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果简易腌藏方法和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11583863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0 1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披露了一种李果简易腌藏方法,包括步骤:设凹陷于地平面的腌池,腌池的边沿设有高于地平面的垄,所述垄上设有至少一个缺口,所述缺口的高度低于所述垄的高度;所述腌池的底部铺设底层防水隔膜,所述底层防水隔膜铺设延伸至垄的上方或延伸至垄的外侧;所述腌池中设有置果区域,在置果区域中放置李果;在置果区域加入盐、盐水和焦亚硫酸钠;在置果区域李果的上部铺设上层防水隔膜,所述上层防水隔膜铺设延伸至垄的上方或延伸至垄的外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同时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李果简易腌藏方法的结构。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让李果种植者因地制宜、简单方便地贮藏李果,同时贮藏效果好,提高贮藏李胚品质和食用安全性,实现周年供应优质加工原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李果简易腌藏方法和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李果简易腌藏方法和结构。
技术介绍
李子是蔷薇科李属植物,别名嘉庆子、布霖、玉皇李、山李子。其果实7至8月间成熟,饱满圆润,玲珑剔透,形态美艳,口味甘甜,是人们最喜欢的水果之一。李子除了可以新鲜食用外,还可以做成各种风味食品,比如李干、蜜饯、果酱、罐头等。由于李子成熟季节为5至7月,而风味食品的制作则是全年进行的,需要将李子果实(下称李果)进行周年贮藏。为实现周年提供加工原料李胚,目前李果的贮藏与其它果蔬脯、蜜饯等产品加工原料的传统贮藏方法一样,主要是采用高硫及高盐腌渍贮藏。传统腌渍李胚的盐度达到23%以上,焦亚硫酸钠达到5g/Kg以上。传统腌制贮藏工艺存在以下弊端:⑴高盐腌渍需要大量的食盐,每吨李果需0.3吨左右食盐;⑵高盐卤水形成的高渗透压极易致使果实细胞破裂,原料营养成分流失严重;⑶漂洗脱盐会产生大量高COD和BOD的盐卤废水照成环境污染,据测算,含5%NaCl卤水COD和BOD分别可达800、120mg/L;⑷常温贮藏的温度较不稳定;⑸贮藏中后期的果胚色泽会因氧化而明显褐变;⑹焦亚硫酸钠使用量达5g/Kg以上,会对加工产品造成食品安全隐患。现有加工企业多采用数十吨乃至上百吨的大型水泥池作为腌制贮藏容器,需对水泥池进行防腐蚀防漏等特殊处理,增加了生产成本,也造成生气季节提取原料不方便。现代食品消费趋势要求迫切需要食品安全性较高的创新性产品,需要环境友好的加工技术支撑,这就要求从原料质量及其加工工艺等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健康、低成本、节水节能的李果简易腌藏方法和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李果简易腌藏结构,包括一凹陷于地平面的腌池,所述腌池的边沿设有高于地平面的垄,所述垄上设有至少一个缺口,所述缺口的高度低于所述垄的高度;所述腌池的底部铺设有底层防水隔膜,所述底层防水隔膜铺设延伸至垄的上方或延伸至垄的外侧;所述腌池中设有置果区域,置果区域可以用于放置李果,所述置果区域上部铺设有上层防水隔膜,通常上层防水隔膜铺设在置果区域内李果的上部,所述上层防水隔膜铺设延伸至垄的上方或延伸至垄的外侧;所述上层防水隔膜上方设有高度为80-120cm的覆土层。覆土层为散装或袋装的泥土、细沙、砂子、碎石或以上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优选的,覆土层直接采用挖掘腌池时所挖出的泥土及砂石材料。闲置空地的土质为泥土、沙质土,所用覆土层可为腌池挖出的土质或另用沙子,散装或袋装。进一步地,所述的李果简易腌藏结构中,所述腌池的形状为矩形,腌池的底部低于地平面即可,为了保持腌池的温度和湿度,放置较多的李果,优选的,腌池的底部与地平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80cm。进一步地,所述的李果简易腌藏结构中,所述腌池的形状为与闲置空地形状相适配的形状,优选的,闲置空地可以选择于果树间的空地,当然也可以是其他任何位置的闲置空地。进一步地,所述的李果简易腌藏结构中,所述垄的高度为10-30cm。进一步地,所述的李果简易腌藏结构中,所述底层防水隔膜或上层防水隔膜的材质包括聚丙烯、聚氯乙烯、聚乙烯或聚苯乙烯。进一步地,所述的李果简易腌藏结构中,所述缺口的高度与地平面齐平。专利技术人同时还提供了一种李果简易腌藏方法,包括步骤:设凹陷于地平面的腌池,腌池的边沿设有高于地平面的垄,所述垄上设有至少一个缺口,所述缺口的高度低于所述垄的高度;所述腌池的底部铺设底层防水隔膜,所述底层防水隔膜铺设延伸至垄的上方或延伸至垄的外侧;所述腌池中设有置果区域,在置果区域中放置李果;在置果区域加入盐、盐水和焦亚硫酸钠;所加入的盐的质量与李果质量的比例为14:100-24:100;所加入的盐水的含盐量为15%-18%,所加入的盐水的质量与李果质量的比例为5:100-10:100;所加入的焦亚硫酸钠的质量与李果质量的比例为2:1000-5:1000。进一步地,所述的李果简易腌藏方法中,在置果区域加入盐、盐水和焦亚硫酸钠的先后顺序为先加盐、再加盐水,然后加入焦亚硫酸钠。进一步地,所述的李果简易腌藏方法中,所放置的李果的高度低于地平面50cm以上。进一步地,所述的李果简易腌藏方法中,所述盐和用于配制所述盐水的盐为食品级食盐。