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道岔复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4332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多用道岔复轨器,由V字型复轨器、左复轨器、右复轨器、丁字型复轨器和垫板组成。体积小,适合于在道岔区间轮对脱轨后的复轨。此外,使用铁路机车车辆复轨器时,需用扣件和勾头螺栓使复轨器固定。以保证复轨器与钢轨密贴。而多用道岔复轨器在道叉尖处使用时,则不用固定。在辙叉心处使用V字型复轨器时,也不需道钉及螺栓固定。因此,使用起来特别方便。尤其对于无法便用道钉的轨枕(如水泥轨枕)来说,更具有特殊的意义。(*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铁路的其它设备。多用道岔复轨器适用于铁路机车车辆轮对在道岔区间脱线后的复轨。也可用于直线段区间轮对脱轨后的复轨。当机车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使轮对脱离钢轨轨道时,可用复轨器使其复轨。当脱轨发生在道岔这一特定区域内时,通用复轨器就无能为力了。此时,必须用多用道岔复轨器。目前,用于机车车辆轮对脱轨后复轨的有中国专利铁路机车车辆复轨器。专利申请号87211137。由于这种复轨器体积较大,在道岔区安放不下。所以,不适用道岔区轮对复轨。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轻便、多用途的道岔复轨器。该复轨器特别适合于机车车辆轮对在道岔区间脱轨后的复轨。也适用于直线段区间轮对脱轨后的复轨。该复轨器操作简单、可靠性好、复轨平稳、无跳动,一次复轨即可成功。从组装到起复作业完成只需十几分钟。此外,因该复轨器体积小,在起复作业过程中不会接触车辆上的任何部件,因此,电力机车可以带电作业。多用道岔复轨器的复轨原理1、轮对在道岔尖处脱轨后的起复当机车车辆轮对在道岔尖处脱轨后,将两个丁字型复轨器分别放在岔尖内侧。不用道钉和螺栓固定。丁字型复轨器前端面有一个斜面。在拖拉起复中,轮对踏面顺着丁字型复轨器斜面在滚动中逐渐升高。与此同时,在滚动过程中,轮对轮缘与丁字型复轨器导轨接触,并对导轨产生侧压力。由于复轨器被卡在岔尖处不能移动。故对轮对轮缘产生反作用力,迫使轮对在滚动。升高的同时,还发生趋向于钢轨的横移,迫使轮对复位。2、轮对在辙叉芯处的脱轨起复当机车车辆轮对在辙叉芯处脱轨后,将V字型复轨器安装在辙叉芯处。不用道钉和螺栓固定。自然卡好即可。在另一侧钢轨与辙叉芯对应处,安装左型或右型复轨器,用螺栓与钢轨连接。在拖拉起复中,一侧轮对顺着V字型复轨器前端斜面滚动、升高。与此同时,在导向筋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迫使轮对升高复位。另一侧轮对顺着左型(或右型)前端斜面滚动。升高。与此同时,在导向筋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迫使轮对升高复位。3、轮对在直线部位脱轨后的复轨当脱轨轮对掉在钢轨内的一侧时,应安放左复轨器或右复轨器。在对应的脱轨轮对钢轨外侧安装V字型复轨器。V字型复轨器下面要放置垫板,用螺栓与钢轨连接。在拖拉起复中,脱轨轮对分别顺着两个复轨器的前端斜面滚动。上升。与此同时,在导向筋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发生横向移动复位。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详细描述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多用道岔复轨器工作示意图图2为多用道岔复轨器中的V字型复轨器。图3为多用道岔复轨器中的左复轨器。图4为多用道岔复轨器中的右复轨器。图5为丁字型复轨器图6为直线部位轮对脱轨后复轨器用垫板。本技术由V字形复轨器1、左复轨器2、右复轨器3、丁字形复轨器4和垫板5组成。V字形复轨器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V字形铁。下部为梯形铁。V字形铁的尖端6靠近梯形铁的下底。梯形铁的上底与V形铁叉开部位约三分之一处相连。V字形复轨器全长670~690mm,宽250~270mm,高155~165mm。V字形铁叉开部位宽240~260mm。V字形铁高35~45mm。叉开两边均宽50~60mm。V字形复轨器侧面有5个螺栓孔。左复轨器与右复轨器以线路横截面的中心线为轴左右对称。左、右复轨器均由导向轨7、底板8和踏铁9组成。左、右复轨器底板均长790~810mm。宽380~400mm。导向轨成弧形。导向轨宽35~45mm。高55~65mm。导向轨顶部与底板底部之间高190~210mm。底板8的侧面有6个道钉孔。导向轨7的侧面有7个螺栓孔。踏铁9长85~95mm,宽30~40mm。高31~46mm。丁字形复轨器4由轨道10和底座11组成。丁字形复轨器4长690~710mm。高125~135mm。底座11为梯形。梯形上底长110~130mm。下底长170~190mm。轨道10的平直部分长360~380mm。