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3281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汽车发动机罩,具有构成发动机罩的车体外侧部的发动机罩外面板,和接合于该发动机罩外面板的发动机室内侧的铝合金制内面板。在内面板(1)上形成有多个顶部向着所述外面板侧、隔开间隔相互独立配置的锥型凸部(2)。这些相邻的锥型凸部(2)与锥型凸部(2)通过在这些锥型凸部之间的内面板(3)上设置的波纹(4)而相互连接。由此能够提高步行者的头部碰撞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罩,即使步行者的头部撞到该汽车发动机罩的任意部位,也能够减轻步行者的头部因碰撞而受伤的程度,有利于步行者的安全性。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汽车的发动机罩,一般使用将发动机罩外面板(外装面板或外板,以下简称外面板)与设置于该外面板的内面、作为外面板的加强部件的内面板(内装面板或内板,以下简称内面板)一体接合,并在二者之间设有空间的复合面板。在这些复合面板中,特别是内面板,为了实现轻量化,已开始使用AA或JIS标准的3000系列、5000系列、6000系列、7000系列等高强度、高成形性的铝合金板取代以往所使用的钢板。作为该铝合金制的内面板,为了轻量化,有将面板局部去除,并由多个梁所构成的梁型面板。以往对于钢板制的内面板,实行这种利用去除而实现的轻量化。针对于此,作为铝合金制的内面板,已知有在表面设置多个突起的锥(cone)形面板。该锥型面板,如图7中所表示的汽车12的发动机罩11,在构成发动机罩11的内面板1上,形成多个使顶部6朝向外侧的外面板5侧的、相互独立的具有间隔的锥型凸部2,图8表示了该锥型凸部2的立体图,由大致平坦的顶部6与逐渐扩大的斜面7构成的圆锥台(截面为梯形形状)的、称为锥(cone)的较大的独立的突起(凸部)所构成。该锥型凸部2与凸部2之间是平板部或凹部3。在汽车发动机罩面板中,在薄板化及轻量化的基础上还追求高刚性,作为部件特性而要求弯曲刚性、扭曲刚性与拉伸刚性(耐冲击性)高。针对于此,所述锥型内面板,与梁型内面板相比,具有1.2倍左右的高的扭曲刚性。所以,该锥型内面板,即使是与梁型内面板及平板状的面板相比,即使不增加板厚,甚至减薄板厚,也能够提高汽车发动机罩等复合面板的刚性,轻量化的效果高。但是,近年来,对于汽车发动机罩等,在这些轻量化及高刚性化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确保与步行者碰撞时的安全性的新要求。更具体地,在汽车发动机罩中,作为与步行者头部相碰撞时的安全性,要求HIC值(HeadInjury Criteria,头部伤害值)要低。所以,即使是上述锥型面板,也要求减小HIC值,确保步行者的头部碰撞时的安全性。由表示后述实施例的效果的图6A、图6B,对步行者头部碰撞时对头部的加速度与行程的关系(图6A)及对头部的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6B)加以说明。图6A、图6B中的各曲线,由第一(第一波)峰值P1与第二(第二波)峰值P2所构成。峰值P1由步行者头部与汽车发动机罩碰撞、汽车发动机罩变形来表现。峰值2是汽车发动机罩面板由于步行者头部碰撞而变形,与作为刚体的发动机室的内置物(以下简称发动机)二次碰撞所产生的反作用力。HIC值是由对图6B中的向头部的加速度与时间的曲线进行积分而求得的。在发动机内置物与发动机罩面板较近(距离短)的情况下,为了将该HIC值抑制在1000以下,特别需要使图6A、图6B中的峰值P1上升,峰值P2下降。在这一点上,锥型内面板与上述梁型内面板相比,步行者头部一次碰撞时的头部加速度的峰值P1大。这是由于锥型内面板因存在锥型凸部,在与步行者头部碰撞时能够将冲击分散,同时使冲击吸收量增大。但是,特别是在内面板中,与发动机等汽车发动机罩内的刚体物之间的间隙狭窄的部位,即内面板中发动机正上部的部位(图7中符号13所围部位)等,即使是锥型面板,情况也比较严峻。即步行者头部与该内面板部位相碰撞时,由于变形的内面板(发动机罩)与作为刚体的发动机发生二次碰撞,所以有使峰值2增大的可能性。就是说,即使是锥型内面板,在发动机正上部的部位(符号13),例如在与发动机的间隙在50mm以下的狭窄情况下,有可能使峰值P2增大。