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桑叶红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696592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8 1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桑叶红茶的制备方法,以五月、六月桑树的嫩叶为原料,包括如下步骤:鲜叶采摘;萎凋;揉捻;发酵;解块;烘焙;包装。它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桑叶中对人体有益的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同时在加工过程中,桑叶内部分不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的高分子物质经过一系列理化变化,转化为易被人体吸收的低分子活性物质和香气滋味成分,同时茶色金黄、茶汤醇厚、茶味甘甜,既具有传统红茶的特点,同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抑制动脉硬化、抗菌、抗氧化、抗衰老、清火、明目等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保健食品)制备方法,具体是。
技术介绍
《本草纲目》中记载,桑叶乃手、足阳明之药,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止消渴。桑树是药食两用的珍贵资源,国内外科学研宄证实了桑树资源的营养成分、药理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理,其中含有黄酮、氨基酸、生物碱、挥发油、留类成分、糖类等多种化学成分,这些化学成分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炎、抗病毒、抗衰老、减肥等多种药理活性或临床疗效。研宄表明,桑叶对人或动物均无毒无害,即使长期食用对人体亦无毒副作用。在我国民间,用桑叶代茶饮用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但直到1992年才开始发展桑叶茶,现在主要应用于药材,作为饮料等加以利用的较少。我国桑树资源极为丰富,全国各省市都有栽培,主要产区有江苏、浙江、湖南、四川和河北等地,以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中下游各地栽培最多。每年在养蚕之余,都有大量桑叶被废弃,充分利用优质桑叶资源开发成桑叶茶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红茶是茶鲜叶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制作工序,使茶叶内质成分在一系列酶类主要是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下,经过氧化、聚合、水解等反应,生成TF,TR等物质和其他芳香物质,形成红茶红艳明亮、滋味甜香的品质。但是目前桑叶传统上大部分将其作为药用,当今也有少量用来制作成代用茶,但这些代用茶的加工工艺很不规范,有的将鲜桑叶直接晒干或阴干饮用,即使有的效仿传统茶叶加工方法加工,但工艺仍很难定型,且各工序关键控制点的技术参数没有统一标准,致使茶叶加工质量不稳定,直接影响产品质量(色、香、味、形),同时也影响桑叶内含成分的转化及有效成份的保留,降低产品的药用保健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冋题。,其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O鲜叶采摘:采摘当地五月、六月桑树的嫩叶为原料,其中桑树的种植过程中不打农药、无污染,嫩叶采摘标准为一芽2叶; (2)萎凋:采用室内自然萎凋,采摘后的桑叶摊放在萎凋槽中,室温通风条件下放置室内摊凉8?12小时,并每半小时来回翻动I次,萎凋至叶色转暗、叶子柔软,含水量降至60%左右; (3)揉捻:对桑叶进行揉捻,使其成条状,所述揉捻过程是轻压10分钟、重压10分钟交替进行,揉捻时间为60分钟,至手攥成团、但无汁液滴下即可; (4)发酵:将揉捻后的桑叶进行渥堆发酵发酵3?6小时;渥堆的直径在I米左右,高度不超过0.5米,发酵温度控制在25?38°C ; (5)解块:将发酵后的桑叶在解块机中解块; (6)烘焙;将解块后的桑叶进行烘焙,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烘焙,叶子温度控制在60?80°C,时间2?3小时,烘至六成至七成干;第二次烘焙,若在南方,温度控制在50?70°C,适当翻叶,烘至足干即可,若在北方则采用木炭烘焙,炭火温度为60?80°C,每10分钟翻次叶,烘至足干即可; (7)包装:将足干焙香后的毛茶,经摊晾后,分筛、拣剔、割末去杂质后按照标准分别包装入库冷减。优选地,桑叶产自大别山有机茶主产地安徽省霍山县,土壤PH小时值4.5?6.5,桑树的种植过程中不打农药、无污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桑叶红茶,它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桑叶中对人体有益的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同时在加工过程中,桑叶内部分不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的高分子物质经过一系列理化变化,转化为易被人体吸收的低分子活性物质和香气滋味成分,同时茶色金黄、茶汤醇厚、茶味甘甜,既具有传统红茶的特点,同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抑制动脉硬化、抗菌、抗氧化、抗衰老、清火、明目等功效。