容于开设于光学器件的凹槽中,因而无需设置一用于收容光学器件的框架,简化了电子显示设备的结构,且使得电子显示设备的显示部件显示的图像经光学器件的透射反射作用后,形成的在空间中的图像不会受框架的影响,进而提升了用户的视觉观看体验。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主权项】1.一种光学器件,所述光学器件包括反射面和与所述反射面相对的透射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器件的边缘部开设有用于容纳线路的凹槽,且所述凹槽的开口形成在所述透射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器件包括第一连接端及与该第一连接端相对的第二连接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器件的第一连接端具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光学器件的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器件,所述光学器件包括反射面和与所述反射面相对的透射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器件的边缘部开设有用于容纳线路的凹槽,且所述凹槽的开口形成在所述透射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志荣班起陈昭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创锐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