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系统的减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2439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此公开一种用于转向系统的减振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减振装置包括设置在上轴与下轴之间的液压油腔,具有设置在液压油腔内的阴片部的上致动部件,和具有设置在所述液体箱内的阳片部的下致动部件。因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减振装置能够有效地中断从转向轮传递给方向盘的振动,因而司机不易察觉得到,从而加强车辆的稳定性和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转向系统的减振装置,更特别涉及能够阻断或缓冲从转向轮传递给方向盘的振动的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地,因为车辆的司机必须始终用手来控制方向盘,所以如果发生振动,司机很容易感觉得到。这种方向盘通过转向轴、齿轮箱和转向横拉杆机械连接到转向轮上。所以,如果在车辆行驶中来自转向轮的振动被传递给方向盘,那么司机就会经历比较颠簸的行驶。换言之,应该阻断或减少从转向轮传递给方向盘的振动以便司机不会感觉到振动,因而确保司机能够平坦舒适的行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向系统的减振装置,其能够有效地阻断从转向轮传递的振动以使振动不会传递给方向盘,因而司机不易察觉得到,从而增强车辆的稳定性和品质。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转向系统的减振装置包括连接到方向盘上的上轴。下轴连接到齿轮箱。液压油腔设置在上轴与下轴之间并充满液体。下致动部件通过花键连接到下轴且具有放置在液压油腔内的阳片部。通孔穿过阳片部形成。上致动部件通过花键连接上轴且具有与液压油腔中的阳片部交叉的阴片部。孔控制装置控制通孔的打开和关闭操作。液压油腔支撑装置支撑液压油腔以防止液压油腔与上轴和下轴相接触。控制器控制液压油腔支撑装置并检测方向盘的旋转,并且根据方向盘的旋转控制孔控制装置。附图说明为了更好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本质和目的,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1是解释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转向系统的减振装置的结构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带有阳片部的减振装置的下致动部件的透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带有阴片部的减振装置的上致动部件的透视图;图4是解释根据本专利技术阳片部与阴片部连接的视图;图5是解释当司机没有传递转向力时图1中的减振装置的缓冲和防止旋转振动操作的视图;图6是解释司机传递转向力状态时图1中减振装置操作的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接下来,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参考图1,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用于转向系统的减振装置,包括连接到方向盘1上的上轴3,连接到齿轮箱5的下轴7,和设置在上轴3与下轴7之间并充满液体的液压油腔9。该减振装置还包括下致动部件13,其通过花键连接到下轴7并设有放置在液压油腔9内的阳片部11;和上致动部件15,其通过花键连接到上轴3上并设有与液压油腔9内阳片部11所在平面交叉的阴片部12。通孔17穿过阳片部11形成。减振装置还包括控制通孔17的打开和关闭操作的孔控制装置,支撑液压油腔9以防止液压油腔9与上轴3和下轴7相接触的液压油腔支撑装置,和控制液压油腔支撑装置的控制器19。控制器19根据方向盘1的旋转检测方向盘1的旋转并控制孔控制装置。如图2所示,下致动部件13阳片部11具有这样的形状,即两块板从阳片部11的中心轴在相对的横向方向上延伸预定长度。孔控制装置设置在阳片部内。孔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阳片部11内可以直线移动的阻塞板23。连通孔21穿过阻塞板23形成以使连通孔21与阳片部11的通孔17之间的对准(alignment)随着阻塞板23的直线运动变化。孔控制装置还包括将阻塞板23弹性地支撑在阳片部11中以便朝向一个方向拉动阻塞板23的弹簧25,和用于通过控制器19控制下的磁力拉动阻塞板23以使通孔17与连通孔21处于彼此连通状态的孔控制电磁体27。