【具体实施方式】,其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鲜叶采摘:采摘当地五月、六月桑树的嫩叶为原料,其中桑树的种植过程中不打农药、无污染,嫩叶采摘标准为一芽2叶;(2)萎凋:采用室内自然萎凋,采摘后的桑叶摊放在萎凋槽中,室温通风条件下放置室内摊凉8?12小时,并每半小时来回翻动I次,萎凋至叶色转暗、叶子柔软,含水量降至60%左右;(3)揉捻:对桑叶进行揉捻,使其成条状,所述揉捻过程是轻压10分钟、重压10分钟交替进行,揉捻时间为60分钟,至手攥成团、但无汁液滴下即可;(4)发酵:将揉捻后的桑叶进行渥堆发酵发酵3?6小时;渥堆的直径在I米左右,高度不超过0.5米,发酵温度控制在25?38°C;(5)解块:将发酵后的桑叶在解块机中解块; (6)烘焙;将解块后的桑叶进行烘焙,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烘焙,叶子温度控制在60?80°C,时间2?3小时,烘至六成至七成干;第二次烘焙,若在南方,温度控制在50?70°C,适当翻叶,烘至足干即可,若在北方则采用木炭烘焙,炭火温度为60?80°C,每10分钟翻次叶,烘至足干即可; (7)包装:将足干焙香后的毛茶,经摊晾后,分筛、拣剔、割末去杂质后按照标准分别包装入库冷减。本专利技术的原料桑叶产自大别山有机茶主产地安徽省霍山县,以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土壤P小时值4.5?6.5,适宜桑树的生长,其桑叶制出的桑叶茶口感更为醇香。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桑叶红茶,它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桑叶中对人体有益的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同时在加工过程中,桑叶内部分不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的高分子物质经过一系列理化变化,转化为易被人体吸收的低分子活性物质和香气滋味成分,同时茶色金黄、茶汤醇厚、茶味甘甜,既具有传统红茶的特点,同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抑制动脉硬化、抗菌、抗氧化、抗衰老、清火、明目等功效。【主权项】1.,其特征在于,其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O鲜叶采摘:采摘当地五月、六月桑树的嫩叶为原料,其中嫩叶采摘标准为一芽2叶; (2)萎凋:采用室内自然萎凋,采摘后的桑叶摊放在萎凋槽中,室温通风条件下放置室内摊凉8?12小时,并每半小时来回翻动I次,萎凋至叶色转暗、叶子柔软,含水量降至60%左右; (3)揉捻:对桑叶进行揉捻,使其成条状,所述揉捻过程是轻压10分钟、重压10分钟交替进行,揉捻时间为60分钟,至手攥成团、但无汁液滴下即可; (4)发酵:将揉捻后的桑叶进行渥堆发酵发酵3?6小时;渥堆的直径在I米左右,高度不超过0.5米,发酵温度控制在25?38°C ; (5)解块:将发酵后的桑叶在解块机中解块; (6)烘焙;将解块后的桑叶进行烘焙,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烘焙,叶子温度控制在60?80°C,时间2?3小时,烘至六成至七成干;第二次烘焙,若在南方,温度控制在50?70°C,适当翻叶,烘至足干即可,若在北方则采用木炭烘焙,炭火温度为60?80°C,每10分钟翻次叶,烘至足干即可; (7)包装:将足干焙香后的毛茶,经摊晾后,分筛、拣剔、割末去杂质后按照标准分别包装入库冷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其中桑叶产自大别山有机茶主产地安徽省霍山县,土壤PH小时值4.5?6.5,桑树的种植过程中不打农药、无污染。【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五月、六月桑树的嫩叶为原料,包括如下步骤:鲜叶采摘;萎凋;揉捻;发酵;解块;烘焙;包装。它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桑叶中对人体有益的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同时在加工过程中,桑叶内部分不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的高分子物质经过一系列理化变化,转化为易被人体吸收的低分子活性物质和香气滋味成分,同时茶色金黄、茶汤醇厚、茶味甘甜,既具有传统红茶的特点,同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抑制动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桑叶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鲜叶采摘:采摘当地五月、六月桑树的嫩叶为原料,其中嫩叶采摘标准为一芽2叶;    (2) 萎凋:采用室内自然萎凋,采摘后的桑叶摊放在萎凋槽中,室温通风条件下放置室内摊凉8~12小时,并每半小时来回翻动1次,萎凋至叶色转暗、叶子柔软,含水量降至60%左右;    (3)揉捻:对桑叶进行揉捻,使其成条状,所述揉捻过程是轻压10分钟、重压10分钟交替进行,揉捻时间为60分钟,至手攥成团、但无汁液滴下即可;    (4)发酵:将揉捻后的桑叶进行渥堆发酵发酵 3~6小时;渥堆的直径在1米左右,高度不超过0.5米,发酵温度控制在 25~38℃;(5)解块:将发酵后的桑叶在解块机中解块;(6)烘焙;将解块后的桑叶进行烘焙,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烘焙,叶子温度控制在60~80℃,时间2~3小时,烘至六成至七成干;第二次烘焙,若在南方,温度控制在50~70℃,适当翻叶,烘至足干即可,若在北方则采用木炭烘焙,炭火温度为60~80℃,每10分钟翻次叶,烘至足干即可;    (7)包装:将足干焙香后的毛茶,经摊晾后,分筛、拣剔、割末去杂质后按照标准分别包装入库冷藏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闻
申请(专利权)人:六安玫瑰红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