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稳定生产L-甲硫氨酸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稳定生产L-甲硫氨酸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40758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代谢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稳定生产L‑甲硫氨酸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平衡生长与生产,以菌株E.coli W3110M2/pAm为出发菌株,敲降参与苏氨酸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thrB(高丝氨酸激酶),通过质粒pA*HAm过表达三羧酸循环中的基因sucA(α‑酮戊二酸脱氢酶)和源于紫色杆菌的基因metZ*(O‑琥珀酰巯基转移酶突变体),并在该质粒上引入hok/sok系统来增加质粒的稳定性,最后获得含质粒的重组大肠杆菌菌株。本发明专利技术菌株在发酵过程中无需抗生素添加也能实现L‑甲硫氨酸的稳定生产,避免了由于抗生素添加带来的质粒丢失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代谢工程,尤其涉及一种稳定生产l-甲硫氨酸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甲硫氨酸(l-methionine),是生物体唯一含硫的必需氨基酸,又名蛋氨酸或2-氨基-4-甲硫基丁酸((s)-2amino-4-(methylthio)butanoic acid)。s-腺苷甲硫氨酸(sam)是合成dna、rna等生物大分子和补充剂或治疗性药物的主要生物甲基供体,l-甲硫氨酸可作为sam的前体间接参与多种代谢过程,在动物饲料、人体营养以及化妆品等方面具有商业价值。其合成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合成法,酶催化法以及微生物发酵法。近年来,化学合成法合成l-甲硫氨酸的技术成熟且成本低,但是其步骤繁琐,常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酶催化法具有较强的专一性和立体选择性,反应简单,但其原料价格偏高,并不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微生物发酵法绿色高效低污染,反应条件温和,使得其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2、目前,有较多学者已经对l-甲硫氨酸在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glutamicum)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的合成途径及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代谢工程策略和合成生物学手段应用于l-甲硫氨酸高产菌株的构建中。这些策略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1)解除代谢途径中关键酶的反馈调节,如移除转录负调控基因、定点突变天冬氨酸激酶解除赖氨酸及苏氨酸对其的反馈抑制、解除终产物l-甲硫氨酸及sam的反馈抑制、增加高丝氨酸o-琥珀酰转移酶活性等;(2)削弱竞争与降解途径,使其更多流向l-甲硫氨酸的合成,如敲除赖氨酸分支关键基因或利用生长偶联型启动子pflia启动该基因的转录、敲除苏氨酸分支途径基因以减少前体物质高丝氨酸的消耗、降低sam合成酶活性或表达量以减少l-甲硫氨酸的消耗;(3)增强生物合成途径,如过表达合成途径中关键基因、引入外源途径如引入甜菜碱途径来增加l-甲硫氨酸合成过程中甲基供体的供应;(4)优化转运系统,如通过质粒或基因组过表达编码l-甲硫氨酸外排蛋白的基因、破环l-甲硫氨酸的内运系统metd以减少l-甲硫氨酸的内运、减少前体物质l-高丝氨酸的外运等;(5)增加辅因子的供应,保证菌体辅因子量的充足,如过表达大肠杆菌中的pnta、pntb基因以促进nadph的生成;(6)优化发酵条件,如培养基成分的优化、调节放大发酵过程中的溶氧值、补料方式及补料速率等。

3、但在上述策略中,由于微生物中l-甲硫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较为复杂,受到多层次的调控,生长与生产之间的关系难以协调,因此目前仍无法理性实现过程最优化调控。另外,在发酵过程中,质粒丢失、诱导剂以及抗生素的添加也会带来了相应一系列问题,如产量不稳定、生产成本提高等问题,这些阻碍了利用微生物发酵法的工业化生产l-甲硫氨酸。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微生物发酵法合成l-甲硫氨酸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稳定生产l-甲硫氨酸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本专利技术通过平衡生长与生产,在大肠杆菌中引入外源的从高丝氨酸到高半胱氨酸的途径以增加l-甲硫氨酸的生成,并在质粒不同位置引入毒素-抗毒素系统hok/sok,使转化质粒后形成的重组菌株在无抗生素添加的情况下实现l-甲硫氨酸的稳定生产。

2、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稳定生产l-甲硫氨酸的基因工程菌。具体地,所述基因工程菌通过在底盘菌基因组上对thrb基因进行敲降、再过表达suca基因和metz*基因、并引入毒素-抗毒素系统hok/sok获得。

4、本专利技术基因工程菌能稳定生产l-甲硫氨酸的原理在于:

5、①通过对thrb基因进行敲降削弱苏氨酸分支途径,以此减少高丝氨酸的消耗并同时保持菌体生长不受影响。将thrb基因实现减少表达,有利于平衡菌株的生长与l-甲硫氨酸的生产,若将thrb基因完全敲除,不利于菌株的生长,因而不能完全敲除;但若将thrb基因正常表达,不利于l-甲硫氨酸的生产。

