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足混合式四足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8013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0 1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足混合式四足机器人,包括整机基座、行走足、滚轮足和支撑液压推杆,所述行走足布置在整机基座的前后两端,且每端各分布两个,每个行走足的结构相同;所述滚轮足布置在整机基座中间位置的两侧,且每侧各分布两个,一侧的两个为驱动轮滚轮足,另一侧的两个为从动轮滚轮足;所述整机基座左右两侧均设有均匀分布的两个支撑液压推杆;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承载能力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轮足混合式四足机器人能够以多种步态行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足混合式四足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四足机器人,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轮足混合式四足机器人。
技术介绍
四足机器人是目前比较普遍的一种机器人,从稳定性和控制难易程度及制造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四足机是最佳的足式机器人形式,四足机器人的研究深具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目前,国外关于四足机器人的研究比较多,比较典型的是卡耐基梅隆大学的Bostondynamics实验室研制的BigDog四足机器人,该机器人关节通过液压系统进行驱动,具有承载一定负载的能力,很强平衡能力,野外行走能力很强,但其成本很高,控制难度大。传统的设计大都采用电机作为关节驱动源,结构简单,但由于驱动源和结构的限制,使得其样机制作简单、承载能力小、运动比较单一、行走速度很慢,很难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传统四足机器人承载能力小、运动单一、行走速度慢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承载能力强,多种行进步态、结构简单的轮足混合式四足机器人。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轮足混合式四足机器人,包括整机基座、行走足、滚轮足和支撑液压推杆,所述行走足布置在整机基座的前后两端,且每端各分布两个,每个行走足的结构相同;所述滚轮足布置在整机基座中间位置的两侧,且每侧各分布两个,一侧的两个为驱动轮滚轮足,另一侧的两个为从动轮滚轮足;所述整机基座左右两侧均设有均匀分布的两个支撑液压推杆;所述行走足包括第一液压推杆、第二液压推杆、动平台基座、动平台和两个运动链;所述第一液压推杆的基座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整机基座,第一液压推杆的活塞杆固接动平台基座;第二液压推杆的基座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整机基座,第二液压推杆的活塞杆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第一液压推杆;所述动平台基座通过两个运动链连接动平台;所述两个运动链均由电机、驱动杆和连杆构成,两个运动链的电机在空间布置上互相垂直,电机的转动轴与驱动杆的一端连接,驱动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连杆的一端;其中一个运动链的连杆另一端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动平台的侧面,另一个运动链的连杆另一端固接动平台的顶面;所述从动轮滚轮足包括从动轮、从动轮撑板、从动轮支架、第一连杆、第一最短杆和第三液压推杆;所述从动轮的轮轴通过转动副铰链连从动轮撑板,所述从动轮撑板的顶端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从动轮支架,所述从动轮支架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整机基座;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从动轮支架,另一端通过转动副铰链与第一最短杆、第三液压推杆的活塞杆构成复合铰链;所述第一最短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整机基座,第三液压推杆的基座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整机基座;所述驱动轮滚轮足包括电机、驱动轮、驱动轮支架、第二连杆、第二最短杆和第四液压推杆;所述驱动轮的轮轴通过转动副铰链连驱动轮支架的下端,所述电机的转动轴固接驱动轮的轮轴,电机布置在驱动轮支架内侧;所述驱动轮支架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整机基座;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驱动轮支架,另一端通过转动副铰链与第二最短杆、第四液压推杆的活塞杆构成复合铰链;所述第二最短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整机基座,第四液压推杆的基座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整机基座。