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模膜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691949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8 11:22
一种脱模膜,其特征在于,是在聚酯膜的单面设有树脂层的脱模膜,树脂层含有改性成分的比例为1~10质量%的聚丙烯系改性聚烯烃树脂100质量份和交联剂1~50质量份,将橡胶系粘合剂贴附在树脂层上测定时树脂层与粘合剂之间的剥离强度超过3.0N/cm,且将丙烯酸系粘合剂贴附在树脂层上后粘合剂的残留粘接率为8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合作为脱模材料的脱模膜。
技术介绍
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代表的聚酯膜具有优异的机械特性、耐热性、耐试剂 性,因此在产业领域和工业领域广泛被使用。其中工程材料的需求近年来呈现明显的扩增 趋势,尤其是作为工程材料之一的脱模材料在电子?电机领域广泛被使用。作为脱模材料 的用途例,可举出粘合片、粘性胶带等粘合材料的粘合?粘接面保护材料。 作为在聚酯膜面设有具有脱模性的树脂层的脱模材料,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 了用后涂布(post coat)在聚酯膜上设置含有聚丙烯系改性聚烯烃树脂的树脂层而成的脱 模片。然而,在利用后涂布设置的树脂层上贴附剥离强度大的粘合材料时,树脂层的成分有 时移至粘合材料,因此具有剥离下来的粘合材料的再粘合性降低、残留粘接率变低、作为粘 合材料的性能受损这样的问题点。 专利文献2、3中,公开了通过在线涂布在聚酯膜上设置含有聚乙烯系改性聚烯烃 树脂的树脂层而成的脱模膜。但是,由于含有聚乙烯系改性聚烯烃树脂的树脂层的剥离强 度小,所以如果对贴附有粘合材料的树脂层进行冲裁加工,则具有端部发生翘起等而无法 完好地进行冲裁这样的问题点。 另外,将专利文献1~3记载的在聚酯膜的一个面上设有树脂层的脱模膜卷成辊 状时,根据树脂层的组成,有时树脂层的成分移至设有树脂层的面的相反面而使相反面被 污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041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2042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14402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这些问题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作为脱模材料的脱模膜,即便 树脂层与粘合材料的剥离强度大,树脂层成分也不易移至粘合材料,能够保持剥离下来的 粘合材料的残留粘接率高,另外即便卷成辊状,设有树脂层的面的相反面也不会被污染。 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宄,结果发现通过使脱模膜的加工工 序包括在聚酯膜上涂布用于形成树脂层的液态物,并对涂布有液态物的聚酯膜进行干燥、 拉伸和热处理的工序,能够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BP,本专利技术的要点为下述⑴~(5)。 (1) -种脱模膜,其特征在于,是在聚酯膜的单面设有树脂层的脱模膜, 树脂层含有改性成分的比例为1~10质量%的聚丙烯系改性聚烯烃树脂100质 量份和交联剂1~50质量份, 将橡胶系粘合剂贴附在树脂层上测定时树脂层与粘合剂之间的剥离强度超过 3. ON/cm,并且, 将丙條fe系粘合剂贴附在树脂层上后粘合剂的残留粘接率为80%以上。 (2)根据(1)所述的脱模膜,其特征在于,树脂层进一步含有聚乙烯醇,聚乙烯醇 的含量相对于聚丙烯系改性聚烯烃树脂100质量份为10~1000质量份。 (3)根据⑴或⑵所述的脱模膜,其特征在于,设有树脂层的面的相反面的水的 接触角为80°以下。 (4)根据⑴~⑶中任1项所述的脱模膜,其特征在于,聚酯膜具有层叠2种以 上的层而成的多层结构。 (5) -种脱模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用于制造上述(1)所述的脱模膜的方 法,包括在聚酯膜上涂布液态物的工序和对涂布有液态物的聚酯膜进行干燥、拉伸和热处 理的工序,所述液态物含有改性成分的比例为1~10质量%的聚丙烯系改性聚烯烃树脂 100质量份、交联剂1~50质量份和液态介质。 对于本专利技术的脱模膜而言,即便树脂层与粘合材料的剥离强度大,树脂层成分也 不易移至粘合材料,能够保持剥离下来的粘合材料的残留粘接率高,因此可适用于粘合片、 粘性胶带等粘合材料的粘合?粘接面保护材料等用途等。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脱模膜即便被卷成 辊状,设有树脂层的面的相反面也不会被树脂层污染。