所以,当控制器19给孔控制电磁体27供电时,阻塞板23直线移动,以便连通孔21能够与通孔17相对准。然后,液压油腔9中的液体能够穿过阳片部11。当中断对孔控制电磁体27供电时,阻塞板23通过弹簧25作用回复到其初始位置。然后,连通孔21与通孔17不再对准,因此液压油腔9中的液体不能穿过阳片部11。如图3所示,阴片部12包括两个彼此面对并以预定距离分隔设置的弧形截面轴部29以便阳片部11插入到弧形截面轴部29之间并且在预定角度范围内旋转。阴片部12还包括从每个弧形截面轴部29的外表面突出的叶片31。图4解释在液压油腔9内阳片部11与阴片部12之间的连接。通过确定阳片部11相对于阴片部12旋转的可接受角度来设置预定的角度范围。换言之,预定角度范围是根据阳片部和阴片部之间无动力传输时阳片部11相对于阴片部12旋转的可接受角度范围来确定的设定值。弧形截面轴部29用于将阳片部11与阴片部12之间的相对角度保持在预定范围内。优选地将阳片部11相对于阴片部12旋转的角度范围设置成从5度到30度的角度范围。液压油腔支撑装置包括由控制器19控制并设置在邻近方向盘1的液压油腔9第一端与邻近齿轮箱5的液压油腔第二端上的电磁体33。液压油腔支撑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每个上轴3和下轴7上以使将磁力提供给每个液压油腔电磁体33上的永磁体35。控制器19使用安装在转向柱上的扭矩传感器37确定司机是否旋转方向盘1来转弯。如果司机是在转弯,则中断向孔控制电磁体27供电。如果司机不是在转弯,则给孔控制电磁体27供电以使通孔17与连通孔21彼此连通。从下轴7传递的旋转振动使下致动部件13左右旋转。所以,阳片部11在液压油腔9内可以左右旋转。此时,控制器19通过扭矩传感器37确定司机是否在转弯,因此如果司机不是在转向,则给孔控制电磁体27供电。因而,如图5所示,阻塞板23由孔控制电磁体27拉动,以使通孔17与连通孔21彼此连通。然后,液压油腔9中的液体能够穿过由彼此连通的通孔17与连通孔21所限定的通道,以使阳片部11相对于阴片部12在由阴片部12的两个弧形截面轴部29所允许的角度范围内旋转。结果,在阳片部11相对于阴片部12允许旋转的范围内的旋转振动不会传递给阴片部12。此时,穿过由通孔17与连通孔21所限定通道的液体减弱了阳片部11的旋转振动,并可以使阳片部11相对于阴片部12旋转而不将旋转力传递给阴片部12。所以,在此状态下,从转向轮传递给下轴7的旋转振动在液压油腔9内中断而不会传递给上轴3,因此不会被司机感受到。同时,当控制器19通过扭矩传感器37检测到司机的转向力时,立即中断给孔控制电磁体27供电。然后,如图6所示,阻塞板23由弹簧25拉动以使连通孔21与通孔17不对准,液体不再穿过阳片部11。因为液压油腔9的液体不能被压缩,所以当液体处于不能穿过阳片部11时,推动液体的阴片部12的旋转力全部传递给阳片部11。因此,当阴片部12旋转时,阳片部11随着阴片部12旋转,因此司机的转向力通过下轴7传递给齿轮箱5。同时,在车辆行驶中,控制器19给液压油腔电磁体33供电,因此通过液压油腔电磁体33和永磁体35所产生的磁力可以防止液压油腔9与下轴7和上轴3相接触。所以,从转向轮传递给下轴7的轴向振动由在彼此花键连接的下轴7与下致动部件13之间的接头和彼此花键连接的上轴3与上致动部件15之间的接头的滑动所吸收。结果是轴向振动不会传递给上轴3,因而用手控制方向盘1的司机不易察觉到。综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的减振装置有效地阻断从转向轮传递来的振动以使振动不会传递给方向盘,因而司机不易察觉得到,从而增强车辆的稳定性和品质。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转向系统的减振装置,包括连接到方向盘的上轴;连接到齿轮箱的下轴;设置在所述上轴与下轴之间并充满液体的液压油腔;下致动部件,其花键连接到所述下轴上并包含放置在所述液压油腔内的阳片部,穿过所述阳片部形成有通孔;上致动部件,其花键连接到所述上轴上并包含与所述液压油腔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转向系统的减振装置,包括:连接到方向盘的上轴;连接到齿轮箱的下轴;设置在所述上轴与下轴之间并充满液体的液压油腔;下致动部件,其花键连接到所述下轴上并包含放置在所述液压油腔内的阳片部,穿过所述阳片部形成 有通孔;上致动部件,其花键连接到所述上轴上并包含与所述液压油腔内的所述阳片部交叉的阴片部;控制所述通孔的打开和关闭操作的孔控制装置;液压油腔支撑装置,用于支撑所述液压油腔以防止所述液压油腔与所述上轴与下轴相接触;和   控制所述液压油腔支撑装置的控制器,其根据所述方向盘的旋转,检测所述方向盘的旋转,并控制所述孔控制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宗吉
申请(专利权)人: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