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拉手组件、拉手环及使用该拉手组件的公交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70434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9 0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公交车拉手组件、拉手环及使用该拉手组件的公交车。其中公交车拉手组件包括公交车拉手环和吊带,所述吊带具有拉手环连接端和扶杆连接端,所述公交车拉手环具有供人手抓持的握持部,所述公交车拉手环上设有两处相互分离的吊带固定结构,相应两吊带的拉手环连接端分别通过两所述吊带固定结构与公交车拉手环固定连接且两吊带的拉手环连接端相互分离,所述握持部设置在公交车拉手环上用于与安装到扶杆上的两吊带的延长线的交点对应的位置。采用上述公交车拉手组件,公交车拉手环不会相对于两吊带的交点转动,稳定性好,能够为乘客提供稳定的扶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公交车拉手组件、拉手环及使用该拉手组件的公交车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公交车所用的拉手是由一根吊带将拉手环吊在车内的扶杆上,当公交车突然加速或急刹车时,人会与拉手环一起相对扶杆前后晃动,稳定性差,存在安全隐患。为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1220733084.6、授权公告号CN 203110988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公交车把手,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公交车拉手组件,该公交车拉手组件包括具有供人手握持的握持部的拉手环91 (即吊环)、吊带92和吊带固定座93,各拉手环91均对应设有两根长度相等的吊带93,分别为左吊带a和右吊带b,各吊带92均具有与公交车拉手环连接的拉手环连接端和用于与公交车的扶杆94连接的扶杆连接端。左吊带a和右吊带b两者的拉手环连接端对接固定在一起,并同时与拉手环91固定连接,两者的扶杆连接端分别通过相应的吊带92固定座固定在车辆的扶杆94上,与扶杆94构成三角形布置结构。这样,在车辆突然加速或者急刹车时,拉手环91均不会相对扶杆发生大幅的前后晃动。但是,由于拉手环91是直接固定在两吊带92下端的交点位置,因此拉手环91仍会绕两根吊带92的交点转动,仍然存在稳定性问题,无法给乘客提供良好的扶持,乘客身体还是会发生较大晃动,并会需要使手腕产生较大的弯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为乘客提供稳定扶持的公交车拉手组件,同时,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该公交车拉手组件中的公交车拉手环及使用该公交车拉手组件的公交车。本技术中公交车拉手组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公交车拉手组件,包括公交车拉手环和吊带,所述吊带具有拉手环连接端和扶杆连接端,所述公交车拉手环具有供人手抓持的握持部,所述公交车拉手环上设有两处相互分离的吊带固定结构,相应两吊带的拉手环连接端分别通过两所述吊带固定结构与公交车拉手环固定连接且两吊带的拉手环连接端相互分离,所述握持部设置在公交车拉手环上用于与安装到扶杆上的两吊带的延长线的交点对应的位置;所述公交车拉手环包括拉手环本体,所述拉手环固定结构包括两只分体设置且相互对合的卡套和凸出设置在拉手环本体上的T形凸块,两只卡套上分别设有半凸块容纳腔而在两只卡套对合到位时形成供所述T形凸块防脱嵌入并转动配合的腔室,所述吊带固定在所述卡套上。两只所述卡套上均设有至少两个螺纹紧固件穿孔,对应的吊带夹设在两只所述卡套之间且吊带上设有与所述螺纹紧固件穿孔对应的固定孔,相应的螺纹紧固件穿过所述螺纹紧固件穿孔和吊带上的固定孔将吊带固定在卡套上。所述拉手环本体包括两只成V形设置的环形柄体,两环形柄体的底部一体设置而形成握持部,所述吊带固定结构设置在两环形柄体的顶部。所述吊带为端部对折在一起的双层吊带并具有用于搭设到公交车的扶杆上的弯折段,所述公交车拉手组件还包括用于将吊带定位到扶杆上的压板,所述压板中部具有用于容纳相应吊带的凹部,所述凹部两侧具有用于与扶杆固定连接的固定结构。本技术中公交车拉手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公交车拉手环,包括供人手抓持的握持部,所述公交车拉手环上设有两处供相应两只吊带的拉手环固定端分别固定连接的吊带固定结构,两所述吊带固定结构相互分离设置以使通过两所述吊带固定结构固定在公交车拉手环上的两吊带的拉手环连接端相互分离,所述握持部设置在公交车拉手环上用于与安装到扶杆上的两吊带的延长线的交点对应的位置;所述公交车拉手环包括拉手环本体,所述拉手环固定结构包括两只分体设置且相互对合的卡套和凸出设置在拉手环本体上的T形凸块,两只卡套上分别设有半凸块容纳腔而在两只卡套对合到位时形成供所述T形凸块防脱嵌入并转动配合的腔室,所述卡套上设有用于与吊带固定连接的连接结构。