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药虫草及其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698714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8 2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山药虫草及其培养方法,以蛹虫草菌株(Cordyceps militaris)沁虫1号感染山药,经人工培育转化而成的山药与草的复合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山药虫草母种的制备、山药虫草液体菌种制备、寄生载体山药的制备、接种、染菌期培养、转色期培养、出草期培养步骤,得到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山药虫草。本发明专利技术山药虫草营养成分含量高于天然虫草,药用价值与滋补作用价值高,培育方法简单,生产周期短,山药虫草规模化生产成功率达100%,生产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药虫草及其培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虫草
,具体涉及一种山药虫草及其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蛹虫草为子囊菌亚门、麦角菌科、虫草属的模式种,学名为Cordycepsmilitaris,又名北冬虫夏草、北虫草、虫草等,世界性分布天然资源数量很少,其药用价值与滋补功能与冬虫夏草相似,是我国极具开发价值的药用滋补真菌,可作为冬虫夏草的替代品。中医认为,虫草入肺肾二经,既能补肺阴,又能补肾阳,主治肾虚,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病后久虚,久咳虚弱,自汗盗汗等,是唯一一种能同时平衡、调节阴阳的珍稀中药。目前,国内外人工培养虫草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采用大米、小麦等谷类农作物与生化试剂组成的混合培养基生产虫草子实体;(2)采用桑蚕蛹、柞蚕蛹作培养载体生产蛹虫草;(3)采用纯生化试剂组成的液体培养基生产虫草菌丝体;(4)采用农作物下脚料与生化试剂组成的混合培养基生产虫草菌丝体。上述方法培养生产的虫草或虫草菌丝体,所含有效成分较天然虫草缺少,药用价值与滋补作用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药虫草。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药虫草的培养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山药虫草,以蛹虫草菌株(Cordycepsmilitaris)沁虫1号感染山药,经人工培育转化而成的山药与草的复合体;蛹虫草菌株沁虫1号保藏编号为CGMCCNO.6808。一种山药虫草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山药虫草母种的制备:a.分别取山药干粉15~23g、琼脂15~23g、葡萄糖15~23g、硫酸镁0.8~1.2g放入1000ml蒸馏水中,加热沸腾,保持10~15min停火,趁热装管,封口,灭菌,趁热取出摆斜面,冷却凝固形成山药母种斜面培养基;b.在无菌条件下,将上述的蛹虫草菌株沁虫1号(保藏编号为CGMCCNO.6808)接种于上述斜面培养基上,温度18~20℃、完全黑暗的环境中培养8~10天,当菌丝发满斜面培养基表面,即成山药虫草母种;(2)山药虫草液体菌种制备:c.分别取葡萄糖18~22g、山药干粉3~5g、蛋白胨3~5g、磷酸二氢钾3~5g、硫酸镁3~5g、维生素B10.01~0.03g放入1000ml蒸馏水中,加热沸腾,保持2~3min停火,然后装入烧瓶中,封口,灭菌,冷却至室温,制成菌种培养液;d.在无菌条件下在上述菌种培养液中接入步骤(1)制备的山药虫草母种,温度18~22℃、自然光照环境中静止培养70~75h,再无菌空气培养70~75h,当小米粒状菌球充满培养液时停止通空气,经检验无杂菌感染后即成山药虫草液体菌种;(3)寄生载体山药的制备:将山药表面处理干净,切段扎孔,放入水与蚕蛹粉重量比为15~25:1的混合液中,煮沸,保持10~15min,捞出,控去水分,装袋,封口,灭菌,即得寄生载体山药;(4)接种:在无菌条件下,将步骤(2)制备的山药虫草液体菌种接种到步骤(3)制备的山药上面,接种量为山药:液体菌种=800~1000g:200~250ml;(5)染菌期培养:接种后在温度18~25℃、空气湿度50%~55%、黑暗环境中培养10~12天,白色菌丝发满山药表面及内部,发菌培养结束;(6)转色期培养:在温度20~23℃、空气湿度60%~65%、光照180~200lux条件下培养7~8天,白色菌丝转为橘黄色,转色结束;(7)出草期培养:①从原基形成前后到草长到2cm时,为前期培养阶段,培养条件为:温度20~22℃、空气湿度70%~75%、自然光照,培养时间为15~17天;②从草长到2cm以上直到山药虫草最后成熟为后期培养阶段,培养条件为:温度23~25℃、空气湿度80%~85%、自然光照,培养时间为25~27天,当子座顶端膨大,子座色泽变暗,并出现粉末状物时采收,即为山药虫草。根据上述的山药虫草的培养方法,步骤(1)所述的山药干粉的粒度为60~70目。根据上述的山药虫草的培养方法,步骤(3)所述的蚕蛹粉的粒度为20~50目。根据上述的山药虫草的培养方法,步骤(3)所述的山药切段扎孔的方法为:将山药切成25~30cm的段,之后用直径2mm的铁纤扎孔,纵向并排扎行,行距为0.4~0.6cm,孔距为2.5~3cm,孔深为山药直径的1/3~2/3。本专利技术具有积极有益的效果1.