进一步的,所述两个运动链分别为第一运动链和第二运动链,所述第一运动链包括第一运动链电机、第一运动链驱动杆和第一运动链连杆,所述第二运动链包括第二运动链电机、第二运动链驱动杆和第二运动链连杆;所述第一运动链电机的转动轴和第一运动链驱动杆的一端固接,第一运动链驱动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第一运动链连杆的一端,第一运动链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动平台的侧面;所述第二运动链电机的转动轴与第二运动链驱动杆的一端固接,第二运动链驱动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第二运动链连杆的另一端,第二运动链连杆的另一端固接动平台的顶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承载能力强,本专利技术的轮足混合式四足机器人能够以多种步态行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轮足混合式四足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整机基座、2-第一液压推杆、3-第二液压推杆、4-动平台基座、5-第一运动链驱动杆、6-第一运动链连杆、7-第二运动链连杆、8-第二运动链驱动杆、9-动平台、10-第一运动链电机、11-第二运动链电机、12-从动轮、13-从动轮撑板、14-从动轮支架、15-第一连杆、16-第一最短杆、17-第三液压推杆、18-驱动轮、19-驱动轮电机、20-驱动轮支架、21-支撑液压推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轮足混合式四足机器人,包括整机基座1、行走足、滚轮足和支撑液压推杆21,行走足布置在整机基座1的前后两端,且每端各分布两个,每个行走足的结构相同;滚轮足布置在整机基座1中间位置的两侧,且每侧各分布两个,一侧的两个为驱动轮滚轮足,另一侧的两个为从动轮滚轮足;整机基座1左右两侧均设有均匀分布的两个支撑液压推杆21;整机基座1左右两侧均匀分布的两个支撑液压推杆21,保证四足机器人在倒地时能够自行调整起身。行走足包括第一液压推杆2、第二液压推杆3、动平台基座4、动平台9和两个运动链;第一液压推杆2的基座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整机基座1,第一液压推杆2的活塞杆固接动平台基座4;第二液压推杆3的基座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整机基座1,第二液压推杆3的活塞杆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第一液压推杆2;动平台基座4通过两个运动链连接动平台9;两个运动链均由电机、驱动杆和连杆构成,两个运动链的电机在空间布置上互相垂直,电机的转动轴与驱动杆的一端连接,驱动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连杆的一端;其中一个运动链的连杆另一端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动平台9的侧面,另一个运动链的连杆另一端固接动平台9的顶面;从动轮滚轮足包括从动轮12、从动轮撑板13、从动轮支架14、第一连杆15、第一最短杆16和第三液压推杆17;从动轮12的轮轴通过转动副铰链连从动轮撑板13,从动轮撑板13的顶端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从动轮支架14,从动轮支架14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整机基座1;第一连杆15的一端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从动轮支架14,另一端通过转动副铰链与第一最短杆16、第三液压推杆17的活塞杆构成复合铰链;第一最短杆16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整机基座1,第三液压推杆17的基座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整机基座1;驱动轮滚轮足包括驱动轮电机19、驱动轮18、驱动轮支架20、第二连杆、第二最短杆和第四液压推杆;驱动轮18的轮轴通过转动副铰链连驱动轮支架20的下端,驱动轮电机19的转动轴固接驱动轮18的轮轴,驱动轮电机19布置在驱动轮支架20内侧;驱动轮支架20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整机基座1;第二连杆的一端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驱动轮支架20,另一端通过转动副铰链与第二最短杆、第四液压推杆的活塞杆构成复合铰链;第二最短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整机基座1,第四液压推杆的基座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整机基座1。两个运动链分别为第一运动链和第二运动链,第一运动链包括第一运动链电机10、第一运动链驱动杆5和第一运动链连杆6,第二运动链包括第二运动链电机11、第二运动链驱动杆8和第二运动链连杆7;第一运动链电机10的转动轴和第一运动链驱动杆5的一端固接,第一运动链驱动杆5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第一运动链连杆6的一端,第一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轮足混合式四足机器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足混合式四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机基座(1)、行走足、滚轮足和支撑液压推杆(21),所述行走足布置在整机基座(1)的前后两端,且每端各分布两个,每个行走足的结构相同;所述滚轮足布置在整机基座(1)中间位置的两侧,且每侧