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总成料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57464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6 09:14
一种发动机总成料架,包括料架本体,其上设置若干个放置区域以放置发动机总成。在各个放置区域内设有第一承托机构、第二承托机构和第三承托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动机总成料架,能同时装载多个不同型号规格的发动机总成,对发动机总成充分固定,确保了运输安全,且根据场地及运输车的条件要求可叠放不同数量的料架,提高了运输效率。且操作简单灵活,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输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放置发动机总成的物料架,用于多种汽车发动机存放及运输。
技术介绍
发动机总成,又称为引擎,是一种能够把一种形式的能转化为另一种更有用的能的机器。从生产车间下线的发动机总成,通常需要存放一定的时间或者运输一定的距离,发动机总成料架是实施发动机存放及长短距离运输的有效装置。中国专利技术专利ZL200810036454.9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料架,包括一料架本体,其上设有至少一个发动机放置工位;工位上与发动机定位部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若干固定定位件和若干可调定位件。其能同时装多个不同型号规格的发动机,对发动机充分固定,确保了运输安全,且根据场地及运输车的条件要求可叠放不同数量的料架,提高了运输效率,且操作简单灵活,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中国技术专利ZL201120259580.8公开一种发动机专用料架,其包括一个用于承托发动机的板体,板体的第一面上安装有用以支撑板体的支脚,板体的第二面上安装有用于和发动机的油底壳的底面配合的固定座。通过固定座与发动机的油底壳的底面的配合可以使发动机更为牢固的固定于发动机专用料架上,防止其在贮存、运输过程中发生倾覆。中国技术专利ZL200620073797.9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物流料架,其最佳由四层单层料架堆叠装置构成。单层料架有一框架,框架上安装连接有放置发动机的支承件及定位件,框架的四角分别安装连接包角架,包角架中借助键销及销轴分别活动装置所述单层料架堆叠放置的支撑杆。中国技术专利ZL200920209640.8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大众发动机周转料架,它包括料架框架、立柱直立锁定装置、梯形活动定位脚组件、发动机承架及锁紧装置,料架框架的四个角分别安装一个梯形活动定位脚组件,立柱直立锁定装置底端套设在梯形活动定位脚组件中,框架内设有六组发动机承架,并且每组发动机承架上还设有四个锁紧装置。这些已公开技术的缺点在于:料架只适用于发动机产品的存放,并不能适用于发动机总成的存放,而且现有料架主体结构采用焊接方式做成,后续扩展困难,并且锁扣机构的位置不能变动,因而其通用性差。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通用性好的发动机总成料架成为了业界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总成料架,能同时装载多个不同型号规格的发动机总成,提高了解的通用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总成料架,用于多种汽车发动机存放及运输,包括料架本体,其包括铲孔,设于四周,以及I个以上放置区域,用于安置发送机总成;其包括、第二承托机构和第三承托机构;第二承托机构与第一承托机构,且在列成一线;第一承托机构设于放置区域的一侧边缘,用于承托发动机边缘,其包括第一承托杆和第一承托底座,第一承托杆上端为平面,下端与第一承托底座销孔连接,便于翻转放置于相应的发动机总成放置区域上。第二承托机构用于承托发动机主体,与第一承托机构设于放置区域的同侧,包括定位头、第二承托杆及第二承托底座,定位头置于第二承托杆上,第二承托杆与第二承托底座销孔连接,便于翻转放置于相应的发动机总成放置区域上。第二承托底座固定于料架本体。优先选择的,定位头为圆柱形。第二承托机构还与第一承托机构列成一线。第三承托机构包括3件撑托架,设置于另一侧,面对第一承托机构。3件撑托架组成等腰三角形,各件撑托架包括承托块、第三承托杆和第三承托底座。承托块置于承托杆的上端,第三承托底座固定于料架本体,第三承托杆的下端和第三承托底座销孔连接,便于翻转放置于相应的发动机总成放置区域上。