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口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20325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7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口支架,包括:安装板,其中心设置有安装孔,用于固定安装充电口;安装孔沿横轴线分成下端为半圆弧结构,上端为梯形结构;第一连接板,其一端与安装板的上端面相连接,另一端与前舱支架相连接;第二连接板,其为两个,分别设置于安装板的下端两侧;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与安装板的下端面相连接,另一端与前防撞梁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动汽车充电口支架,通过在支架的安装部上设置安装孔,来适应不同类型的充电口,有效的提高了充电口的适应性,不仅降低了产品成本,而且还减少了装配时间,便于生产商根据不同的市场对充电口快速进行变更。同时还可以避免充电口产生漏电的风险,最大程度保护充电口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充电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口支架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它使用存储在电池中的电来发动。电动汽车的组成包括: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驱动力传动等机械系统、完成既定任务的工作装置等。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核心,也是区别于内燃机汽车的最大不同点。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由驱动电动机、电源和电动机的调速控制装置等组成。电动汽车的其他装置基本与内燃机汽车相同。充电是电动汽车的必备功能,在车身上设计出合理的充电插座结构是实现充电的必要条件。不同国家的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标准对交流充电插座有着不一样的尺寸要求,就车身而言,设计出合理的交流充电口结构,保证充电插座的安装,是开发电动汽车考虑的必要环节之一。目前市场上的电动汽车的充电口类型根据车辆生产国不同而分为多个标准,不同的标准造成充电口的形状不一,从而在针对不同市场需要更换不同类型的充电口,这样会给设计电动汽车的厂商造成很大的困扰。另外充电口设置的位置也不尽相同,有些车辆的充电口位置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容易因为处于车身受力处而造成短路,从而影响电动汽车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电动汽车充电口支架,通过对充电口支架的结构进行优化,从而解决电动汽车适应不同标准充电口的问题;另外对充电口支架的设置位置也进行了优化,以解决充电口容易因碰撞而造成短路,从而影响电动汽车行驶安全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口支架,包括:安装板,其中心设置有安装孔,用于固定安装充电口 ;所述安装孔沿横轴线分成下端为半圆弧结构,上端为梯形结构;第一连接板,其一端与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面相连接,另一端与前舱支架相连接;第二连接板,其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下端两侧;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的下端面相连接,另一端与前防撞梁相连接。优选地,所述安装孔的四周均匀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充电口通过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的螺栓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为梯形弯折结构,其顶端弯折部位与所述前舱支架相贴合,底端与所述安装板相接合处设置有第一倒角。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端弯折部位中心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的螺栓与所述前舱支架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板为长方形弯折结构,其顶端与所述安装板相接合处设置有第二倒角,底端弯折部位与所述前防撞梁相贴合。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端弯折部位中心设置有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穿过所述第三固定孔的螺栓与所述前防撞梁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加强筋。优选地,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三加强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电动汽车充电口支架,通过在支架的安装部上设置安装孔,利用安装孔沿横轴线分开的下端半圆弧状结构和上端梯形结构,来适应不同类型的充电口,有效的提高了充电口的适应性,不仅降低了产品成本,而且还减少了装配时间,便于生产商根据不同的市场对充电口快速进行变更。同时,通过第一连接板将支架固定到前舱支架上,以及通过第二连接板将支架固定到前防撞梁上,由于在支架前方还设置有车辆前保险杠和吸能垫,所以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可以减少充电口受冲击力的影响而发生破损的可能性,不仅有效的提高了充电口的使用寿命,还可以避免充电口因碰撞而产生漏电的风险,最大程度的保护充电口的使用安全性。【附图说明】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充电口支架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充电口支架与充电口配合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充电口支架装配图;上图中标记:1、安装板2、安装孔3、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 5、第一固定孔6、第一倒角7、第二固定孔 8、第一加强筋9、第二倒角10、第三固定孔 11、第二加强筋 12、第三加强筋13、充电口14、前舱支架15、前防撞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电动汽车充电口支架,包括:安装板1,其中心设置有安装孔2,用于固定安装充电口 13 ;安装孔2沿横轴线分成下端为半圆弧结构,上端为梯形结构;第一连接板3,其一端与安装板I的上端面相连接,另一端与前舱支架14相连接;第二连接板4,其为两个,分别设置于安装板I的下端两侧;第二连接板4的一端与安装板I的下端面相连接,另一端与前防撞梁15相连接。本技术的电动汽车充电口支架,通过在支架的安装部I上设置安装孔2,利用安装孔2沿横轴线分开的下端半圆弧状结构和上端梯形结构,来适应不同类型的充电口 13,有效的提高了充电口 13的适应性,不仅降低了产品成本,而且还减少了装配时间,便于生产商根据不同的市场对充电口 13快速进行变更。同时,通过第一连接板3将支架固定到前舱支架14上,以及通过第二连接板4将支架固定到前防撞梁15上,由于在支架前方还设置有车辆前保险杠和吸能垫,所以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可以减少充电口 13受冲击力的影响而发生破损的可能性,不仅有效的提高了充电口 13的使用寿命,还可以避免充电口 13因碰撞而产生漏电的风险,最大程度的保护充电口13的使用安全性。如图1和图2所示,在安装孔2的四周均匀设置有第一固定孔5,充电口 13通过穿过第一固定孔5的螺栓与安装板I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孔5从图1中可以看出共为4个,均匀设置在安装孔2的四角,可以利用四角形成的方形机构最大程度的提高充电口 13的安装稳定性,而且螺栓连接还便于对充电口 13进行快速的更换,有效的提高了充电口支架的安装强度和使用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口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其中心设置有安装孔,用于固定安装充电口;所述安装孔沿横轴线分成下端为半圆弧结构,上端为梯形结构;第一连接板,其一端与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面相连接,另一端与前舱支架相连接;第二连接板,其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下端两侧;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的下端面相连接,另一端与前防撞梁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友亮赵久志姜点双王春徐爱琴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