各分布两个,一侧的两个为驱动轮滚轮足,另一侧的两个为从动轮滚轮足;所述整机基座(1)左右两侧均设有均匀分布的两个支撑液压推杆(21);所述行走足包括第一液压推杆(2)、第二液压推杆(3)、动平台基座(4)、动平台(9)和两个运动链;所述第一液压推杆(2)的基座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整机基座(1),第一液压推杆(2)的活塞杆固接动平台基座(4);第二液压推杆(3)的基座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整机基座(1),第二液压推杆(3)的活塞杆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第一液压推杆(2);所述动平台基座(4)通过两个运动链连接动平台(9);所述两个运动链均由电机、驱动杆和连杆构成,两个运动链的电机在空间布置上互相垂直,电机的转动轴与驱动杆的一端连接,驱动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连杆的一端;其中一个运动链的连杆另一端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动平台(9)的侧面,另一个运动链的连杆另一端固接动平台(9)的顶面;所述从动轮滚轮足包括从动轮(12)、从动轮撑板(13)、从动轮支架(14)、第一连杆(15)、第一最短杆(16)和第三液压推杆(17);所述从动轮(12)的轮轴通过转动副铰链连从动轮撑板(13),所述从动轮撑板(13)的顶端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从动轮支架(14),所述从动轮支架(14)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整机基座(1);所述第一连杆(15)的一端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从动轮支架(14),另一端通过转动副铰链与第一最短杆(16)、第三液压推杆(17)的活塞杆构成复合铰链;所述第一最短杆(16)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整机基座(1),第三液压推杆(17)的基座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整机基座(1);所述驱动轮滚轮足包括驱动轮电机(19)、驱动轮(18)、驱动轮支架(20)、第二连杆、第二最短杆和第四液压推杆;所述驱动轮(18)的轮轴通过转动副铰链连驱动轮支架(20)的下端,所述驱动轮电机(19)的转动轴固接驱动轮(18)的轮轴,驱动轮电机(19)布置在驱动轮支架(20)内侧;所述驱动轮支架(20)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整机基座(1);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驱动轮支架(20),另一端通过转动副铰链与第二最短杆、第四液压推杆的活塞杆构成复合铰链;所述第二最短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整机基座(1),第四液压推杆的基座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整机基座(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足混合式四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机基座(1)、行走足、滚轮足和支撑液压推杆(21),所述行走足布置在整机基座(1)的前后两端,且每端各分布两个,每个行走足的结构相同;所述滚轮足布置在整机基座(1)中间位置的两侧,且每侧各分布两个,一侧的两个为驱动轮滚轮足,另一侧的两个为从动轮滚轮足;所述整机基座(1)左右两侧均设有均匀分布的两个支撑液压推杆(21);所述行走足包括第一液压推杆(2)、第二液压推杆(3)、动平台基座(4)、动平台(9)和两个运动链;所述第一液压推杆(2)的基座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整机基座(1),第一液压推杆(2)的活塞杆固接动平台基座(4);第二液压推杆(3)的基座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整机基座(1),第二液压推杆(3)的活塞杆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第一液压推杆(2);所述动平台基座(4)通过两个运动链连接动平台(9);所述两个运动链均由电机、驱动杆和连杆构成,两个运动链的电机在空间布置上互相垂直,电机的转动轴与驱动杆的一端连接,驱动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连杆的一端;其中一个运动链的连杆另一端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动平台(9)的侧面,另一个运动链的连杆另一端固接动平台(9)的顶面;所述从动轮滚轮足包括从动轮(12)、从动轮撑板(13)、从动轮支架(14)、第一连杆(15)、第一最短杆(16)和第三液压推杆(17);所述从动轮(12)的轮轴通过转动副铰链连从动轮撑板(13),所述从动轮撑板(13)的顶端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从动轮支架(14),所述从动轮支架(14)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整机基座(1);所述第一连杆(15)的一端通过转动副铰链连接从动轮支架(14),另一端通过转动副铰链与第一最短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研彪孙鹏张利赵章风计时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