进一步地,所述的李果简易贮藏方法中,所述李果为经过粗盐破皮处理的李果。在置果区域李果的上部铺设上层防水隔膜,所述上层防水隔膜铺设延伸至垄的上方或延伸至垄的外侧。在所述上层防水隔膜的上方设覆土层。进一步地,所述覆土层的高度为80-120cm。覆土层的高度还可以根据置果区放置李果的数量等因素而设定其他高度值。本案采用低盐、低硫、隔氧、恒温等多点控制的栅栏技术对现有贮藏方法进行创新改进,在保证原料贮藏效果的基础上降低食盐及硫制剂的使用量,不仅能提高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性,同时达到降低生产成本、节水、减排等目标,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加工新技术。与传统贮藏方法相比,可解决现有产业的以下技术瓶颈问题:⑴大幅减少食盐使用量:腌制吨李果的食盐使用量可减少60%以上;⑵大幅降低环境污染压力:卤水盐度仅为15%左右,吨产品可减少漂洗产生的盐卤废水(以含5%NaCl计)排放量3吨左右;⑶提高了食品安全性:在保证果胚贮藏品质的前提下,焦亚硫酸钠使用量减少一半左右;⑷克服原料贮藏期间的氧化褐变:采用覆土层及隔氧包装结合的方式可完全避免氧化褐变,最大化保障原料品质;⑸改善贮藏温度变化:贮藏坑位于周边地平面以下,面上采用80cm左右的覆土层,具有温度变化幅度小的优势;⑹降低贮藏成本:利用生产企业乃至果园周边空地就地腌制贮藏,减少土地、建筑材料、人工费用等生产成本。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让李果种植者因地制宜,简单方便、低成本、长时间地贮藏李果,同时贮藏效果好,贮藏后取出的李果具有更好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李果简易腌藏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李果简易腌藏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附图标记说明:1-腌池2-底层防水隔膜3-置果区域4-上层防水隔膜5-覆土层6-地平面7-垄71-缺口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和图2,分别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李果简易腌藏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和之二。所述李果简易腌藏结构包括一凹陷于地平面6的腌池1,所述腌池的底部与地平面的距离为80cm,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腌池的底部与地平面的距离还可以大于80cm。所述腌池1在本专利技术某些实施方式中可以是在地表挖坑所获得,腌池所位于的土地的土质可以是泥土、细沙、小碎石或其组合物,也可以是其他适宜于填挖和无害于贮藏李果的土质。所述腌池1的边沿设有高于地平面6(本专利技术申请文件中所述的“地平面”一词均指的是垄7外的地表平面,主要用于作为相对高度参考平面说明本专利技术结构中部分结构的相对高度要求)的垄7,所述垄7上设有一个缺口71,所述缺口71的高度低于缺口周边的垄高,优选的,缺口71与地平面6齐平。所述腌池1的形状为矩形。所述腌池1的底部铺设有底层防水隔膜2,所述底层防水隔膜2铺设延伸至所述垄7外;所述垄7的高度为20cm;所述腌池1的置果区域3上部铺设有上层防水隔膜4,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李果简易腌藏方法和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李果简易腌藏方法,包括步骤:设凹陷于地平面的腌池,腌池的边沿设有高于地平面的垄,所述垄上设有至少一个缺口,所述缺口的高度低于所述垄的高度;所述腌池的底部铺设底层防水隔膜,所述底层防水隔膜铺设延伸至垄的上方或延伸至垄的外侧;所述腌池中设有置果区域,在置果区域中放置李果;在置果区域加入盐、盐水和焦亚硫酸钠;在置果区域李果的上部铺设上层防水隔膜,所述上层防水隔膜铺设延伸至垄的上方或延伸至垄的外侧;在上层防水隔膜的上方设覆土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李果简易腌藏方法,包括步骤:设凹陷于地平面的腌池,腌池的边沿设有高于地平面的垄,所述垄上设有至少一个缺口,所述缺口的高度低于所述垄的高度;所述腌池的底部铺设底层防水隔膜,所述底层防水隔膜铺设延伸至垄的上方或延伸至垄的外侧;所述腌池中设有置果区域,在置果区域中放置李果;在置果区域加入盐、盐水和焦亚硫酸钠;在置果区域李果的上部铺设上层防水隔膜,所述上层防水隔膜铺设延伸至垄的上方或延伸至垄的外侧;在上层防水隔膜的上方设覆土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李果简易腌藏方法中,所加入的盐的质量与李果质量的比例为14:100-24:100;所加入的盐水的含盐量为15%-18%,所加入的盐水的质量与李果质量的比例为5:100-10:100;所加入的焦亚硫酸钠的质量与李果质量的比例为2:1000-5:100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李果简易腌藏方法中,所加入的李果经粗盐破皮处理。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志刚林晓姿林晓婕梁璋成李维新郑榕青林程任香芸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永泰县科技文体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