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积铁路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0818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大容积铁路罐车,包括转向架、制动装置及设置于牵枕装置上的罐体,罐体由筒体和连接该筒体两端的封头构成,筒体由两相同的直角圆锥台构成,该两圆锥台的锥底对称地对接为一体;筒体的顶部平齐,底部为外凸锥尖状,两圆锥台的锥顶分别与封头焊接为一体。其既克服了罐体的上挠,又可保证油品汇聚于筒体的锥尖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满足现有地面装卸台位要求,又充分增大了罐体容积,并能有效提高油品卸净率。(*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铁路罐车,尤其涉及一种大容积铁路罐车
技术介绍
目前,铁路运输的大容积铁路罐车主要是90年代初期研制的用于装运轻油的G70型轻油罐车。其在装运轻柴油时可达到满载,但在装运汽油、煤油时,由于汽、煤油的密度较小,而无法满载。例如,会造成车辆总重与84吨的允许载重相差10吨。而目前汽、煤油的运输占至轻油运输总量的一半强,因此,大部分轻油车的运输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同时现行G70型轻油罐车简体结构的横卧圆柱型有上挠现象,导致罐车两端积油油品残留量约30-40kg/辆,这也是现行粘油罐车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容积铁路罐车,其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油车利用不充分、高油品卸净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大容积铁路罐车,包括转向架5、制动装置4及设置于牵枕装置1上的罐体2,所述的罐体2由筒体8和连接该筒体8两端的封头6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8由两相同的直角圆锥台构成,所述两圆锥台的锥底9对称地对接为一体,所述的筒体8的顶部平齐,底部为外凸锥尖状,所述两圆锥台的锥顶7分别与封头6焊接为一体,其既克服了罐体2的上挠,又可保证油品汇聚于筒体8的锥尖底部,以提高油品卸净率。上述封头6可采用浅椭圆封头,该浅椭圆封头的短长轴之比为1∶2.5~4,以1∶3为佳。为满足现有地面装卸台位的要求,在车辆有限长度内提供更大的罐体容积,本技术罐体2的长度与两牵枕装置1的端面13间的距离相同,即将罐体2的长度加大至与两牵枕装置1端面13之间的长度相等。上述牵枕装置1中设置于枕梁12两端的枕梁侧盖板11采用管状结构,可减少与罐体2连接处的局部应力集中,以保证罐体2与牵枕装置1连接的可靠性。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充分增大了罐体容积,汽、煤的单车运量高,油品卸净率高,且能满足现有地面装卸设施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罐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牵枕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牵枕装置结构俯视图。附图标号说明1-牵枕装置,2-罐体,3-侧梯,4-制动装置,5-转向架,6-封头,7-锥顶,8-筒体,9-锥底,10-牵引梁,11-枕梁侧盖板,12-枕梁,13-牵枕装置端面。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1,本技术主要包括转向架5、制动装置4及设置于牵枕装置1上的罐体2,罐体2由筒体8和封头6构成,筒体8由两相同的直角圆锥台构成,两圆锥台的锥底9对称的对接为一体,筒体8顶部平齐,底部为外凸锥尖状,两圆锥台的锥顶7分别与两端的封头6相焊接,这样形成的锥尖底部克服了罐体2的上挠现象,且降低了整车重心,提高了整车动力性能,确保油品汇聚于罐体2的锥尖底部,从而提高油品卸净率。为满足国内现有地面装卸台位要求,在车辆有限长度内提供更大的罐体容积,本技术省去了现有通过台,将侧梯3放置于罐体2中部,加长了罐体2长度,使罐体2的长度与两牵枕装置1端面间的长度相同。封头6采用浅椭圆封头,其短、长轴之比可为1∶2.5~4,以1∶3为最佳,从而可充分增大罐体容积,见图2。参见图3、图4,为了减少由牵引梁10与枕梁12组成的牵枕装置1中枕梁侧盖板11与罐体2连接处的局部应力集中,本技术的枕梁侧盖板11采用了管状结构,其保证了罐体2与牵枕装置1连接的可靠性,使牵枕装置1所受的垂向力分布更加均匀。权利要求1.一种大容积铁路罐车,包括转向架(5)、制动装置(4)及设置于牵枕装置(1)上的罐体(2),所述的罐体(2)由筒体(8)和连接该筒体(8)两端的封头(6)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8)由两相同的直角圆锥台构成,所述两圆锥台的锥底(9)对称地对接为一体,所述的筒体(8)的顶部平齐,底部为外凸锥尖状,所述两圆锥台的锥顶(7)分别与封头(6)相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积铁路罐车,其特在于所述的封头(6)采用浅椭圆封头,该浅椭圆封头的短长轴之比为1∶2.5~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容积铁路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浅椭圆的封头(6)的短长轴之比为1∶3。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容积铁路罐车,其特在于所述罐体(2)的长度与两牵枕装置(1)的端面(13)间的距离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容积铁路罐车,其特在于所述的牵枕装置(1)中设置于枕梁(12)两端的枕梁侧盖板(11)为管状结构.专利摘要一种大容积铁路罐车,包括转向架、制动装置及设置于牵枕装置上的罐体,罐体由筒体和连接该筒体两端的封头构成,筒体由两相同的直角圆锥台构成,该两圆锥台的锥底对称地对接为一体;筒体的顶部平齐,底部为外凸锥尖状,两圆锥台的锥顶分别与封头焊接为一体。其既克服了罐体的上挠,又可保证油品汇聚于筒体的锥尖底部。本技术既能满足现有地面装卸台位要求,又充分增大了罐体容积,并能有效提高油品卸净率。文档编号B61D5/00GK2846249SQ20052007907公开日2006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5日专利技术者侯军, 张向东, 韩志坚, 温松涛, 田海波, 金耀辉 申请人:中国北车集团西安车辆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容积铁路罐车,包括转向架(5)、制动装置(4)及设置于牵枕装置(1)上的罐体(2),所述的罐体(2)由筒体(8)和连接该筒体(8)两端的封头(6)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8)由两相同的直角圆锥台构成,所述两圆锥台的锥底(9)对称地对接为一体,所述的筒体(8)的顶部平齐,底部为外凸锥尖状,所述两圆锥台的锥顶(7)分别与封头(6)相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军张向东韩志坚温松涛田海波金耀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北车集团西安车辆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