本专利技术以蛹虫草菌株沁虫1号感染寄主山药,人工培育出了一种新式的虫草品种,所培养出的山药虫草色泽金黄,与天然蛹虫草完全相同,且其菌核形态保持山药原状,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其所食医用成分及营养成分含量高,产量品质一致性好。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山药虫草的培育方法简单,节省劳动力成本、降低工作量,生产周期短,平均为70~75天,山药虫草规模化生产成功率达100%,生产成本低,具有积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专利技术所述蛹虫草(Cordycepsmilitaris)沁虫1号,已于2012年11月13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简称为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该蛹虫草沁虫1号保藏编号为CGMCCNO.6808。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山药虫草的外形图;图2为实施例1山药虫草的外形图;图3为实施例1山药虫草的外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一些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菌株的采集:2006年9月,专利技术人李国军于吉林省长白山哈达岭南延部野生蛹虫草产区采集到虫草菌株,经在培养基培养出蛹虫草,经生物学特性观察、检测鉴定,无毒、含虫草素高,确定为蛹虫草拟青霉菌株,并经多代传代培养驯化成为能感染干蚕蛹的蛹虫草菌株沁虫1号,其保藏编号为CGMCCNO.6808。实施例1一种山药虫草,以蛹虫草菌株沁虫1号感染山药,经人工培育转化而成的山药与草的复合体;蛹虫草菌株沁虫1号保藏编号为CGMCCNO.6808。一种山药虫草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山药虫草母种的制备:a.分别取山药干粉(60目)15g、琼脂15g、葡萄糖23g、硫酸镁0.8g放入1000ml蒸馏水中,加热沸腾,保持10min停火,趁热装入试管,封口,灭菌,趁热取出摆斜面,冷却凝固形成山药母种斜面培养基;b.山药虫草母种的制备:在无菌条件下,从蛹虫草菌株沁虫1号(保藏编号CGMCCNO.6808)孕部上切取组织块,接种于该斜面培养基上,之后用棉花封口并从无菌环境中取出,置温度20℃、完全黑暗的环境中培养9天,当菌丝发满斜面培养基表面即成山药虫草母种;(2)山药虫草液体菌种制备:c.分别取葡萄糖18g、山药干粉4g、蛋白胨3g、磷酸二氢钾5g、硫酸镁5g、维生素B10.02g放入1000ml蒸馏水中,加热沸腾,保持2min停火,然后装入1000ml烧瓶中,装量为700ml,封口,灭菌,冷却至常温,制成菌种培养液;d.在无菌条件下在菌种培养液中接入步骤(2)制备的山药虫草母种,置温度22℃、自然光照环境中静止培养70h,然后再无菌空气培养75h,当小米粒状菌球充满培养液时停止通空气,经检验无杂菌感染后即成山药虫草液体菌种;(3)寄生载体山药的制备:选择药用、滋补成分含量高、生长健壮、形体美观的优质山药,将山药表面处理干净、整洁,切段扎孔,放入水与蚕蛹粉(20目)重量比为15:1的混合液中,煮沸保持12min,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山药虫草及其培养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山药虫草,其特征在于,以蛹虫草菌株(Cordyceps militaris)沁虫1号感染山药,经人工培育转化而成的山药与草的复合体;所述蛹虫草菌株沁虫1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680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药虫草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山药虫草母种的制备:a.分别取山药干粉15~23g、琼脂15~23g、葡萄糖15~23g、硫酸镁0.8~1.2g放入1000ml蒸馏水中,加热沸腾,保持10~15min停火,趁热装管,封口,灭菌,趁热取出摆斜面,冷却凝固形成山药母种斜面培养基;b.在无菌条件下,将蛹虫草菌株沁虫1号接种于上述斜面培养基上,温度18~20℃、完全黑暗的环境中培养8~10天,当菌丝发满斜面培养基表面,即成山药虫草母种;(2)山药虫草液体菌种制备:c.分别取葡萄糖18~22g、山药干粉3~5g、蛋白胨3~5g、磷酸二氢钾3~5g、硫酸镁3~5g、维生素B10.01~0.03g放入1000ml蒸馏水中,加热沸腾,保持2~3min停火,然后装入烧瓶中,封口,灭菌,冷却至室温,制成菌种培养液;d.在无菌条件下在上述菌种培养液中接入步骤(1)制备的山药虫草母种,温度18~22℃、自然光照环境中静止培养70~75h,再无菌空气培养70~75h,当小米粒状菌球充满培养液时停止通空气,经检验无杂菌感染后即成山药虫草液体菌种;(3)寄生载体山药的制备:将山药表面处理干净,切段扎孔,放入水与蚕蛹粉重量比为15~25:1的混合液中,煮沸,保持10~15min,捞出,控去水分,装袋,封口,灭菌,即得寄生载体山药;(4)接种:在无菌条件下,将步骤(2)制备的山药虫草液体菌种接种到步骤(3)制备的寄生载体山药上面,接种量为寄生载体山药:液体菌种=800~1000g:200~250ml;(5)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军李冬梅李志强靳玉菲
申请(专利权)人:沁阳市西向食用菌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