6、②本专利技术通过过表达三羧酸循环中suca基因增强琥珀酰辅酶a的供应,并引入外源o-琥珀酰巯基转移酶突变体metz*基因,增加高丝氨酸至高半胱氨酸途径,平衡生长与生产,从而提高l-甲硫氨酸的生成量。

7、③引入毒素-抗毒素系统hok/sok,使得菌株可在无抗生素添加的情况下保持质粒的稳定,避免抗生素的添加产生的质粒丢失的问题,同时,o-琥珀酰巯基转移酶突变体metz*基因可以在不添加抗生素的毒素-抗毒素系统hok/sok表达下,实现高丝氨酸至高半胱氨酸途径的稳定增加。

8、基于上述原理,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底盘菌基因组上对thrb基因进行敲降、再过表达suca基因和metz*基因、并引入毒素-抗毒素系统hok/sok获得一种稳定生产l-甲硫氨酸的基因工程菌。

9、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底盘菌为e.coli w3110δmetjδmetiδlysatrc-meth trc-metf trc-cyse trc-serb trc-serc/pa*ham。

10、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敲降后底盘菌基因组的thrb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suca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毒素-抗毒素系统hok/sok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11、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metz*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源于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的metz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以下位点的突变得到的氨基酸序列:

12、(a)第306位谷氨酰胺突变为丙氨酸;

13、(b)第311位丙氨酸突变为甘氨酸;

14、(c)第365位精氨酸突变为丙氨酸。

15、metz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上述位点的突变后,其编码得到的o-琥珀酰巯基转移酶突变体可以在外源导入底盘菌后,得到稳定高效表达,同时,可以在不添加抗生素的毒素-抗毒素系统hok/sok表达下,实现高丝氨酸至高半胱氨酸途径的稳定增加。

16、进一步优选,metz*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17、seq id no.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编码的o-琥珀酰巯基转移酶突变体可以在外源导入底盘菌后,得到稳定高效表达,同时,可以在不添加抗生素的毒素-抗毒素系统hok/sok表达下,实现高丝氨酸至高半胱氨酸途径的稳定增加。

18、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稳定生产的基因工程菌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9、(1)在底盘菌基因组上敲降thrb基因;

20、(2)在质粒上过表达来自e.coli w3110的suca基因,并转化至底盘菌中;

21、(3)在质粒上过表达来自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的metz基因,并将其突变,然后转化至底盘菌中;

22、(4)在质粒上引入毒素-抗毒素系统hok/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稳定生产L-甲硫氨酸的基因工程菌,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菌通过在底盘菌基因组上对thrB基因进行敲降、再过表达sucA基因和metZ*基因、并引入毒素-抗毒素系统hok/sok获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生产L-甲硫氨酸的基因工程菌,其特征在于:底盘菌为E.coli W3110ΔmetJΔmetIΔlysA Trc-metH Trc-metF Trc-cysE Trc-serB Trc-serC/pA*Ha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生产L-甲硫氨酸的基因工程菌,其特征在于:敲降后底盘菌基因组的thrB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sucA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2所示,毒素-抗毒素系统hok/sok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生产L-甲硫氨酸的基因工程菌,其特征在于:metZ*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源于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的metZ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以下位点的突变得到的氨基酸序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稳定生产L-甲硫氨酸的基因工程菌,其特征在于:metZ*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基因工程菌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敲降thrB基因的方法为:将thrB基因的起始密码子ATG突变为GTG。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metZ基因突变后,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相对于metZ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以下位点的突变: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底盘菌为E.coli W3110ΔmetJΔmetIΔlysA Trc-metH Trc-metF Trc-cysE Trc-serB Trc-serC/pA*Ham;质粒为pAm。

10.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基因工程菌或如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构建方法构建得到的基因工程菌在生产L-甲硫氨酸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生产l-甲硫氨酸的基因工程菌,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菌通过在底盘菌基因组上对thrb基因进行敲降、再过表达suca基因和metz*基因、并引入毒素-抗毒素系统hok/sok获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生产l-甲硫氨酸的基因工程菌,其特征在于:底盘菌为e.coli w3110δmetjδmetiδlysa trc-meth trc-metf trc-cyse trc-serb trc-serc/pa*ha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生产l-甲硫氨酸的基因工程菌,其特征在于:敲降后底盘菌基因组的thrb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suca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2所示,毒素-抗毒素系统hok/sok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生产l-甲硫氨酸的基因工程菌,其特征在于:metz*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源于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的metz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志强郭盈盈王丽娟逄爱萍牛坤郑裕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