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运输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公交吊环把手。
技术介绍
公交车仍是大多数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在上班高峰期间,车内大多数乘客都要站立着,手拉住吊环把手。车辆突然刹车或者转弯时,由于惯性的作用,乘客的手腕会承受很大的拉力和扭力。现在的公交车上普遍采用尼龙链接的把手,少数公交车上采取弹簧减震的把手。大部分公交车上的把手其减震和缓冲作用都很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公交吊环把手,本着受力的均匀性,把手柄设计成流体阻尼减震,减缓因惯性对人体的巨大拉力,固定支架与链接部分和链接部分与把手之间设计成球形链接,减缓因惯性对人体的扭力。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公交吊环把手,其包括,公交支架1,固定支座2,上球形接头3,减震器4,下球形接头5,把手6。固定支座2连接在公交支架1上,上球形接头3与固定支座2活动连接,减震器4与上球形接头3固定连接,下球形接头5与减震器4固定连接,把手6与下球形接头5活动连接。减震器优选为流体阻尼原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减缓把手在车辆转弯时所产生的拉力和扭力;2、避免人体因惯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公交吊环把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公交支架(1),固定支架(2),上球形接头(3),减震器(4),下球形接头(5),把手(6);其中,固定支座(2)固定连接在公交支架(1)上,上球形接头(3)与固定座(2)活动连接,减震器(4)与上球形接头(3)固定连接,下球形接头(5)与减震器(4)固定连接,把手6与下球形接头5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公交吊环把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公交支架(1),固定支架(2),上球形接头(3),减震器(4),下球形接头(5),把手(6);其中,固定支座(2)固定连接在公交支架(1)上,上球形接头(3)与固定座(2)活动连接,减震器(4)与上球形接头(3)固定连接,下球形接头(5)与减震器(4)固定连接,把手6与下球形接头5活动连接。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朋月,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