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助力转向器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8260 阅读:3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的一种传动装置,主要有输入部件和输出部件,输入部件的蜗杆连接伺服电机,输出部件的输出轴连接转向器,相比较齿轮齿条式传动装置具有结构紧凑、噪音低、传动比范围大的优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的一种传动装置。技术背景 液压助力转向器因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存在泄漏隐患等因素,已不能满足现代汽车技术追求高效节能、环保的要求,而将被电动助力转向器逐步替代。目前已使用于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的传动装置主要为齿轮齿条式传动装置。其工作原理是伺服电机驱动齿轮输入,齿轮与齿条啮合输出,齿条与转向器连接。当汽车需转向时,伺服电机工作,通过齿轮齿条啮合,齿条辅助转向器工作,使转向器转向力量变轻,达到助力目的。另外一旦伺服电机或齿轮出现故障而无法正常工作,由于齿轮齿条不自锁,故齿条也可带齿轮,此时,转向器除没有被助力外,仍可工作,因此不会对汽车转向构成危险。但它的不足之处在于组成零件多,结构复杂且较庞大,装配调整困难,噪音高,振动大,制造成本高,传动比范围小,适用场合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齿轮齿条式传动装置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制造成本相对较低,结构紧凑,噪音低,振动小,传动比范围大,装配调整方便的一种电动助力转向器传动装置。本技术可采取以下方案实现目的本技术包括输入部件和输出部件,输入部件有伺服电机、蜗杆和弹性套;输出部件有蜗轮、输出轴和螺母。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与蜗杆连接,蜗杆与蜗轮啮合,蜗轮与输出轴采用过盈配合或键连接,输出轴与转向器连接,当汽车需转向时,伺服电机驱动蜗杆,蜗杆带动蜗轮,蜗轮带动输出轴,输出轴辅助转向器,使转向器转向力量变轻,达到助力效果。蜗轮由轮芯和轮缘组成,蜗轮、蜗杆齿厚不等,蜗轮齿厚大于蜗杆齿厚。蜗杆采用多头,大螺旋角,使蜗杆副不自锁,当伺服电机出现故障时,输出轴通过蜗轮带动蜗杆,此时,转向器除没有被助力外,仍可工作,不会对汽车转向构成危险。本技术相对于现有的齿轮齿条式传动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蜗轮由工程塑料与金属组合而成,其中与蜗杆啮合的蜗轮轮缘采用工程塑料,降低了蜗杆蜗轮啮合时的噪声和振动;蜗轮轮芯部分采用金属,保证其与输出轴联接的强度。2.蜗杆用钢制成,蜗轮轮缘用工程塑料制成。由于钢的强度高于工程塑料,为了保证蜗杆和蜗轮的寿命基本一致,将蜗杆齿厚减薄,将齿轮齿厚加厚。3.蜗杆齿形可采用阿基米德、渐开线、法向直廓、锥面包络、圆弧形等,具体可根据使用需要确定。4.为了克服装配调整困难,在蜗杆与轴承之间利用弹性套消除间隙,装配时使弹性套变形预紧,利用弹性套的弹性恢复消除蜗杆的轴向装配间隙,同样为了消除输出轴的轴向装配间隙,在输出端采用螺母调整轴向间隙,使装配调整变得极为方便。图面说明 附图说明图1是传动装置结构视图;图2是图1的A-A向结构视图;图3是蜗杆副啮合示意图;1.伺服电机;2.联轴器;3.蜗杆;4.蜗轮;5.弹性套;6.轴承;7.壳体;8.轴承;9.端盖;10.调节螺母;11.输出轴;12.轮缘;13.轮芯。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方案的内容作进一步详述。实施例1.图1和图2所示,伺服电机1通过联轴器2驱动蜗杆3,蜗杆3与蜗轮4啮合,带动输出轴11旋转;伺服电机1,蜗杆3,弹性套5组成输入部件,通过弹性套5的变形消除蜗杆3与壳体7和轴承6之间的间隙;蜗轮4,输出轴11,螺母10组成输出部件,通过调节螺母10消除蜗轮4与壳体7、端盖9和轴承8之间的间隙。输入部件和输出部件装配在壳体7和端盖9上组成传动装置。蜗轮4由轮缘12和轮芯13组成,轮缘12采用工程塑料,使轮缘12与蜗杆3啮合的噪声降低,振动减小,轮芯13采用金属材料,蜗轮4与输出轴11采用过盈或键联接,保证联接强度,轮缘12与轮芯13联接采用浇铸或注塑方式。实施例2.图3所示,蜗杆3用钢制成,蜗轮轮缘12用工程塑料制成。钢的强度高于工程塑料的强度,为了实现蜗杆和蜗轮的使用寿命基本一致,将蜗杆3的齿厚减薄,使其齿厚加工成0.3Mπ~0.5Mπ。将蜗轮4的齿厚加厚,使其齿厚加工成0.5Mπ~0.7Mπ。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助力转向器传动装置,包括有输入部件和输出部件,输入部件有伺服电机,蜗杆和弹性套;输出部件有蜗轮,输出轴和螺母,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蜗杆,蜗杆与蜗轮啮合,蜗轮同输出轴过盈配合或键连接,其特征是蜗轮(4)由轮芯(13)和轮缘(12)组成,蜗轮(4)齿厚大于蜗杆(3)的齿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助力转向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蜗轮(4)齿厚在0.5Mπ~0.7Mπ,蜗杆(3)齿厚在0.3Mπ~0.5M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助力转向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蜗杆(3)为多头,大螺旋角。专利摘要本技术是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的一种传动装置,主要有输入部件和输出部件,输入部件的蜗杆连接伺服电机,输出部件的输出轴连接转向器,相比较齿轮齿条式传动装置具有结构紧凑、噪音低、传动比范围大的优点。文档编号B62D5/04GK2774886SQ20042002279公开日2006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12日专利技术者高福根, 高阳, 萧永明 申请人:杭州减速机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助力转向器传动装置,包括有输入部件和输出部件,输入部件有伺服电机,蜗杆和弹性套;输出部件有蜗轮,输出轴和螺母,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蜗杆,蜗杆与蜗轮啮合,蜗轮同输出轴过盈配合或键连接,其特征是蜗轮(4)由轮芯(13)和轮缘(12)组成,蜗轮(4)齿厚大于蜗杆(3)的齿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福根高阳萧永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减速机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