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灯线束密封结构,属于汽车制造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大灯线束都是没有密封功能的,在潮湿多雾的地方行驶时,车灯内部容易引起雾气,引起大灯起雾的主要原因就是线束端没有密封功能,密封性不好,对大灯内部各功能的实现产生影响,最终导致大灯起雾,减少大灯的寿命,同时也使大灯外观上受到损坏,严重的,甚至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车灯线束密封机构。本技术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灯线束密封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灯壳内腔的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周连接灯壳内腔,其中心处设置有通孔;还包括套装在线束上的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周具有与通孔相同的形状,且第二密封圈的面积大于通孔的面积。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密封圈沿线束的安装方向设置有多个,且该多个第一密封圈的通孔的面积随安装方向从外至内逐渐变小。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周上设置有凸缘部。优选的是,所述通孔有一个或多个。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密封圈呈漏斗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受压到一定程度具有限位功能,使用后不容易变形和破裂,耐老化性强,使用寿命长,密封效果非常显著。【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腔;2、第一密封圈;3、通孔;4、凸缘部;5、第二密封圈;6、线束。【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所述的一种车灯线束密封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灯壳内腔I的第一密封圈2,所述第一密封圈2的外周连接灯壳内腔1,其中心处设置有通孔3,其外周上设置有凸缘部4,方便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灯线束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安装在灯壳内腔的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周连接灯壳内腔,其中心处设置有通孔;还包括套装在线束上的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周具有与通孔相同的形状,且第二密封圈的面积大于通孔的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波波,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安瑞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