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跑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0530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三轮跑步车,两根推手杆[12]的前部分别与两条前腿[9]的后部可转动连接,前腿[9]的前端部设有前轮[1],前腿[9]上可转动连接有下连杆[8]的前部,后腿[13]的上端部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的推手杆[12]上,所述的后腿[13]还与下连杆[8]的后部可转动连接,后轮[20]设置于所述的后腿[13]的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连杆[8]可转动连接有靠背杆[10]的下端部,靠背杆[10]的前后面分别设有前靠垫[26]和后靠垫[27],所述的靠背杆[10]与所述的下连杆[8]之间设有位置锁定机构。通过转动靠背杆,乘坐者可以面向后乘或面向前乘坐,两种工作状态的转换容易实现,结构简单。(*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三轮跑步车。现有技术中,美国专利US 5669624和US 5590896公开了一种三轮跑步车的车架,其结构是两根推手杆的前部分别与两条前腿的后部可转动连接,并且所述的推手杆与所述的前腿之间设有锁定机构,所述的两条前腿的前部向两根推手杆的纵向中央对称面对称地弯曲,并且所述的两条前腿的前端部设有前轮,所述的前轮位于所述的两根推手杆的纵向中央对称面上,所述的前腿上可转动连接有下连杆的前部,后腿的上端部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的推手杆上,所述的后腿还与下连杆的后部可转动连接,两个后轮在所述的推手杆的纵向中央对称面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并且所述的后轮设置于所述的后腿的下部。这种三轮车的靠背杆不能调节,因此只能使乘坐者面向前方,与推车者呈背对面的方式。另外该三轮车不能使婴儿处于躺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位换向的三轮跑步车,它能使乘坐者选择面向前方或面向后方乘坐。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轮跑步车,两根推手杆的前部分别与两条前腿的后部可转动连接,并且所述的推手杆与所述的前腿之间设有锁定机构,所述的两条前腿的前部向两根推手杆的纵向中央对称面对称地弯曲,并且所述的两条前腿的前端部设有前轮,所述的前轮位于所述的两根推手杆的纵向中央对称面上,所述的前腿上可转动连接有下连杆的前部,后腿的上端部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的推手杆上,所述的后腿还与下连杆的后部可转动连接,两个后轮在所述的推手杆的纵向中央对称面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并且所述的后轮设置于所述的后腿的下部;所述的下连杆的大致中部可转动连接有靠背杆的下端部,所述的靠背杆与所述的下连杆之间设有位置锁定机构,所述的位置锁定机构使得所述的靠背杆至少有两个工作位置,第一工作位置是靠背杆向前方倾斜,第二工作位置是靠背杆向后方倾斜,所述的靠背杆的前下方设有连接于下连杆上的前座垫,所述的靠背杆的后下方设有连接于下连杆上的后座垫。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通过转动靠背杆使其处于第一工作位置并锁定时,乘坐者面向后乘坐在后座垫上,身子靠在靠背杆上,便于推车者对乘坐者进行语言交流或照顾,并可避免风直接吹向乘坐者的面部;当转动靠背杆使其处于第二工作位置并锁定时,乘坐者面向前乘坐在前座垫上,身子靠在靠背杆上,便于乘坐者观赏风景,两种工作状态的转换容易实现,结构简单。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靠背杆变换角度时的结构主视图,共有五个角度可供选择;附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附图4为本技术的靠背杆与下连杆之间的位置锁定机构的原理图;附图5为本技术的车架在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靠背杆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的结构俯视图(带有前座垫及前靠垫);附图7为靠背杆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的结构俯视图(带有后座垫及后靠垫);其^、前轮;、前限位块;、前踏板;、前踏板连接件;、前锁定按钮;、下连杆;、前腿;、靠背杆;、顶蓬;、推手杆;、后腿;、后锁定按钮;、后限位块;、后踏板连接件;、后踏板;、后轮;、弹簧;、锁定杆;、齿槽;、前坐垫;、后坐垫;、前靠垫;、后靠垫;实施例参见附图1至附图3,下述的可转动连接是枢轴连接。一种三轮跑步车,两根推手杆的前部分别与两条前腿的后部可转动连接,并且所述的推手杆与所述的前腿之间设有锁定机构,锁定机构与本文现有技术描述的两个美国专利在该处的锁定机构相同,系已有技术,解锁时,前腿与推手杆可以相对于两者的可转动连接部转动,使得三轮跑步车得以折叠。