轨道10宽35~45mm。轨道侧面有两个通孔。直线部位轮对用垫板5由底座12、挡板13和挡铁14组成。底座12长860~880mm。宽170~190mm。高35~45mm。底座12一侧有6个道钉孔。另一侧有两块挡铁14。底座12的上部有4块挡铁14。挡板13的顶部与底座12的底部之间的高度为150~170mm。实施例V字形复轨器全长680mm,宽260mm,高160mm。V字形铁叉开部位宽250mm。V字形铁高35~45mm。叉开两边均宽50~60mm。左右复轨器均长800mm,宽390mm。导向轨顶部与底板底部之间高200mm。踏铁长90mm,宽35mm,高36mm。丁字形复轨器长700mm,高130mm,梯形上底长120mm,下底长180mm,轨道平直部分长370mm,轨道宽40mm。直线部位轮对用垫板的底座长870mm、宽180mm、高40mm、挡板顶部与底座底部之间的高度为160mm。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构造简单、结构合理。2、重量轻、体积小、使用方便。3、安放时深入辙叉芯两头三角区多、刚性好、稳定性好。4、适应性强(电力、内燃、蒸汽机车及各型车辆均可使用)、起复快、一次起复成功率高、对机车车辆及线路损伤小。5、在道叉尖处使用时不用固定,因此,使用起来特别方便。尤其对于无法使用道钉的轨枕(如水泥轨枕)来说,更具有特殊的意义。6、适用于我国铁路线路目前使用的43公斤及其以上的各型钢轨,和9~18号各型道岔。权利要求1.一种由基本复轨器、左复轨器和右复轨器组成的铁路机车车辆复轨器,其特征在于多用道岔复轨器由V字形复轨器、左复轨器、右复轨器、丁字形复轨器和垫板组成,V字形复轨器分上、下两个部分,上部为V字形铁,下部为梯形铁,V字形铁的尖端靠近梯形铁的下底,梯形铁的上底与V字形铁叉开部位约三分之一处相连,V字形复轨器全长670~690mm,宽250~270mm,高155~165mm,V字形铁叉开部位宽240~269mm,V字形铁高35~45mm,叉开两边均宽50~60mm,V字形复轨器侧面有5个螺栓孔;左、右复轨器均由导向轨、底板和踏铁组成。左、右复轨器均长790~810mm,宽380~400mm,导向轨成弧形,导向轨宽35~45mm;高55~65mm,导向轨顶部与底板底部之间高190~210mm,底板侧面有6个道钉孔,导向轨侧面有7个螺栓孔,踏铁长85~95mm,宽30~40mm,高31~46mm;丁字形复轨器由轨道和底座组成。丁字形复轨器长690~710mm,高125~135mm,底座为梯形,梯形上底长110~130mm,下底长170~190mm;轨道平直部分长360~330mm,轨道宽35~45mm,轨道侧面有两个通孔,垫板由底座、挡板和挡铁组成。底座长860~880mm,宽170~190mm,高35~45mm,底座一侧有6个道钉孔,另一侧有两块挡铁,底座上部有4块挡铁,挡板的顶部与底座底部之间的高度为150~170mm。专利摘要多用道岔复轨器,由V字型复轨器、左复轨器、右复轨器、丁字型复轨器和垫板组成。体积小,适合于在道岔区间轮对脱轨后的复轨。此外,使用铁路机车车辆复轨器时,需用扣件和勾头螺栓使复轨器固定。以保证复轨器与钢轨密贴。而多用道岔复轨器在道叉尖处使用时,则不用固定。在辙叉心处使用V字型复轨器时,也不需道钉及螺栓固定。因此,使用起来特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基本复轨器、左复轨器和右复轨器组成的铁路机车车辆复轨器,其特征在于:多用道岔复轨器由V字形复轨器、左复轨器、右复轨器、丁字形复轨器和垫板组成;V字形复轨器分上、下两个部分,上部为V字形铁,下部为梯形铁,V字形铁的尖端靠近梯形铁的下底,梯形铁的上底与V字形铁叉开部位约三分之一处相连,V字形复轨器全长:670~690mm,宽:250~270mm,高:155~165mm,V字形铁叉开部位宽:240~260mm,V字形铁高:35~45mm,叉开两边均宽:50~60mm,V字形复轨器侧面有5个螺栓孔;左、右复轨器均由导向轨、底板和踏铁组成,左、右复轨器均长:790~810mm,宽:380~400mm,导向轨成弧形,导向轨宽:35~45mm;高:55~65mm,导向轨顶部与底板底部之间高:190~210mm,底板侧面有6个道钉孔,导向轨侧面有7个螺栓孔,踏铁长:85~95mm,宽:30~40mm,高:31~46mm;丁字形复轨器由轨道和底座组成,丁字形复轨器长:690~710mm,高:125~135mm,底座为梯形,梯形上底长:110~130mm,下底长:170~190mm;轨道平直部分长:360~380mm,轨道宽:35~45mm,轨道侧面有两个通孔;垫板由底座、挡板和挡铁组成,底座长:860~880mm,宽:170~190mm,高:35~45mm,底座一侧有6个道钉孔,另一侧有两块挡铁,底座上部有4块挡铁,挡板的顶部与底座底部之间的高度为:150~170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从喜关书权程澎唐进录焦其昌
申请(专利权)人:银川铁路分局中卫机务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4[中国|宁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