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固态薄膜电致变色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32157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1 0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固态薄膜电致变色玻璃,包括第一玻璃基片,在第一玻璃基片上依次沉积着离子阻挡层、第一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其中,电致变色层内部均匀散布有离子导体层纳米材料颗粒和离子储存层纳米材料颗粒。该电致变色玻璃结构简单,制程简化,离子扩散路径变短、反应速度变快,同时,降生产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变色玻璃结构领域,尤其是一种全固态薄膜电致变色玻璃
技术介绍
电致变色是指在外加电场作用下,材料的光学性能发生连续可逆变化的现象,直观地表现为材料的颜色和透明度发生可逆变化的过程。电致变色材料分为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和有机电致变色材料。无机电致变色材料的典型代表是三氧化钨,目前,以W03为功能材料的电致变色器件已经产业化。而有机电致变色材料主要有聚噻吩类及其衍生物、紫罗精类、四硫富瓦烯、金属酞菁类化合物等。以紫罗精类为功能材料的电致变色材料已经得到实际应用。现有的大多数全固态薄膜电致变色玻璃的结构为:从上到下分别为玻璃、离子阻挡层、第一透明导电层、无机变色层、无机离子导体层、无机离子储存层、第二透明导电层及保护层(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2953940 U的中国专利一全固态薄膜电致变色玻璃)。但是,由于现有的电致变色玻璃中的无机变色层和无机离子供应层、无机离子储存层三层薄膜均独立成层,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单独实施沉积作业,沉积次数多,制程复杂,且,薄膜的层数越多,相应的厚度就越大,离子扩散路径长,反应速度慢;同时,可见光的穿透率就越低,使得明亮度也随之降低。另外,材料成本浪费也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全固态薄膜电致变色玻璃,该电致变色玻璃结构简单,制程简化,离子扩散路径变短、反应速度变快,同时,降生产成本较低。一种全固态薄膜电致变色玻璃,包括第一玻璃基片,在第一玻璃基片上依次沉积着离子阻挡层、第一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其中,电致变色层内部均匀散布有离子导体层纳米材料颗粒和离子储存层纳米材料颗粒。本技术是通过将电致变色层材料与离子导体层材料、离子储存层材料同时溅镀成膜,使得离子导体层材料和离子储存层材料均以纳米颗粒状团块均匀散布在电致变色层中,实现了现有技术中的电致变色层、离子导体层、离子储存层的合三为一,减少了沉积次数,简化了制程;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整个膜层的厚度,离子扩散路径变短,反应速度变快;同时,提高了可见光透过率;另外,也减少了电致变色层、离子导体层和离子储存层材料的用量,节约了原料成本。离子阻挡层内部均匀散布有阻隔紫外线、红外线的纳米材料颗粒。这样的设计,不仅可提高电致变色玻璃的防辐射性能,同时,也通过将现有技术中的离子阻挡层和低辐射膜层合二为一,减少了沉积次数,简化了制程;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整个膜层的厚度,提高了可见光透过率;也节约了原料成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二透明导电层上还可沉积保护层,该保护层可优选采用离子阻挡层,保护层外再设置第二玻璃基片,既可实现低辐射玻璃的两面视觉效果相同,同时,也可对其内部的材料薄膜进行保护。同时,当保护层采用离子阻挡层时,其内部也可均匀散布阻隔紫外线、红外线的纳米材料颗粒,进一步增强其防辐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全固态薄膜电致变色玻璃,包括第一玻璃基片1,在第一玻璃基片I上依次沉积着离子阻挡层2、第一透明导电层3、电致变色层4和第二透明导电层5,其中,电致变色层4内部均匀散布有离子导体层纳米材料颗粒7和离子储存层纳米材料颗粒8。本技术是通过将电致变色层4材料与离子导体层材料、离子储存层材料同时溅镀成膜,使得离子导体层材料和离子储存层材料均以纳米颗粒状团块均匀散布在电致变色层4中,实现了现有技术中的电致变色层4、离子导体层、离子储存层的合三为一,减少了沉积次数,简化了制程;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整个膜层的厚度,离子扩散路径变短,反应速度变快;同时,提高了可见光透过率;另外,也减少了电致变色层4、离子导体层和离子储存层材料的用量,节约了原料成本。本技术的离子导体层材料和离子储存层材料均可选用授权公告号为CN202953940 U的中国专利一全固态薄膜电致变色玻璃中所述的无机离子导体层材料和无机离子储存层材料。如图1所示,离子阻挡层2内部均匀散布有阻隔紫外线、红外线的纳米材料颗粒9。这样的设计,不仅可提高电致变色玻璃的防辐射性能,同时,也通过将现有技术中的离子阻挡层和低辐射膜层合二为一,减少了沉积次数,简化了制程;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整个膜层的厚度,提高了可见光透过率;也节约了原料成本。其中,阻隔紫外线、红外线的纳米材料可选用授权公告号为CN 202953940 U的一种全固态薄膜电致变色玻璃中所述的低辐射复合层的材料;也可选用纳米氧化钛或纳米氧化锌或纳米氧化硅或纳米铟锡氧化物或纳米铝锡氧化物或纳米锑锡氧化物等常见的阻隔紫外线、红外线材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二透明导电层5上还可沉积保护层6,该保护层6可优选采用离子阻挡层(即第二离子阻挡层),保护层6外再设置第二玻璃基片10 (如图1所示),既可实现低辐射玻璃的两面视觉效果相同,同时,也可对其内部的材料薄膜进行保护。当然,保护层6也可采用其他的由硅的氮化物、硅的氧化物或钛的氧化物来形成的薄膜层(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2953940 U的中国专利)。同时,当保护层6采用离子阻挡层时,其内部也可均匀散布阻隔紫外线、红外线的纳米材料颗粒9 (如图1所示),进一步增强其防辐射效果。【主权项】1.一种全固态薄膜电致变色玻璃,包括第一玻璃基片,在第一玻璃基片上依次沉积着离子阻挡层、第一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其特征在于:电致变色层内部均匀散布有离子导体层纳米材料颗粒和离子储存层纳米材料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固态薄膜电致变色玻璃,其特征在于:离子阻挡层内部均匀散布有阻隔紫外线、红外线的纳米材料颗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固态薄膜电致变色玻璃,其特征在于:第二透明导电层上沉积保护层,该保护层采用离子阻挡层,保护层外再设置第二玻璃基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固态薄膜电致变色玻璃,其特征在于:保护层内部也均匀散布阻隔紫外线、红外线的纳米材料颗粒。【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全固态薄膜电致变色玻璃,包括第一玻璃基片,在第一玻璃基片上依次沉积着离子阻挡层、第一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其中,电致变色层内部均匀散布有离子导体层纳米材料颗粒和离子储存层纳米材料颗粒。该电致变色玻璃结构简单,制程简化,离子扩散路径变短、反应速度变快,同时,降生产成本较低。【IPC分类】G02F1-153【公开号】CN204406010【申请号】CN201520078562【专利技术人】林杰, 侯则良, 王维纲 【申请人】福建省诺希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申请日】2015年2月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固态薄膜电致变色玻璃,包括第一玻璃基片,在第一玻璃基片上依次沉积着离子阻挡层、第一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其特征在于:电致变色层内部均匀散布有离子导体层纳米材料颗粒和离子储存层纳米材料颗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杰侯则良王维纲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诺希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