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测试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测试元件。
技术介绍
:在换热器、锅炉、冷凝器等压力容器设备的设计、试验或使用过程中,要达到较高的效率,改善设备的热经济性,其关键技术在于优化设计管束以及布置各种导流元件以获得合理的各相工质流场和热负荷分布,而在试验过程中,通过试验测量获得能够准确反映该布置结构特性的热工水利参数,从而根据测量结果制定优化方案,又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对于普通小流通截面管路的热工参数测量,可以采取常规的测量元件,将探针通过钻孔等方式接入壳体内进行数据采集即可,而对于较大空间范围内进行管壳侧流场及热负荷分布场等数据进行测量时,以往的测量元件由于布置方式的制约,往往仅能在近壁某一空间截面布置少数若干测点进行测量,这种方式无法获得整个空间流场的准确分布情况,必然存在测量的死角区域,同时,若要对有限空间内同时布置有密集换热管束的壳体进行流场和热负荷分布的测量,现有测量元件的体积相对庞大,安装难度大且无法准确描述同一空间位置点的温度、压力参数,同时,势必会对原有流场的分布情况造成影响,更加难以满足测量过程中对流场分布测量精度的要求。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测试元件,包括前端连杆(2)及尾部连杆(12),其特征在于:前端连杆(2)的左端通过螺纹与端部封头(1)连接,其右端与第一传感器连接管(3)焊接,第一传感器连接管(3)与第一温度压力复合传感器(4)焊接,第一温度压力复合传感器(4)、第二传感器连接管(5)、第二温度压力复合传感器(6)、第三传感器连接管(7)、第三温度压力复合传感器(8)及第四传感器连接管(9)依次焊接,第四传感器连接管(9)与尾部连杆(12)的左端焊接,尾部连杆(12)的右端通过螺纹与接线端子(14)连接,接线端子(14)左端与第一传输电缆(10)及第二传输电缆(11)连接,尾部连杆(12)外部设有标识图(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测试元件,包括前端连杆(2)及尾部连杆(12),其特征在于:前端连杆(2)的左端通过螺纹与端部封头(1)连接,其右端与第一传感器连接管(3)焊接,第一传感器连接管(3)与第一温度压力复合传感器(4)焊接,第一温度压力复合传感器(4)、第二传感器连接管(5)、第二温度压力复合传感器(6)、第三传感器连接管(7)、第三温度压力复合传感器(8)及第四传感器连接管(9)依次焊接,第四传感器连接管(9)与尾部连杆(12)的左端焊接,尾部连杆(12)的右端通过螺纹与接线端子(14)连接,接线端子(14)左端与第一传输电缆(10)及第二传输电缆(11)连接,尾部连杆(12)外部设有标识图(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测试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部封头(1)、第一传感器连接管(3)、第一温度压力复合传感器(4)、第二传感器连接管(5)、第二温度压力复合传感器(6)、第三传感器连接管(7)、第三温度压力复合传感器(8)、第四传感器连接管(9)、尾部连杆(12)及接线端子(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志刚,郭亮,金春南,刘明珠,许恒,朱胜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