而且,在锥型内面板中的锥型凸部与锥型凸部之间的间隙部分等刚性较低的部分,(图6A、图6B中的平板部或凹部3),在与步行者头部相碰撞的情况下面板的变形量也会增大。因此,在上述间隙狭窄的发动机等的上部,变形的车体面板与作为刚体的发动机发生二次碰撞,有使峰值P2增大的可能性。所以,即使是在锥型面板的情况下,考虑到所述间隙狭窄的面板部位及锥型凸部间的间隔部分与步行者头部的碰撞,仍有改善碰撞安全性的余地。针对于此,以前提出了多种锥型内面板的改善方案。例如,有以下提案使发动机罩内与发动机等刚体物相对面的锥型内面板部位中锥型凸部的高度(深度)比其它的不与刚体物相对面的锥型凸部的高度要低(浅),增大发动机等刚体物与锥型内面板之间的间隙(特开2000-168622号公报,1~3页,图1)。而且,锥型凸部的的顶端面(突出面)通常是光滑的,还提出了在该顶端面(突起面)上设置凹部、台阶、缺口、裂缝或板厚减少部等,设置非正常的局部形状(形状不整齐部分)的方案。在该以往的技术中,车体面板与步行者的头部相碰撞,即使是车体面板与车体内的物体(刚体)发生二次碰撞,车体面板的突起的变形(压坏)能够以更低的负荷集中于突起面(特别是突起面上部)。这样,通过该突起的局部变形,能够减轻所述二次碰撞时对步行者的头部的反作用力(参照特开2003-54449号公报,1~3页,图1)。而且,还有在锥型内面板的锥型凸部的周围设置多个贯通孔,降低贯通孔所处的面板部分的刚性,即使是步行者与任何部分相碰撞时;也能够将所述HIC的值抑制得较低的提案(特开2003-191865号公报,1~3页,图2)。进而,其它的还有,一般地为了增强发动机罩面板、以及碰撞时对冲击的缓和与吸收,在外面板与内面板之间设置玻璃绒的提案。而且,与此相关联,还有在外面板的内侧设置无刚性、有质量的软质板或α凝胶等质量材料的提案(特开平6-239268号公报,1~3页,图2)。但是,在这些以往的技术中,为了轻量化,在汽车发动机罩的外面板与内面板都采用铝合金板的情况下,步行者头部碰撞时的惯性力(与面板的质量及刚性有关)减小。因此,即使是锥型内面板,也有步行者头部一次碰撞时能量的吸收量不足,头部加速度峰值P1不能增大的可能性。而且,特开2000-168622号公报及特开2003-54449号公报的技术,为了得到既定效果,从平板进行压力成形而形成锥型内面板,且使该锥型内面板的锥型凸部的高度(大小)进行各种变化,或者在锥型凸部设置非正常的局部形状,这是非常困难的。进而,在特开2003-191865号公报的在锥型内面板的锥型凸部周围设置多个贯通孔的技术中,由于该贯通孔部分的刚性降低,所以在该部分与步行者的头部碰撞时变形量增大,在所述间隙狭窄的发动机等的上部,有变形的车体面板与作为刚体的发动机发生二次碰撞的可能性。而且,在所述的配置冲击吸收体的技术中,在发动机罩与发动机的间隙小的情况下,存在有发动机罩面板与内部的发动机碰撞时反作用力反而增大的问题。而且,为了仅使用冲击吸收体就能够取得该效果,有必要选择填充外面板与内面板之间的空间的量与材质。因此存在牺牲了车体轻量化,并且用于填充冲击吸收体的成本增加与随之而来的操作繁琐等问题。从这一点来讲,特开平6-239268号公报中的技术也是同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为了轻量化而使用铝合金板作为内面板的情况下,在与步行者头部相碰撞时对步行者头部的保护性优越,能够提高步行者安全性的汽车发动机罩。本专利技术的汽车发动机罩,是具有构成发动机罩的车体外侧部的发动机罩外面板,和接合于该发动机罩外面板的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发动机罩,具有构成发动机罩的车体外侧部的发动机罩外面板,和接合于该发动机罩外面板的发动机室内侧的铝合金制内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面板具有:顶部向着所述外面板侧而形成,隔开间隔相互独立配置的多个锥型凸 部,和以连接所述相邻的锥型凸部彼此之间的方式设置在所述锥型凸部之间的内面板上的波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田光希田中实石飞秀树福本幸司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