【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本专利技术的脱模膜是在聚酯膜的单面设有树脂层的脱模膜,树脂层含有聚丙烯系改 性聚烯烃树脂和交联剂。 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聚丙烯系改性聚烯烃树脂需为烯烃成分的主成分为丙烯的聚丙 烯系的树脂。通过使烯烃成分的主成分为丙烯,从而在得到的树脂层贴附橡胶系粘合剂测 定时能够使树脂层与粘合剂之间的剥离强度超过3. ON/cm。作为烯烃成分,从提高造膜性的 观点考虑,优选进一步含有丁烯、乙烯。 作为构成聚丙烯系改性聚烯烃树脂的改性成分,可举出不饱和羧酸成分,具体而 言,除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马来酸酐、衣康酸、衣康酸酐、富马酸、巴豆酸等以外,还 可举出不饱和二羧酸的半酯、半酰胺等。其中,在后述的树脂的水性分散化中,为了使树脂 稳定地分散,优选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马来酸酐,特别优选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 来酸酐。这些改性成分在聚丙烯系改性聚烯烃树脂中可以含有2种以上。 聚丙烯系改性聚烯烃树脂中的改性成分的比例需为1~10质量%,更优选为2~ 10质量%,特别优选为2~9质量%。改性成分的比例低于1质量%时,由于树脂层所含的 聚丙烯系改性聚烯烃树脂中的极性基团的比例变少,所以有时得不到与聚酯膜的充分的密 合性,可能污染粘合材料。并且在后述的树脂的水性分散化中,有难以使该树脂稳定地分散 的趋势。另一方面,改性成分的比例超过10质量%时,由于极性基团的比例变多,所以树脂 层与聚酯膜的密合性变得充分,但树脂层与粘合材料的密合性同时也变高,所以有与粘合 材料的脱模性降低的趋势。 聚丙烯系改性聚烯烃树脂除含上述成分以外,还可以含有该聚烯烃树脂整体的10 质量%以下左右的其它的成分。作为其它的成分,可举出1-辛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 基)丙烯酸丁酯等(甲基)丙烯酸酯类;(甲基)丙烯酰胺类;甲基乙烯基醚、乙基乙烯基醚 等烷基乙烯基醚类;甲酸乙烯酯、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特戊酸乙烯酯、叔碳酸乙烯酯等 乙烯基酯类以及用碱性化合物等将乙烯基酯类皂化而得的乙烯基醇;丙烯酸2-羟基乙酯;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腈;苯乙烯;取代苯乙烯;卤化乙烯类;卤乙烯类; 偏卤乙烯类;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还可以使用它们的混合物。 聚丙烯系改性聚烯烃树脂中,各成分的共聚形态没有限定,可举出无规共聚、嵌段 共聚等。其中,从容易聚合的观点考虑,优选无规共聚。另外,可以按成为本专利技术的构成成 分比率的方式混合2种以上的聚烯烃树脂。 另外聚丙烯系改性聚烯烃树脂优选通过向聚丙烯系树脂导入上述的作为改性成 分的不饱和羧酸成分而成,其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利用在自由基产生剂的存在 下,将聚丙烯系树脂和不饱和羧酸加热熔融至丙烯系树脂的熔点以上而发生反应的方法, 或使聚丙烯系树脂和不饱和羧酸溶解于有机溶剂后,在自由基产生剂的存在下进行加热、 搅拌而发生反应的方法等在聚丙烯系树脂上接枝共聚不饱和羧酸成分的方法。从操作简便 的观点考虑,优选前者的方法。 作为接枝共聚中使用的自由基产生剂,例如,可举出二叔丁基过氧化物、过氧化二 异丙苯、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叔丁基异丙苯、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二月桂酰、过氧化氢 异丙苯、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甲乙酮、二过氧化邻苯二甲酸二叔丁酯等有机过氧化 物类,偶氮二异丁腈等偶氮腈类。它们根据反应温度适当地选择使用即可。 本专利技术中,树脂层需要同时含有上述聚丙烯系改性聚烯烃树脂和交联剂。通过含 有交联剂,从而树脂层的构成成分发生交联,能够提高树脂层的凝聚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脱模膜,其特征在于,是在聚酯膜的单面设有树脂层的脱模膜,树脂层含有改性成分的比例为1~10质量%的聚丙烯系改性聚烯烃树脂100质量份和交联剂1~50质量份,将橡胶系粘合剂贴附在树脂层上测定时树脂层与粘合剂之间的剥离强度超过3.0N/cm,并且,将丙烯酸系粘合剂贴附在树脂层上后粘合剂的残留粘接率为80%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荒木悟郎奥村畅康上野嘉己
申请(专利权)人:尤尼吉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