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华文专利>正文

汽车转向滑块槽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9531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转向滑块槽壳,包括滑套和柄部,所述的滑套在柄部封闭,所述的柄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金属台阶构成,所述的滑套的内腔为截面为长方形的腔体与截面为圆形腔体的垂直正交,所述的滑套的外壁由两两对称的四段弧面构成。该汽车转向滑块槽壳结构紧凑、重量轻、低噪音、可靠性高。(*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转向系统所釆用的辅件,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转向 滑块槽壳。
技术介绍
汽车转向滑块槽壳因其结构复杂、加工、检测难度大,目前,全世界汽车 绝大部分的转向系统均釆用它作为关键的传动部件。因其结构独特,所以,目 前国内外制造厂家均釆用内腔精锻成形毛坯技术,这样既能满足精度要求,又 降低了制造成本及周期,同时也符合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的趋势。现有的汽车 转向滑块槽壳,包括滑套和柄部,柄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金属台阶构成,滑 套的内腔为滑槽,其结构复杂、噪音髙、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低噪音、可靠性髙的汽车转向滑块槽壳。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转向滑块槽 壳,包括滑套和柄部,所述的滑套在柄部封闭,所述的柄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金属台阶构成,所述的滑套的内腔为截面为长方形的腔体与截面为圆形腔体 的垂直正交,所述的滑套的外壁由两两对称的四段弧面构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重量轻、低噪音、可靠性髙、免维 修等诸多优异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左视图图中,1、滑套2、柄部3、滑套内腔4、滑套外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l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汽车转向滑块槽壳的一个实施例的主、左视 图。 一种汽车转向滑块槽壳,包括滑套1和柄部2,所述的滑套1在柄部2封闭, 所述的柄部2由两个金属台阶构成,所述的滑套l的内腔3为截面为长方形的 腔体与截面为圆形腔体的垂直正交,所述的滑套l的外壁4由两两对称的四段 弧面构成。本技术通过专用模具精锻而成,适用于汽车的转向系统中。权利要求1、汽车转向滑块槽壳,包括滑套(1)和柄部(2),所述的滑套(1)在柄部(2)封闭,所述的柄部(2)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金属台阶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套(1)的内腔(3)为截面为长方形的腔体与截面为圆形腔体的垂直正交,所述的滑套(1)的外壁(4)由两两对称的四段弧面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转向滑块槽壳,包括滑套和柄部,所述的滑套在柄部封闭,所述的柄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金属台阶构成,所述的滑套的内腔为截面为长方形的腔体与截面为圆形腔体的垂直正交,所述的滑套的外壁由两两对称的四段弧面构成。该汽车转向滑块槽壳结构紧凑、重量轻、低噪音、可靠性高。文档编号B62D3/00GK201058619SQ20072003776公开日2008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15日专利技术者万永福, 张华文, 陈进华 申请人:张华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汽车转向滑块槽壳,包括滑套(1)和柄部(2),所述的滑套(1)在柄部(2)封闭,所述的柄部(2)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金属台阶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套(1)的内腔(3)为截面为长方形的腔体与截面为圆形腔体的垂直正交,所述的滑套(1)的外壁(4)由两两对称的四段弧面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文陈进华万永福
申请(专利权)人:张华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