所述拉手环本体包括两只成V形设置的环形柄体,两环形柄体的底部一体设置而形成握持部,所述吊带固定结构设置在两环形柄体的顶部。本技术中一种公交车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公交车,包括扶杆和设置在扶杆上的公交车拉手组件,所述公交车拉手组件包括公交车拉手环和吊带,所述吊带具有拉手环连接端和扶杆连接端,所述公交车拉手环具有供人手抓持的握持部,所述公交车拉手环上设有两处相互分离的吊带固定结构,相应两吊带的拉手环连接端分别通过两所述吊带固定结构与公交车拉手环固定连接且两吊带的拉手环连接端相互分离,所述握持部设置在公交车拉手环上用于与安装到扶杆上的两吊带的延长线的交点对应的位置;所述公交车拉手环包括拉手环本体,所述拉手环固定结构包括两只分体设置且相互对合的卡套和凸出设置在拉手环本体上的T形凸块,两只卡套上分别设有半凸块容纳腔而在两只卡套对合到位时形成供所述T形凸块防脱嵌入并转动配合的腔室,所述吊带通过卡套上对应设置的连接结构固定在所述卡套上。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公交车拉手环上设有两处相互分离的吊带固定结构,相应两吊带的拉手环连接端分别通过两所述吊带固定结构与公交车拉手环固定连接且两吊带的拉手环连接端相互分离,所述握持部设置在公交车拉手环上用于与安装到扶杆上的两吊带的延长线的交点对应的位置,这样,公交车拉手环通过吊带安装到扶杆上以后,扶杆、公交车拉手环和吊带整体形成三角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在车辆突然加速或者急刹车时,公交车拉手环不会相对于两吊带的交点转动,稳定性好,能够为乘客提供稳定扶持。【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公交车拉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91拉手环,92吊带,93吊带固定座,94扶杆。图2是本技术中公交车拉手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结构分解图;图4是图1中公交车拉手组件安装到公交车扶杆上时的主视图;图5是图4的左视图。图中各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_后固定座,2_后吊带,3_螺钉,4_卡套一,5-卡套二,6-螺母,7-环形柄体,8-前吊带,9-前固定座,10-扶杆,11-握持部,12-T形凸块,13公交车拉手环,m-前吊带延长线,η-后吊带延长线。【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中公交车拉手组件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图5所示,包括公交车拉手环13、吊带和固定座,其中吊带包括用于沿车辆的行驶方向前后排列的前吊带8和后吊带2,对应的固定座包括前固定座9和后固定座I,用于将相应的吊带定位到公交车的扶杆10上。前吊带8和后吊带2均为端部对折在一起的双层吊带,并具有用于搭设到公交车的扶杆10上的弯折段;前固定座9和后固定座I均采用压板,压板中部具有用于容纳相应吊带的凹部,所述凹部两侧的板体上具有用于与扶杆10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的螺钉孔,构成固定结构。各吊带的上端形成用于与公交车的扶杆10连接的扶杆连接端,下端形成用于与公交车拉手环13连接的拉手环连接端。公交车拉手环13包括拉手环本体和用于与吊带固定连接的吊带固定结构。其中拉手环本体包括两只成V形设置的环形柄体7,两环形柄体7的底部一体设置而形成供乘客握持的杆状的握持部11,吊带安装到扶杆10上以后,吊带与对应的环形柄体7沿同一直线设置,且该握持部11对应于两吊带的延长线的交点。两环形柄体7采用一体式设计,制造方便,成本低,结构强度高,能够保证两者之间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公交车拉手组件,包括公交车拉手环和吊带,所述吊带具有拉手环连接端和扶杆连接端,所述公交车拉手环具有供人手抓持的握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交车拉手环上设有两处相互分离的吊带固定结构,相应两吊带的拉手环连接端分别通过两所述吊带固定结构与公交车拉手环固定连接且两吊带的拉手环连接端相互分离,所述握持部设置在公交车拉手环上用于与安装到扶杆上的两吊带的延长线的交点对应的位置;所述公交车拉手环包括拉手环本体,所述拉手环固定结构包括两只分体设置且相互对合的卡套和凸出设置在拉手环本体上的T形凸块,两只卡套上分别设有半凸块容纳腔而在两只卡套对合到位时形成供所述T形凸块防脱嵌入并转动配合的腔室,所述吊带固定在所述卡套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义文嵩高豪荣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