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苯并吖啶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1549793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3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苯并吖啶衍生物,具有如式(1)所示的结构,其中:R1和R2连接形成芳环与吖啶稠合形成式(2)所示结构,进一步地,所述R3与R4连接形成芳环与吖啶稠合为式(3)所示结构。电致发光器件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材料制备电子传输层时,可以降低器件的启亮电压,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增加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苯并吖啶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电致发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苯并吖啶衍生物,其制备方法,以及其在电子传输材料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在电致发光器件中传统使用的电子传输材料是Alq3,但Alq3的电子迁移率比较低(大约在10-6cm2/Vs)。为了提高电致发光器件的电子传输性能,研究人员做了大量的探索性研究工作。LG化学在中国的专利说明书中报道了一系列芘的衍生物,在电发光器件中用作电子传输和注入材料,提高了器件的发光效率(公开号CN101003508A)。曹镛等人合成出FFF-Blm4(J.Am.Chem.Soc.;(Communication);2008;130(11);3282-3283)作为电子传输和注入层材料(与Ba/Al和单独用Al作为阴极相比较),大大地改善了器件的电子注入和传输,提高了电发光效率。柯达公司在美国专利(公开号US2006/0204784和US2007/0048545)中,提到混合电子传输层,采用一种低LUMO能级的材料与另一种低起亮电压的电子传输材料和其他材料如金属材料等掺杂而成。基于这种混合电子传输层的器件,效率和寿命等都得以提高,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苯并吖啶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苯并吖啶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式(1)所示的结构:其中:R1和R2连接形成芳环与吖啶稠合;Ar1和Ar2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选自C6‑C30的取代或非取代的芳烃基团,C6‑C30的取代或非取代的稠环芳烃基团,C5‑C30的取代或非取代的稠杂环基团,五元、六元的杂环或取代杂环,C1‑C12的取代或非取代的脂肪族烷基基团中的一种;R1‑R7相同或不同,独立选自H、C1‑C12的取代或非取代的脂肪族烷基基团,C6‑C20的取代或非取代的芳烃基团,C6‑C20的取代或非取代的稠环芳烃基团,C5‑C20的取代或非取代的稠杂环基团,五元、六元的杂环或取代杂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苯并吖啶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式(2)或式(3)所示的结构:其中:Ar1选自C6-C30的取代的芳烃基团;Ar2选自C6-C30的取代或非取代的芳烃基团;所述的取代是被芳基或杂环芳基取代;R3和R4选自H,R5-R7选自H,R8-R11选自H,R12-R14选自H。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并吖啶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r1选自C6-C30的取代稠环芳烃基团,所述的Ar2选自C6-C30的取代或非取代的稠环芳烃基团。3.一种苯并吖啶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式(2)或式(3)所示的结构:R3和R4选自H,R5-R7选自H,R8-R11选自H,R12-R14选自H;所述Ar1和A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洪涛李银奎汤金明任雪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固安鼎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