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荧光量子产率的硫、氮双掺杂碳量子点、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11643855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4 2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硫、氮双掺杂高荧光量子产率的碳量子点、制备方法以及其离子检测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碳量子点的碳源由柠檬酸钠提供,硫源和氮源都由硫酰胺提供,将原料溶解在水热反应釜中反应,待合成产物自然冷却后进行分离得到溶液,将溶液干燥后便得到高荧光量子产率的硫、氮双掺杂碳量子点。本方法只需一步反应,中间产物和副产物少,不仅所需原料极少,而且反应速度快,既经济又环保。而且,所得碳量子点具有高荧光量子产率的特点,可成功应用于Hg2+的检测,在生物检测和污水处理等方面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领域,涉及一种硫、氮双掺杂碳量子点、制备方法及其用途,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荧光量子产率的硫、氮双掺杂碳量子点、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碳元素是地球上所有已知生命的基础,在现代科技发展中拥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碳元素具有多样的电子轨道特性(sp、sp2和sp3),所以形成许多结构和性质奇特的物质,如碳纳米管、富勒稀、纳米金刚石、石墨稀及氧化石墨稀等。近年纳米碳材料的发展不断刷新成绩,至2004年Scrivens等首次在提纯电弧放电法制备的单壁碳纳米管时,意外分离出了碳量子点,再次开拓了新型荧光敏感材料的新纪元。发光碳量子点(Carbon dots,CDs)是以碳为骨架结构的尺寸小于1nm的类球形的纳米颗粒,具有优越的发光性能;与半导体量子点相比,碳量子点发光更稳定、易于功能化和工业化、无毒、制备简单廉价,在发光材料、光电器件、绿色环保、生物医学、金属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生化分析和光催化等领域都拥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碳量子点一问世,就受到科研人员的高度关注。出色的光学性质和低毒特性使碳量子点成为最具应用前景的环境友好型纳米材料,其可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碳量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硫、氮双掺杂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水热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碳源和硫氮源溶解于水中,得到前驱体溶液;(2)将前驱体溶液在水热反应釜中反应合成碳量子点,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悬浊液;(3)分离悬浊液,得到溶液;(4)将溶液干燥,得到硫、氮双掺杂碳量子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泉周红军周颖刘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