本技术的发动机总成料架,在料架本体的四角还设有四条折叠式的立柱,各条立柱包括支撑部、限位套筒和限位块。支撑部与限位套筒销孔连接。本技术技术方案实现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发动机总成料架,能同时装载多个不同型号规格的发动机总成,对发动机总成充分固定,确保了运输安全,且根据场地及运输车的条件要求可叠放不同数量的料架,提高了运输效率。且操作简单灵活,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用于多种发动机总成料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料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中。图1为本技术发动机总成的料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料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料架本体100按照每90°设置一个区域以放置发动机总成方式布置多个放置区域200。优先选择的,这些放置区域均匀分布于料架本体100。第一承托机构210设于放置区域200的一侧边缘,用于承托发动机边缘,其包括第一承托杆211和第一承托底座212,第一承托杆211上端为平面,下端与第一承托底座212销孔连接,便于翻转放置于相应的发动机总成放置区域200上。第二承托机构220与第一承托机构210同侧,且列成一线,用于承托发动机主体,包括圆柱形定位头221、第二承托杆222及第二承托底座223,第二承托底座223固定于料架本体100,如:焊接固定。第三承托机构230包括3件撑托架,设置于放置区域200另一侧,面对第一承托机构210,用于承托变速箱主体。3件撑托架组成等腰三角形A,各件撑托架包含承托块231、第三承托杆232和第三承托底座233。承托块231置于第三承托杆232的上端,承第三托杆232的下端和第三承托底座233销孔连接,故可翻转放置于相应的发动机总成放置区域200上。第三承托底座233固定于料架本体100,如:焊接固定连接。料架本体100的四角设有四条可折叠立柱机构110,该机构包括支撑部111、限位套筒113和限位块112。支撑部111可通过销孔方式与限位套筒113连接,可进行90°翻转放置于料架本体100上。也可以通过立柱上的限位块112固定,便于料架本体100的堆叠。料架本体100四周还设有铲孔120便于铲车的铲运。【主权项】1.一种发动机总成料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料架本体,其包括铲孔,设于四周,以及I个以上放置区域,用于安置发送机总成; 第一承托机构,其设于所述放置区域的一侧边缘,用于承托发动机边缘,包括第一承托杆和第一承托底座,所述的第一承托杆上端为平面,下端与所述的第一承托底座销孔连接; 第二承托机构,其用于承托发动机主体,包括定位头、第二承托杆及第二承托底座,所述的定位头置于所述的第二承托杆上,所述的第二承托杆与所述的第二承托底座销孔连接,所述的第二承托底座固定于所述的料架本体; 第三承托机构,其包括3件撑托架,设置于所述放置区域的另一侧,面对所述的第一承托机构; 所述的3件撑托架组成等腰三角形; 所述的第二承托机构与第一承托机构设于放置区域的同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总成料架,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的撑托架包含承托块、第三承托杆和第三承托底座;所述的承托块置于所述的第三承托杆的上端,所述的第三承托底座固定于所述的料架本体,所述第三承托杆的下端和所述的第三承托底座销孔连接。3.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总成料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架本体,其包括铲孔,设于四周,以及1个以上放置区域,用于安置发送机总成;第一承托机构,其设于所述放置区域的一侧边缘,用于承托发动机边缘,包括第一承托杆和第一承托底座,所述的第一承托杆上端为平面,下端与所述的第一承托底座销孔连接;第二承托机构,其用于承托发动机主体,包括定位头、第二承托杆及第二承托底座,所述的定位头置于所述的第二承托杆上,所述的第二承托杆与所述的第二承托底座销孔连接,所述的第二承托底座固定于所述的料架本体;第三承托机构,其包括3件撑托架,设置于所述放置区域的另一侧,面对所述的第一承托机构;所述的3件撑托架组成等腰三角形;所述的第二承托机构与第一承托机构设于放置区域的同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俊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联晟汽车配套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