所述的两条前腿的前部向两根推手杆的纵向中央对称面对称地弯曲,并且所述的两条前腿的前端部设有前轮,所述的前轮位于所述的两根推手杆的纵向中央对称面上,所述的前腿上可转动连接有下连杆的前部,后腿的上端部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的推手杆上,所述的后腿还与下连杆的后部可转动连接,两个后轮在所述的推手杆的纵向中央对称面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并且所述的后轮设置于所述的后腿的下部,上述的三轮跑步车的车架结构与US 5669624和US5590896的结构原理相同。所述的下连杆的大致中部可转动连接有靠背杆的下端部,所述的靠背杆的前后面分别设有前靠垫和后靠垫,所述的靠背杆与所述的下连杆之间设有位置锁定机构。所述的位置锁定机构有多种,普通的技术人员都可想象出,例如现有技术中的靠背角度调节机构即可使用,附图4提供了一种锁定机构,通过锁定杆位于不同的齿槽内,使得靠背可在至少两个工作位置被锁定。所述的位置锁定机构使得所述的靠背杆至少有两个工作位置,第一工作位置是靠背杆向前方倾斜(如附图1的双点划线的靠背杆),第二工作位置是靠背杆向后方倾斜(如附图1的实线表示的靠背杆),所述的靠背杆的前下方设有连接于下连杆上的前座垫,所述的靠背杆的后下方设有连接于下连杆上的后座垫。所述的前座垫上表面的布与所述的靠背杆上的前靠垫连接为一体,所述的后座垫上表面的布与所述的靠背杆上的后靠垫连接为一体。所述的前腿或下连杆上可转动连接有前踏板连接件,所述的前踏板连接件的前端部设有上弯的前踏板,所述的前踏板连接件与所述的前腿或所述的下连杆之间设有锁定装置,锁定装置可以是在前踏板连接件的下方设置一个连接于前腿上的可转动支撑件,所述的前踏板连接件有两个工作位置,第一工作位置是所述的前踏板连接件与所述的前坐垫位于大致的同一水平面位置,此时所述的锁定装置处于锁定状态,支撑件支撑在所述的前踏板连接件上,使得所述的前踏板连接件不能转动,则前踏板连接件加长了前座垫的长度,乘坐者可以处于躺姿;第二工作位置是锁定装置从第一工作位置解锁后,把所述的前踏板连接件下翻至与前坐垫呈小于90度的夹角,如附图的实线所示,则乘坐者可以处于坐姿,前踏板用于放置双脚。所述的锁定装置还可以有其它的结构,如附图1、附图2中所示的前锁定按钮,在按压按钮时,解锁锁定机构。所述的前踏板连接件上设有布垫,所述的布垫的上表面布与所述的前座垫连接为一体。所述的前腿上设有前限位块,所述的前踏板连接件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的前踏板连接件与所述的前限位块相接触。后踏板连接件的结构与前踏板连接件的结构原理相同,锁定机构也相同,只是用于乘坐者向后乘坐。所述的后腿或下连杆上可转动连接有后踏板连接件,所述的后踏板连接件的后端部设有上弯的后踏板,所述的后踏板连接件与所述的后腿或所述的下连杆之间设有锁定装置,所述的后踏板连接件有两个工作位置,第一工作位置是所述的后踏板连接件与所述的后坐垫位于大致的同一水平面位置,此时所述的锁定装置处于锁定状态;第二工作位置是所述的后踏板连接件下翻至与后坐垫呈小于90度的夹角。所述的后踏板连接件上设有布垫,所述的布垫的上表面布与所述的后座垫连接为一体。所述的后腿上设有后限位块,所述的后踏板连接件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的后踏板连接件与所述的后限位块相接触。权利要求1.一种三轮跑步车,两根推手杆的前部分别与两条前腿的后部可转动连接,并且所述的推手杆与所述的前腿之间设有锁定机构,所述的两条前腿的前部向两根推手杆的纵向中央对称面对称地弯曲,并且所述的两条前腿的前端部设有前轮,所述的前轮位于所述的两根推手杆的纵向中央对称面上,所述的前腿上可转动连接有下连杆的前部,后腿的上端部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的推手杆上,所述的后腿还与下连杆的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轮跑步车,两根推手杆[12]的前部分别与两条前腿[9]的后部可转动连接,并且所述的推手杆[12]与所述的前腿[9]之间设有锁定机构,所述的两条前腿[9]的前部向两根推手杆[12]的纵向中央对称面对称地弯曲,并且所述的两条前腿[9]的前端部设有前轮[1],所述的前轮[1]位于所述的两根推手杆[12]的纵向中央对称面上,所述的前腿[9]上可转动连接有下连杆[8]的前部,后腿[13]的上端部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的推手杆[12]上,所述的后腿[13]还与下连杆[8]的后部可转动连接,两个后轮[20]在所述的推手杆[12]的纵向中央对称面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并且所述的后轮[20]设置于所述的后腿[13]的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连杆[8]的大致中部可转动连接有靠背杆[10]的下端部,所述的靠背杆[10]与所述的下连杆[8]之间设有位置锁定机构,所述的位置锁定机构使得所述的靠背杆[10]至少有两个工作位置,第一工作位置是靠背杆[10]向前方倾斜,第二工作位置是靠背杆[10]向后方倾斜,所述的靠背杆[10]的前下方的两根下连杆[8]之间设有前座垫[24],所述的靠背杆[10]的后下方两根下连杆[8]之间设有后座垫[2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郑还何高军蔡军荣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